中國各時代個階層的男女服飾特色?從先秦到至今?國服逗比2020-08-10 13:09:50

一、夏商西周

商朝服飾大抵分為三種

1、奴隸的簡單遮身衣物。

通常是圓領衣,上下相連,中間以繩縛之,衣長不及踝,頭部皆不加飾物。

2、平民或小奴隸主。

他們的衣著較為講究,一般是上身著衣,下身著裳。衣長多至膝蓋上下,但後裾卻長至足部,腰間繫帶。衣上多無紋飾。

3、王室貴族。

衣著華麗,上衣下裳皆有精美紋飾,或刺繡或繪畫而成。腰部亦束有綬條,腰帶之下正中部位佩以一塊上狹下廣的斧形裝飾。

二、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上層社會大體流行深衣和胡服。

1、深衣

貴族中流行的深衣式袍服,是西周以來傳統的貴族常服,而平民以為之禮服,平常穿短褐。深衣的特點一是上衣下裳相連;二是無男女式樣的差別,皆可 穿用。但又分為兩種:一為中原地區的寬大式,“寬大博帶”穿著舒適,長不拖地,下襬不開岔,屈肘可穿,袖長和臂長相等,用大寬頻束腰,中原貴族宴樂時喜愛 穿用。二為瘦長式,“續衽鉤邊”楚地最為流行,較北方的瘦長,領沿較寬,用較厚織物作邊,右衽很長。戰國時有單,夾,棉,皮。袍服的領式突破了西周時期的 矩形領,流行交領式右衽,左衽。

2、胡服

胡服便於騎射,諸國戰士皆衣之。胡服逐漸成為戰國時期的軍服。其特點是短衣,長褲,用帶鉤,有短靴和皮弁(bian)。胡服原是北方遊牧民族的 常服。胡服中的上衣,商周時的勞動者,武士,小孩都穿,其長不過膝;胡服束腰須有帶鉤,不同於中原束帶,褲子代替長袍的下裳,靴代替鞋。

帶鉤,古稱“師比”,“鮮卑”,它是北方遊牧民的衣帶裝飾。帶鉤小有寸許,大有尺餘,有仿棒,竹節,琵琶等形象。製作原料有玉,鐵,銅等。嵌以 寶石,琉璃,或金銀。

三、秦漢時期

漢代男子貴賤通用的基本首服是巾幘。巾幘主要有介幘和平巾幘,但具體式樣和顏色有據人的身份,地位,職業,年齡的不同而有區別。如皇帝和個級別 的官員的巾幘隨其服色,文官和武官的巾幘也有所不同,文官主要有戴介幘,武官則戴平巾幘。群吏和僕役要戴綠幘,武吏則戴赤幘,未成年的小童戴無屋幘等。

冠帽只有官員才能使用,通常是戴在巾幘之上。冠帽的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遠遊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 建華冠,方山冠,巧士冠,卻非冠,卻敵冠,衛士冠等。其中除長冠外,大多出於周禮。這些冠各有不同的使用場合,如冕冠,長冠,委

貌冠,皮弁冠分別為行郊社祭祀之禮時使用的;通天冠為朝服;遠遊冠為諸忘之服;進賢冠為儒者之服;卻非冠為宮殿門吏僕射之服,卻敵冠為衛士之 服,爵弁冠和建華冠為舞樂人祭祀之服。

袍服是漢代一般人的常服。式樣主要有兩種:一種為直裾袍服;一種沿用戰國時的曲裾式。曲裾式袍服,無扣,衣襟從腋部想後旋繞,腰間束絲帶。衣服 寬博,大袖。領和袖初有皂色緣邊。直裾式的袍服從西漢後期流行。兩種式樣,男女皆通用。

漢代重農輕商,規定商人不得衣錦繡等織物,只能著葛麻織物。

漢代男女的鞋的樣式沒有嚴格區別。男子多為方頭,女子多為圓頭,但又可通用。在日常生活中貴族著絲履,可不隨衣色。北方因天氣寒冷,多穿皮靴, 而南方氣溫高,溼潤,多著草鞋。

襪在漢代稱之為角襪。襪高一尺餘,上有帶子,穿時可束緊口,防止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