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馬太效應?嵐眼看世界2018-08-20 09:59:11

我個人不太認同馬太效應,從歷史的長遠來看,沒有一直富的人,同時也沒有永遠的窮人,貧富之間一直是在變化的,你比如說,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就很好地說明了問題。

話說到這裡,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什麼人,哪一類人能富起來,哪一類人一直受窮呢,答案很明顯,敢衝敢幹的人往往容易富裕起來,整天無所事事、唯唯諾諾的人,很難富裕;勤奮能幹肯幹的人,容易富起來,好吃懶惰的人一直在受窮;積極向上的人容易富起來,消極無知的人就是受窮的命。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為了更好地發展,肯定避免不了競爭,競爭帶來了強弱之分,強弱慢慢拉大,自然而然地產生出貧富差距。

什麼是馬太效應?榕容寅2018-03-07 10:37:25

讀此題名,我是不知不認識的想放棄答題但這題對文盲的我認為新鮮地。便見上面以有回答者了,點開拜讀網友的知識學習,阿!原來這<馬太效應>是表說: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代稱

什麼是馬太效應?文化拾荒者2020-03-01 15:08:25

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社會現象。

馬太效應直接關係個人事業的成功和企業的發展,它為成功者走向更大的成功提供了方法,也為失敗者超越失敗指明瞭方向。

什麼是馬太效應?

我們常常用“狗屎運”來形容一個人擁有非凡的運氣,事事順利越來越好。我們也會用來形容那些衰運氣的人,彷彿他們就是一個小倒黴蛋,什麼壞事都一起找上門。其實,這些都可以用現象來解釋。

有一個朋友,近一段時間遭遇了巨大的人生變故——先是婚姻出現問題,剛把婚離了,工作上又屢遭排擠,與職稱晉級無緣;後來生了一場大病,動了手術,整個人瘦得皮包骨頭,直到現在還在恢復和觀察中。

作為朋友,也只能默默陪伴,有時候安慰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她呢,當然是有理由抱怨、發牢騷,雖然也知道根本是沒什麼用處的。

在勸她的時候,我想到了馬太效應。她問,什麼是馬太效應?我讓她自己去查。或許,她透過親自去了解這些知識,能夠找到寬慰自己的路。

對於已然毫無可能改變的壞事不斷髮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實,先接受再試著改變,用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切斷馬太效應在身上不斷髮生的連鎖反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

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

在巨大的災難和莫測的命運面前,知道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不讓自己陷入到自怨自艾的深淵裡爬不出來,這也許是處於焦慮和苦難中的人邁出自救的第一步。

在同一個單位上班,有的人閒死有的人忙死,這也可以用馬太效應解釋——工作量越大,領導給你安排的活越多;越是清閒的人,好像變成了透明人,活都繞著他走。

且不論被剝奪者是否開心(想必大多是開心的,甚至是費勁心思情願被剝奪的),單說這種工作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現象,對體制內的人來說,根本就是在打擊人的工作積極性——既然拿著一樣的工資,憑什麼別人啥都不幹,有的人就要累成狗?

怨言歸怨言,好在我找到了理論支援,稍安勿躁。

所以說,該死的不是業務精熟、會的多的人,該死的是工作中的馬太效應,以及那些助紂為虐、滋生這種惡性環境的土壤。

什麼是馬太效應?

除了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認知,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力量能完成這種痛苦的蛻變。畢竟,生活中總有一些被稱之為命運的東西是我們不能掌控的。

每個成功人士在獲得成就之前,都會經歷種種的磨難,只要堅持不放棄,克服了困難才能享受現在的成績。萬事開頭難,當你處處碰壁的時候,不要把它當做是一種苦難,而是一次挑戰,轉換心態去面對未知的恐懼。

人們若想擁有光明的未來,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因此對於自己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定位,要知道自己生活的目標是什麼,當一個人擁有去努力的目標時,越被打壓,就會越反抗,越堅強,因為這樣才能證明自己。

什麼是馬太效應?南城騎士2019-06-26 09:54:00

關注南城騎士,帶你瞭解外賣行業的各種資訊和內幕。

所謂的馬太效應,指的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

馬太效應這個詞,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說的通俗一點,那就是贏者通吃一切,敗者一無所有。

最能反映這種現象的,大概就是網際網路行業了吧?比如熟人社交領域的微信和QQ,比如支付領域的微信和支付寶,比如電商領域的天貓和京東以及拼多多,比如外賣行業的美團和餓了麼。

基本上,只要該領域的巨頭佔據了優勢,競爭對手和後來挑戰者都很難勝出。甚至,連生存都比較艱難。

什麼是馬太效應?0老三兩02019-01-10 10:46:50

問,什麼是“馬太效應”?

