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旋球最簡單的接法?使用者70462653323052021-04-17 19:48:10

首先要弄清楚下旋球的產生原理:我們常說的下旋球就是透過摩擦乒乓球的底部而產生的一種旋轉,這種旋轉在球檯上的表現能夠讓球有一種減速的現象,如果下旋旋轉足夠強,是可以產生回跳現象,那麼這種旋轉我們就稱為下旋。

如果理解不了可以這樣去想,乒乓球的上旋球是能夠讓球往前跳,那麼逆向思維下旋就是能夠讓球往回走了,但是由於乒乓球旋轉的產生需要一個作用力,而這個作用力的用力方向恰恰是往前的,所以只有在下旋足夠強的情況下在球檯上產生的摩擦力才可以抵消人為施加的往前作用力,才能夠產生回跳現象,如果不能抵消往前的作用力,那麼球只會產生減速現象並不會出現回跳。等同於剎車原理,剎不住就有慣性繼續往前,但會減速(可以理解為下旋減速現象,但球還是會往前移動),剎住了就能停下來(可以理解為摩擦力等於往前的牽引力),如果剎住了還倒車(這就可以理解為下旋足夠強的時候,摩擦力大於人為往前施加的力)就會往回走,原理就是如此。

好了,如果理解了下旋的產生原理,那麼我們要去接下旋的時候就應該遵循下旋球的原理去接,這樣就能夠避免吃旋轉,具體的方法如下:

A。擺短:什麼是擺短,顧名思義,第一要義是短,能夠把球控短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但是要擺短的前提是來球為下旋短球,如果是下旋長球是沒有擺短的必要了。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擺短呢?接下來我來分析一下。

擺短的動作要領(右手持拍為例):

1。站位為中路偏反手,根據來球的長短調整腳步,啟動的時候左腳先墊一步作為啟動步,然後右腳邁進球檯,尋找球的位置,

2。與此同時身體前傾貼近檯面,然後保持前臂和手腕開啟,同時身體前傾,切勿身體站直,這樣就難以使用身體的力量,

3。

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接觸球的中下部偏右側部位,透過手腕的抖動向前向下摩擦球,切忌使用前臂往前發力,擺短的發力是屬於借力發力,首先要藉助來球的力,再合上自己的力才行,關鍵點是必須在上升期接觸球,如果接觸球的時機晚了就很難控短,這個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才能做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4。判斷來球旋球的旋轉,根據旋轉的強弱適當地抖動手腕來摩擦球。

5。右腳蹬地順勢帶動身體還原成準備姿態,然後隨時準備下一板的銜接。

B。劈長:什麼是劈長,突出特點是回球長,透過長球來頂住對方讓對方無法發力造成回球失誤,同樣,劈長的使用條件也是針對來球為下旋短球,下旋長球也能夠劈長,但是意義不大,那麼應對下旋短球的時候我們想用劈長來處理應該怎麼辦?下面我來解釋一下。

劈長的動作要領(以右手持拍為例):

1。站位同樣也是中路偏反手,我們啟動的時候跟擺短是一樣,先左腳墊一步作為啟動,然後右腳邁一步尋找來球的具體位置,同時身體前傾貼緊球檯。

2。前臂和手腕開啟,板型略微後仰,與來球有一定的引拍距離,為引拍做充分的準備。

3。在來球的上升後期或者高點期擊球,前臂帶動手腕在接觸球的時候往前下方集中發力,抖動手腕,同時身體也要跟隨著往前送,以保證劈長的穩定性,如果單單靠前臂和手腕去劈長,身體不跟上去,那麼這種劈長是極其不穩定的,很容易造成失誤,所以劈長的時候身體必須跟上前臂和手腕。

4。右腳蹬地順勢帶動身體還原至擊球前的準備狀態,以保證下一板的銜接。

C。反手擰拉:反手擰拉是大球時代後的新技術,具有強烈的臺內進攻性,能夠把下旋強行改變為上旋的一項臺內進攻技術,當代運動員都具有這一項接發球技術,尤其是張繼科,樊振東,他們比賽中使用反手擰拉的頻率是特別高。既然反手擰拉這麼流行,我們應該怎樣去使用這項接發球技術去處理下旋球呢?

