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固化的思維方式、母語的負遷移作用、翻譯方法不當及雙語能力欠缺四個方面來探討中式英語產生的原因。

一、固化的思維方式

思維,即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過程,它是人類特有的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一種精神活動。

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各民族由於不同的文化、歷史背景以及世界觀、認識方式等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思維方式。中英兩個民族也不例外,兩個民族的思想傾向截然相反。中國人主張天人合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英國人則主張天人相分,對宇宙間一切二分,他們把物質和精神、主觀和客觀分開,進行“非此即彼”式的推理判斷。中國人也習慣於把事物分成對立的兩個方面,但這兩個對立面被看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相互制約、相互依存。

在各自不同的思想傾向的影響下,

中國人注重整體與形象思維,凡事習慣從整體到具體或區域性,由大到小——先全面考慮,之後縮小思路,考慮具體細節;英國人則重分析與抽象思維,習慣從具體或區域性到整體,是一種由點到線的線式思維方式

在表達思想時,英國人注重直線思維,直截了當,而中國人注重曲線思維,習慣於從側面說明、闡述外圍的環境,最後才點出話語的中心資訊。

東西方迥異的思維方式導致了語言的差異,

中國人在談論一個問題時,總有一個由次要到主要、由背景到任務的從相關資訊到話題的發展過程

。而

英國人談話或寫文章習慣開門見山,把話題放在最前面,以引起聽話人或讀者的重視

。他們習慣“果”在前、“因”在後,與中國文化的“因”在前、“果”在後形成鮮明對照。例如:

(1)能為他的這本散文集作序,我覺得非常榮幸。

I find it a great honor to be asked to write a preface to this collection of essays。

(2)昨天下午4點半在公園門口,我遇到了我多年未見面的中學同學。

I met with my middle school classmat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park at 4:30 yesterday afternoon, whom I haven‘t seen for years。

這兩句體現了中英兩民族思維方式不同以及在語言上的具體體現。

例(1)漢語把評論的話放在最後;而英語則放在開頭。

例(2)漢語句式結構重心在後,頭大尾小;而英語句式結構重心在前,頭短尾長。

(3)當下眾人七言八語。

By now proposals of all kinds were being made。

例(3)漢語原句是主動句,人稱作主語,而英語譯文則使用了被動句,物作主語。這體現了中英兩民族對主體和客體的不同態度,中國人的思維往往以人為中心,一般對思維的主體和客體不加區分,句子語態呈隱含性;而英民族的思維注重客觀事物對人的作用和影響,英文多用無生命名詞作主語,主動與被動兩個範疇始終涇渭分明。因此在互譯時,要根據各自語言的特點調整語序語態,使譯文通暢自然。

翻譯從表面上看是將一種語言形式轉換為另一種語言形式,但就其實質來說則是思維方式的轉換,是兩種思想傾向的轉換。而中國英語學習者在翻譯或寫作時所進行的語言轉換,實際上受到了漢式思維的限制,因為思維是語言轉換的基礎,思維的差異勢必會影響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根深蒂固的母語思維方式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無時不在。不少人沒有意識到或忽視了不同民族思維上的差異,沒有做出相應調整,用漢式思維方式對英語語言進行操作,中式英語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二、母語的負遷移作用

“語言遷移(language transfer)”的概念是Lado在他的著作《跨文化語言學》中提出來的,他認為,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學習者廣泛地依賴已經掌握的母語,並經常把母語中的語言形式、意義和與母語相聯絡的文化遷移到第二語言學習中去。“遷移”又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比如,中國人很容易記住英語句子:He comes from Beijing。這是因為,表達同樣意義的漢語句子“他來自北京”的語序和英語語序相同。母語和第二語言的相同之處對學習第二語言帶來的積極意義就是所謂的“正遷移”。

然而,中國人卻常常忽略英語

動詞數和時態

的變化,這是因為漢語中沒有動詞數和時態的變化。母語和第二語言的差異對第二語言學習所引起的干擾就被稱為“負遷移”。

儘管中國英語學習者的情況千差萬別,但是透過種種表面現象不難看出,大多數學習者的困惑背後隱藏著一個深層次的共性問題——母語的負遷移作用。學習者的母語是第二語言學習中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有研究表明,人類母語保護系統越不完善,接受外語的內在阻力越小。相反,人類母語保護系統越完善,接受外語的內在阻力越大。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成年學習者的母語知識已經完備,對接受外語也就產生了一定的抗拒力,這就是為什麼成年人學習外語那麼難的原因。雖然成年學習者的對比分析能力較強,但是他們的邏輯思維已經較完善,語言和思維習慣都已經較為固定,學習語言時在可塑性方面已不如年輕的學習者。他們在掌握

語音、詞彙、語法

或形成

聽、讀、說、寫、譯

技能,受母語的干擾較顯著。

母語的負遷移作用是第二語言學習中的一個主要障礙,起著“干擾”作用。語言學界對這一問題的爭論也從未停止過。歸根結底,母語和外語,尤其漢語和英語在表達方式上的較大差異始終是中國學習者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礙。中國人學英語,尤其是在漢語環境下學習英語,母語對英語的消極影響很大,漢語在