答,就是馬雲太太效應。

馬雲喜歡演講,也有聰明才智演講,上帝就讓他到全世界各種場合去演講。瘋狂的人就應該讓他更瘋狂。上帝叫他滿世界奔波,拿不出時間陪他的太太,他太太不喜歡拋頭露臉發聲,寂寞的人就應該讓他更寂寞。這就是馬太效應。奶茶妹經常發聲,是屬於“破窗效應”。她若不及時發聲,以後就會有更多的富人不喝奶茶喝花茶。回答玩畢,個人胡編,僅供消遣。

什麼是馬太效應?智者自己撐起一片天2019-06-30 15:48:27

馬太效應就是讓富有者更富有,讓貧困者更貧困。這種現象就是: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方面﹝比如金錢、地位、名譽、勢力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優勢積累,將有更多的機會獲取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在我們周圍,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很多馬太效應的例子:朋友多的人會藉助頻繁的交往交到 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會一直孤獨下去;富人本來已經很富裕,但他的投資回報率將會更多,能獲取更多的金錢、榮譽、地位,窮人所有的本來已經很少,但他得到的將會越來越少,甚至一無所有;大企業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推廣自己的產品,做得越來越大,小企業只能在夾縫中掙扎……在經濟領域中,馬太效應是很殘酷的,由於積累和機會的作怪,它使富者愈富,弱智愈弱。所以,在這個贏家通吃的社會,只要善用馬太效應,那麼下一個贏家就是你。

善用馬太效應,就是要創造屬於自己的資源優勢,要形成壓到對手的有利形勢,擴大自己的規模和影響。因為擁有龐大的規模和豐富的資源就意味著擁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更大的發展潛力;有優勢就能讓你在圈子裡領先,就能擁有更多的機會。凡是業績好、健康發展、資金雄厚的企業,更容易融資,更容易獲取消費者的信任,當然也能吸引大批的人才。這樣,企業的發展也就越來越快。

這是一個精英的時代,所以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儘可能讓馬太效應在自己的身上發揮作用,盡最大的努力做本行業的老大。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的時候,即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輕易地獲得比你弱小的對手更大的收益。

﹝請大家多加關注,謝謝﹗)

什麼是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幼兒園的麗麗2018-03-03 12:39:25

馬太效應通俗的說就是一種兩極分化現象啦,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就像現在的一種現象,無論是工作或學習上,有一部分人總是,努力的人越加自強不息,而懶惰的人越加拖拉懶惰,以至於差距越拉越大!

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什麼是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乘風破浪的菠蘿蜜2018-03-03 12:39:47

馬太效應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和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鯰魚效應(英文名稱:Catfish Effect)並稱為商界三大效應,廣泛應用於各類分析總結和評論中!

什麼是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的強者恆強,弱者更弱的其實和當下的一些社會論點有契合,比如很多人說富人越有錢越富,無論做什麼都掙錢,因為有資本,可以任意為之、而窮人只會越窮,因為想幹什麼也幹不成!這種思維模式的形成和人的成長環境,教育程度以及性格是有很大關係的!

什麼是馬太效應?

現實中的馬太效應還是很多的,我身邊就有一個朋友天天一副壯志未酬的樣子,總覺得自己可以做這做那,但就是缺乏行動!即使有機會也會抱怨社會待自己不公,覺得事事不如意,而反觀馬太效應第一效應就是一個人接受上帝給的1000元錢,若干年以後這1000元沒有創造任何價值而物歸原主,上帝於是收回了本金,並不再給予,而當第二個人創造價值以後上帝就把所創造的價值回饋給創造者,這是一種鼓勵,第三個就是把1000價值倍增獲得了極大的收穫,這樣的效應會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是值得推廣的!

