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十常侍禍亂朝綱,你們知道常侍是什麼嗎?閒暇搬磚愛好者2021-04-25 00:02:14

知道,拜拜

東漢末年,十常侍禍亂朝綱,你們知道常侍是什麼嗎?瘋言MAX2021-04-27 11:04:22

東漢宦官,根據職司有許多不同的稱呼,諸如:中常侍、小黃門、黃門令、黃門、掖庭、祠祀、鉤盾等等。

宦官能做到的最高等級,便是“中常侍”了。

從字面上就能看出來,這些宦官才是能經常“陪王伴駕”的一批人。

其地位大致相當於《康熙微服私訪記》裡面的三德子吧。

東漢末年,十常侍禍亂朝綱,你們知道常侍是什麼嗎?

這個職位源於西漢時期的常侍郎,所封之人一般是受皇帝寵幸的臣子,而並不一定是太監。

就像漢武帝就把東方朔封做了常侍郎。

由於工作性質,這些人經常出入“禁中”,到了西漢晚期逐漸演化出“中常侍”的官職。說到職責嘛,按照古書來說就是“給事左右,職掌顧問應對。”

用大白話解釋一下,也就是:皇帝遛彎的時候,跟後面伺候著。沒事的時候,給皇帝說個段子、逗個悶子就行了。

故而,西漢一朝的中常侍是沒啥前途的。這個官銜充其量也就是個虛銜罷了,類似於現今的“榮譽顧問”。

東漢末年,十常侍禍亂朝綱,你們知道常侍是什麼嗎?

由於這個職務能夠經常出現在皇帝身邊,故而東漢朝多以宦官充任。性質也從一個虛頭巴腦的顧問變成了兩千石的高官,動不動還給個封侯的待遇!

身份的轉變,手裡的權利和能調動的資源,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就拿造紙的蔡倫來說吧,就是早期比較著名的“中常侍”了。

東漢安帝之後,中常侍的編制才算是正式確定下來,只能由宦官來充任,編制初定為四人,後增加為十人;到了東漢末期,再次擴編為12人。

由於習慣的問題,故而一般仍稱之為“十常侍”。

東漢朝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充任十常侍的宦官,一般都是皇帝的心腹,也是與外戚奪權的倚仗。

故而“十常侍”的權利越來越大,成為了東漢朝一股可觀的政治力量,這就是廣義上的“十常侍”。

東漢末年,十常侍禍亂朝綱,你們知道常侍是什麼嗎?

而三國故事裡談到的十常侍,一般是特指靈帝朝的那12個大太監,包括: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

東漢末年,十常侍禍亂朝綱,你們知道常侍是什麼嗎?玉關2021-04-25 00:29:03

宦官,十常侍是十二個沒有牛子的狠人,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