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如何避免黨爭?使用者71900918539712021-09-09 16:44:11

熟悉明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黨爭起源於明世宗嘉靖帝時代,嘉靖帝中後期多年不上朝,還大權在握,就是採取分化之術來穩固統治,始終是抬起一個再扶起一個來兩強相鬥,帝王心術運用的爐火純青。

發展到末期,東林黨和閹黨、楚黨、齊黨、浙當相互爭鬥、相互掣肘,造成極大的內耗喝矛盾,以至於普遍認為“明亡於黨爭”。

清朝初期,也一定程度存在黨爭,主要是滿漢矛盾,但是,清朝用了比較強硬、鐵腕的手段,進行高壓管理。主要有三條:

第一,滿清貴族長期存在對文官形成制衡。使得清朝的文官體系始終處於一種被皇權、貴族多方壓制的狀態。正是因為制衡始終沒有被打破,所以文官體系始終沒有能夠在滿清權力執行體制中形成絕對權力主導。

第二,文官,特別是漢族文官,知識分子,遭遇滿清政權的思想“閹割”。明朝為了鼓勵針砭時弊而建立的“言官”體系,其中就有“不因言獲罪”的條款。但是到了清朝,從順治皇帝入關坐了江山開始,一系列的思想禁錮開始了!透過大興文字獄,形成一種舉世罕見的文字恐怖!文人學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滿,或文字中有譏訕清朝內容的嫌疑,隨即遭到殘酷打擊並廣事株連。

第三,設立內務府壓縮閹宦權力空間。清朝汲取了明朝太監擅權的教訓,所以從一開始便從制度的層面對太監的權力加以了限制——設立內務府,由滿清的“包衣奴才”進行管理,太監根本就插不上手。這就使得太監一系在資源和權力上大大的縮水。

清朝如何避免黨爭?使用者67861114021272021-11-13 09:31:39

清朝之所以沒有出現黨爭現象是因為康熙帝按朝廷所有產生內部矛盾的人都剪除。後來雍正上位的時候又建立了軍機處,讓君主專制達到了巔峰。能觀看清朝的歷史可以發現,整個時間段對黨政現象是嚴防死守,一旦發現就採取高壓措施。

而且清朝統治者在內閣之上又設立軍機處跟議政廳,從而分了內閣的權力。而這個兩部門直接受帝王的管轄,所以我們才會說清朝黨爭現象很少。但是清朝末年慈禧掌權期間卻非常嚴重,最後被辛亥革命給推翻。

清朝如何避免黨爭?沉著火車lT2021-11-13 08:18:09

清朝在汲取明朝因黨爭而導致國運衰敗甚至亡國的教訓,極力防範化解黨爭和結黨。

康熙皇帝繼位之後,就打擊朝廷當中的權臣和同黨,多次告誡朝臣不得結黨。

到雍正皇帝時期,更是採取高壓手段打擊朋黨,釋出《御製朋黨論》,把壓制朋黨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因此,清朝避免了黨爭。

清朝如何避免黨爭?昧火2021-11-13 08:08:01

自董仲儒廢除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就不可能避免黨爭,士子十年寒窗一路到天子腳下最後一考竟然主考就是房師,那麼你不管這一科是否考中就是門人,而主考在朝野不是孑然一身的,他也有自己的門戶,尤其宋唐以後更是如此,士子一旦曲中必然靠近房師,久而久之就形成一黨,而為了自己在朝中的利益就必然會有黨爭。避免黨爭那麼就要必須取消考官房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