什麼是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木子青學館2017-10-25 17:25:04

管理學需知道的原理——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3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第二個僕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裡,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反應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 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馬太效應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時,即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 不要抱怨這個世界為什麼不公平,因為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公平過。

什麼是馬太效應?古月木子2020-03-01 15:46:48

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馬太效應(英文Matthew Effect),這個名字來源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就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這種現象。一般會應用在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領域。馬太效應與二八定律有相類之處,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則。

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用這句話概括了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對已有很高聲譽的科學家所做出的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對於那些默默無聞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莫頓把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在社會中是廣泛存在的,它關係到個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是影響企業和個人的一個重要法則。

就個人的理解而言,我認為“馬太效應”對於我們來說是利與弊同時存在的,因為它可以鼓勵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但也可能會因為壟斷而導致社會不穩定。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此問題的一些看法,希望您能滿意。

什麼是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櫃貓2019-06-26 10:52:23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又稱兩級分化現象,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一般應用在教育、金融、社會心理學等領域居多。

什麼是馬太效應?

比如在家居品牌的營銷創新方面,馬太效應會讓行業內積聚絕對優勢的品牌資本,創造持續的價值,推動市場資源的整合,形成一輪行業洗牌格局。沒有價值的品牌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品牌需要營銷。品牌的形成和確立是一個從認識到認知再到認可的過程,最後達到認同的目的。像在全屋定製品牌中,能為人所熟知的品牌可以說是哪些尚品宅配、索菲亞、歐派等,當然易高家居品牌也還是不錯的,躋身全屋定製傢俱十大品牌之一。歷經行業的洗牌,已有不少實力弱小廠家轉型或是退出行業之爭

什麼是馬太效應?

當然,馬太效應理論也是存在缺乏辯證思維的缺陷的,畢竟在客觀世界,任何事物都遵循發生-發展-成熟-衰老-滅亡的規律,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而且,在很多領域中也不乏存在一些“後發優勢”現象。

什麼是馬太效應?

因此,馬太效應無論是在哪個行業領域內的體現,幾乎都是強者愈強,弱者愈若;但在馬太效應理論的應用實踐中,存在的“後發優勢”現象,讓未來行業內出現一批品牌黑馬也不足為奇。

什麼是馬太效應?林美溪2020-03-11 22:21:48

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你得懂得馬太效應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說: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有的也要奪過來。“

馬太效應的本質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贏家通吃。

1。

生活中充斥著馬太效應,直播賣口紅,李佳琦一個雙十一就能賣一個億,普通的小主播即使再拼命也無人問津。 越是名人,越容易賺名氣,人氣,財氣,普通人想出名不太可能。

2。

商業帝國總是掌握在個別人的手中,普通人只能論為打工仔,富人即使失敗了,也很快能東山再起。而普通人失敗了,就再無本錢翻身。因為名人除了金錢,還擁有人脈,他的朋友圈裡雲集了頂級的商業大佬。

3。

紅塔集團的董事長諸時健從監獄裡出來準備種橙子,王石立刻親自出來給他站臺,還專門為他寫了感人肺腑的勵志文章,資金,銷售渠道隨時為他開啟。

4。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失敗註定是失敗之母。你的收入,一定是你身邊最親近的六個朋友的平均水平。

5。

那麼,是不是普通人就永遠無法成功了呢?當然不是,普通人要找到屬於自己獨有的優勢,先做一個小案例,做一筆小生意,成功了,再不斷的重複,重複、再重複,用成功繁殖成功。比如說海底撈,瑞信咖啡……

我們首先要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然後去複製他,你也能建立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擁有屬於自己的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紫道老朽2020-02-03 12:26:02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馬太效應,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馬太效應,名字來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表面看起來“馬太效應”與“平衡之道”相悖,與“二八定則”類似,但是實則它只不過是“平衡之道”的一極

什麼是馬太效應?ShelGon2017-12-31 18:53:32

舉個例子來說吧,全球排名前500名的富豪去年共賺了1萬億美元,比大部分國家去年的全年GDP還要高,這種現象就充分驗證了財富領域的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

所謂馬太效應,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

馬太效應在財富上的表現就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面對這種現象,我們不禁要問,馬太效應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最近幾十年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首先,技術革命、全球化、網際網路技術加上金融的魔力使得當今資本的回報遠遠高於勞動力的回報。財富集中率越來越高,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和更快的速度向富人聚集。

雖然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富人和窮人的財富都在增長,但不同的是富人的財富呈幾何數增長,窮人的財富是算數級增長: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前1%的高收入者掌握著整個美國10%的財富,而經過35年的經濟發展,前1%的富人已經掌握了美國1/3的財富。這與一開始所說的全球排名前500名的富豪去年一共賺了1萬億,比大部分國家去年的全年GDP還要高,反映的是同樣的社會現狀。

什麼是馬太效應?