反手擰拉的動作要領(右手持拍為例):

1。站位同樣是中路偏反手位,預啟動的步伐跟擺短劈長一樣,先左腳墊步再用右腳尋找球的具體位置,同時身體含胸收腹緊貼球檯。

2。在準備擊球的時候,身體的重心壓在右腿上,把肘關節架起來,同時手腕內旋,繃緊腰胯蓄力,為擊球做好準備。

3。在來球的上升後期或者最高點釋放腰胯能量,同時前臂手腕順勢發力摩擦球的側面,同時身體重心要包含著球同時跟隨前臂手腕往前以保證擰拉的質量。ps:擰拉的時候記住必須摩擦球的側面,這樣能夠避開下旋旋轉最強的部位,避免吃旋轉,假如是摩擦球的正面部位,就很容易吃旋轉,因為乒乓球的下旋旋轉,正面是旋轉最強的部位,因為那裡的線速度最大,所以只有避開旋轉最強的部位摩擦側面才是最合理的擰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側擰。當然要摩擦正面來擰拉也是可以的,但是這個需要及其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做到,基本功不行的球友還是老老實實用側擰吧。

4。擰拉擊球完成後重心壓在右腿上,這時順勢運用右腿蹬地推動身體往後還原至準備狀態,以保證下一板球的銜接。

D。拉球:拉球可以說是一項萬能技術,不管是什麼旋轉,都可以用拉球來處理,來球是上旋球,拉球可以解決,來球不轉,拉球可以解決,來球是側旋,拉球也可以解決,來球為下旋,拉球同樣可以解決,沒錯拉球就是這麼神奇的技術,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分析,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影響因素的,最明顯的一個影響因素就是基本功問題,基本功不行,談何拉球呢?下面我就來說一下怎樣用拉球來處理出臺或者半出臺的下旋球。

先來說正手拉球處理下旋球,同樣以右手持拍為例:

1。站位同樣是中路偏反手位,來球為出臺下旋球,首先我們對於來球也得有一個預判才行,然後同樣是左腳墊步,右腳找球,這裡右腳找球跟前面說的擺短劈長擰拉不一樣,既然是出臺下旋球,這裡右腳找球是不需要邁進球檯內,在球檯外就可以找到球的位置了,這裡是一個區別。

2。找到球之後需要就需要引拍準備擊球,具體的引拍方法是這樣的:身體重心下壓同時壓在右腿上(百分之70右腿上,百分之30在左腿上),然後腰胯往後下方旋轉,手臂自然放鬆跟隨身體旋轉而移動,最終停在膝蓋附近的位置,同時手腕開啟,板型亮開。

3。在來球的下降初期,或者下降中期擊球,拉下旋球的時候切勿搶高點期,甚至強上升期,不要看專業隊運動員那樣爆衝下旋球,一般沒有專業訓練的業餘球友是做不到的,很多業餘球友連拉下降期都拉不穩定,談何爆衝呢?所以認清自身水平才能更好的進步。

4。在下降初期找到球之後,眼睛必須盯著球,很多業餘球友失誤不是因為找不到球,而是拉球的時候不盯著球,憑感覺去拉,這是非常錯誤的。所以眼睛必須緊盯著球,同時右腿蹬地發力,順勢轉胯,重心從右下方轉移到身體的中間或者中間偏左一點,切記這裡重心轉移的幅度以從下往上居多,從右往中間(中間偏左)幅度略微少一些,這是跟拉前衝球有一定區別的,這裡必須注意一下。

5。蹬腿轉胯的同時還要快收小臂,而且手腕得開啟,儘量增大球與球拍的接觸面積,拉下旋的時候一定不能壓著板型,本來下旋球就往下掉,還壓著板型就等同於給球施加一個往下的壓力,只會讓球更容易往下掉而已,所以必須亮開板型來拉下旋。

6。整個拉下旋的動作完成之後必須還原。

上面的是應對出臺下旋球的,當然還有一種是下旋球介於出臺與不出臺之間,我們稱為半出臺下旋球,拉這種下旋球必須具備非常準確的判斷能力,而且拉這種半出臺下旋球的時候必須果斷,猶豫不決肯定失誤。這是拉這種半出臺下旋球的前提條件,如果不具備這種條件,還是回搓一板比較好,起碼搓球不會那麼容易失誤。

那麼拉半出臺下旋球跟拉出臺下旋球最大的區別是:找球的位置步伐不太一樣,拉半出臺下旋球的時候,需要右腳往前邁一小步去找球,但拉出臺下旋球的時候並不需要,只要並步找到球就可以引拍去拉了,相對比較簡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