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民族品牌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消失、倒閉、被兼併,啥原因?波歌92021-02-23 09:36:51

我先來回答。茅臺酒廠總工王莉被評選院士提名,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甚至是反感,可能因為酒廠一個研究酒的,畢竟比起一些從事科技研究等部門人來說科技含量肯定不高,很多做出較大貢獻的科技人員都評不上,一個酒廠高階調酒的(對不起,沒貶低的意思)被提名,確實讓人寒心,更何況又出了一個1000多種元素門。又因為茅臺酒價格的不親民,口誅筆伐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個,茅臺酒也屬於民族品牌吧,但好像發現一個問題,好多民族品牌不知為何,發展到一定程度和規模,就會破產、倒閉、被人兼併。比如能想起來的,健力寶飲料、熊貓電視、英雄鋼筆、蓮花味精、老都一處餃子、沙市日化,現又聽說哈爾濱啤酒也被百威收購了。當然有些品牌因為時過境遷被淘汰如鳳凰永久腳踏車,還有蝴蝶縫紉機等,有些是經營不善,或是產品升級改造沒跟上,沒及時轉型等等。但除了這些有沒有別的原因?如對民族品牌重視不夠,甚至打壓民族品牌,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困難重重。我不是陰謀論者,但民族品牌發展到一定程度有沒有人為因素,甚至是國外勢力惡意搞垮的嫌疑?尤其是一些支柱產業,能為國家創造經濟科技價值的品牌和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