其次,基於技術和資本兩股力量產生的“財富馬太效應”又進一步鑄就了“時間馬太效應”,即富人越來越閒,而窮人越來越忙。富人和窮人在時間分配上的差異決定了他們在視野、思想領域有明顯的區別,這又促使富人的財富繼續增長,而窮人越忙越窮。

什麼是馬太效應?小白投資課堂2020-02-02 22:57:46

強者恆強!對於公司而言,對於個人而言,對於家族而言,對於股票炒作而言幾乎都是這樣。二八定律也是馬太效應的體現。

什麼是馬太效應?洋蔥觀點2020-03-01 20:31:33

馬太效應(MatthewEffect)由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K.Merton)在1973年正式提出,它的名字來自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了他10座城邑。第二個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便獎勵了他5座城邑。第三個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裡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那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都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羅伯特·莫頓稱“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作出的科學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他用這句話概括了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馬太效應可以歸納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生活中的一些實際例子也可以說明馬太效應,比如說:地價越拍越高,房子越漲越搶,越搶越漲。前一陣的股票熱現象,在股市狂潮中,最賺的總是莊家,最賠的總是散戶。於是,不加以調節,普通大眾的金錢,就會透過這種形態聚集到少數人群手中,進一步加劇貧富分化。

什麼是馬太效應?頭道行者2019-01-14 22:34:33

馬太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心理現象,它的結果是造成兩極分化:要麼良性迴圈,要麼惡性迴圈。

馬太效應在各方面都有表現,日常中許多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都是馬太效應的內在作用結果。

比如人們都關心的房市,越漲越買,越買越漲,這就是馬太效應的從眾心理。與此相關,人員流動、資源流動,一樣的道理。股市亦如此。

比如擇校,人們追求的是優質資源,結果是各種資源加速向學校聚積,好學校更好。

比如共享單車,一開始就迅速擴張做大做強,形成壟斷,這就是利用馬太效應強者愈強的頭部企業示範引領作用。許多企業號稱行業第一、自主原創、世界領先,目的亦在此。

現在,各種“專家”、“學術權威”、“領軍者”氾濫成災,傍名牌、住毫宅風氣日盛,表面看是追求虛榮,其實是在謀求一種連鎖反應,本質上是馬太效應做怪。

馬太效應在成語典故上也有反映。比如,欺軟怕硬、落井下石、雪上加霜、錦上添花、牆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會哭的孩子吃奶多。能者多勞,是工作中常見的現象。

什麼是馬太效應?半舊13182020-03-01 15:29:36

馬太效應(兩極分化現象)

1。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

2。通俗的理解為: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

3。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及科學領域。

4。在我看來這一效應存在不無道理,任何個體或群體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就。這也是民間經常說“富的越富,窮的越窮”是一個道理,舉個簡單的例子領導叫人辦事肯定選一個得力的干將去,辦的過程中他也能學到比其他人多的經驗,得到更多的貴報,反過來這些東西也讓自己更加的強大。

5。但這個效應也成了很多人逃避現實拒絕努力的藉口,所以首先得有個積極的態度才行!

什麼是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眼鏡一條龍2019-01-12 08:10:22

通俗的理解就是:有錢得越有錢,沒錢越沒錢。

仔細點:因為他有錢可以投資,可以理財,所以越來越有錢。沒錢的人只能打工,打工只能餬口,萬一來個災,就窮的當褲衩。

在通俗點理解: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什麼是馬太效應?單純糯米6Zh2021-10-03 13:59:00

馬太效應,源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因為那已經有的,要給他更多,讓他豐足有餘;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一點點也要奪走。”並非說上帝故意製造這種兩極分化。這世界的兩極分化在於一無所有的人連改善和發展的機會也被剝奪,存在著較大的矛盾。

美國學者羅伯特•莫頓對此做了歸納和概括,他認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獲得成功和進步,便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越有機會獲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後來,這一觀點被經濟學界普遍採用。反映了富者俞富、貧者俞貧的現象。

什麼是馬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