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愛玩梗?阿悅.2021-10-13 14:17:48

“梗”是一個網路用語,常出現在綜藝節目及短影片中。所謂“梗”的意思是笑點,鋪梗就是為笑點作鋪墊,是對“哏”字的誤用。一般來說,梗用於流行事物比如綜藝、動漫、電視劇等。“梗”字的詞義被不斷擴大引申,大到某個時間段,小到情節插曲,乃至故事中發生的片段都可以叫“梗”,比如“身高梗”、“經典梗”、“撞臉梗”、“言情梗”、“創意梗”、“幽默梗”等。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梗

隨著網路媒體的發展,玩“梗”也越來越流行,甚至是一場全民的狂歡。比如前段時間火遍大街小巷的“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梗的出現帶著三分薄涼、三分譏笑、四分漫不經心,它有可能是人為故意創造的,也有可能是偶然之間突然爆發的,而人們帶著戲謔的心態,也會跟風玩“梗”。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梗

那麼究竟為什麼大家都愛玩梗呢?這就涉及到一個叫“模因理論”的概念。模因理論是一種基於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新理論。它指文化領域內人與人之間相互模仿、散播開來的思想或主意,並一代一代地相傳下來。模因用了與基因相近的發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導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我國學者何自然他們將meme譯成“模因”,是有意讓人們聯想它是一些模仿現象,是一種與基因相似的現象。基因是透過遺傳而繁衍的,但模因卻透過模仿而傳播,是文化的基本單位。

meme譯為“模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模因也包含“梗”,不過“梗”是具有時效性的,較為短暫的一個現象。模因能感染人們的大腦,改變他們的行為,令他們著力宣揚這種模式。比如,對某種事物(如標語口號,時髦用語,音樂旋律,創造發明、流行時尚等)只要有人帶個頭,大家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跟著模仿起來,傳播出去,“炒作”起來,成為“人云亦云”、“人為我為”的模因現象。

人云亦云的現象

那麼,什麼樣的“模因”更容易傳播呢?主要包括三點:首先,是要對人類有一定用處,這使得它更容易傳播。其次,是要容易被人類大腦模仿,這使得它更容易洗腦,具有競爭優勢。最後,是要為人類亟待解決的問題找到答案。但是“梗”的傳播還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符合大眾玩梗的解壓心理。

魔性洗腦的梗更容易傳播

由此,我們知道全民玩梗就是一種模因現象,而模因理論其實也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它表明將一個強大的模因與數字或其他內容配對時,是會產生實效的。比如說,市場營銷和廣告策略搭配上強大的模因或許就能解鎖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