詞彙、語法結構以及表達方式

各個層次上特有的諸多特徵,總是被學生有意無意地遷移到英語中去,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中式英語。例如:

(1)我們必須節儉,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We must practice economy and reduce unnecessary expenditures。

(2)我們必須準時到達車站不能遲到。

We must arrive at the station on time and not be late。

在這兩個例子中,

同一個概念先是以肯定形式出現,後又以否定形式出現,第二部分只是第一部分的重複,譯成英文取其一即可,要麼用肯定形式,要麼用否定形式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中國人的英語學習,受制於漢語大環境的影響,國際上的千變萬化及英語的普及性,並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仍然是在漢語大環境中學習英語的屬性。很多的學習者往往學了六至九年的英語,卻仍然處在一種不上不下的局面,單詞全背,試題能做,可是原版書讀不了,與老外交流不好,英語作文也寫不好。例如,在中國學習英語,與在加拿大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情況大不相同。加拿大是以英語作為通用語言或主要通用語言,學習者可以在一種接近自然模式的環境中學習,學習者每日置身於一個英語環境中,英語不是“學習”出來的,而是“習得”來的。而在中國,學習英語主要是在課堂教學的方式下進行,大多數學習者主要置身於漢語環境中,從日常生活到課堂學習。雖然每週有4-6學時的英語課,教師也多用英語授課,但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目前大多數英語教師所使用的英語也是在“課堂教學方式”中“學習”來的英語。在這種語境中“學習”英語結果可想而知,學習者所使用的英語有時會距地道、自然的英語相差甚遠,他們經常會把英語詞彙、短語填進母語的句式。“布料”可能取自英語單詞、短語,但剪裁用的“尺子”“剪刀”卻是漢語習慣。因此英語漢化現象常常發生,中式英語的出現則不足為奇。

所以,

中國學習者只有發揮成年人邏輯推理、對比分析能力強的優勢,利用母語思維,對比中英語言的異同,對英語的結構、特點進行更有理性、更深刻的分析,使理解更加深刻透徹,進而強化記憶。

這樣也可增加學習者的探究精神,強化學習動機,對外語學習起到極好的促進作用。

三、翻譯方法不當

多數中國學習者寫英語作文,實質上也是一個翻譯的過程,寫作者往往用漢語思考,腦海出現的先是漢語句子,然後再依據漢語句子譯成英文。雖然語言學界對翻譯方法的爭論一直未停過,甚至到目前就翻譯的兩種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的理解和定義還沒有達到統一的認識,但我們都知道,

好的譯文不僅在內容上忠實於原文,而且在形式上也非常符合譯入語的語言習慣,流暢自然

,這也是翻譯的一個基本要求。然而,在翻譯和英文寫作中,由於缺乏相應的翻譯理論知識以及足夠的翻譯練習,中國學習者無法擺脫漢語字面的束縛,往往採用了不恰當的翻譯方法,

按照漢語習慣組合英語句子

,使得他們的英文譯句暴露出各種各樣的漢語痕跡,不僅沒有反映出原文的真實意義,甚至有時導致資訊傳遞的失誤。例如:

(1)如果你不會抽菸,最好不要學了。

If you cannot smoke, you’d better not to learn。

學抽菸不是學某種技巧那樣的“學”,“會不會抽菸”實際上指的是有沒有抽菸的習慣,所以可以說成:if you don‘t smoke, you’d better not do it 或( not start)。

實際上,先輩們的經驗使我們意識到,無論直譯還是意譯都具有其侷限性,採用哪種翻譯方法還要依據於原語與目的語的相互關係。我們必須根據具體的情況及上下文來確定採用什麼樣的翻譯方法,

當翻譯母語與外語在結構上比較相似的短語結構可以採用直譯,相差較大的則要靈活地採用意譯的方法

。總的來說,這兩種方法,是不可分離的,是互補的。多數情況下,在同一篇文章中,這兩種翻譯方法要進行交叉運用。但在翻譯實踐中,中國學習者往往採用單一的翻譯方法,不會靈活地進行調整。在他們的概念中,直譯就是對原文字面意思的翻譯,意譯就是對原文隱含之意的翻譯。他們忽視了翻譯過程中所涉及的各種重要因素,比如文化差異、政治因素以及上下文等等。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他們的“直譯”比較接近字對字的逐字翻譯,他們基本上保留了原文的語序,

孤立地翻譯原文中的片語短語而沒有顧及英語詞義的靈活性,沒有考慮到其文化含義、習慣搭配以及這個詞在上下文的活用

。即使能作出一些調整,他們也無法準確地把握住調整的度,不是隨意刪去就是增加一些他們認為必要的東西。例如:

(2)為了拍這張照片,我忘了揀做晚飯的牛糞。

A: In order to take this photo, I forgot to collect yak dung for cooking supper。

B: In order to take this photo, I forgot to collect yak dung as fuel for cooking

supper。

譯文A依原文字面直譯,容易讓人產生誤解,因為牛糞不是食物而是做飯的燃料。譯文B進行了語義上的增補,增加了“as fuel”則準確地傳達了原文的資訊。

(3)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艱鉅任務。

A: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is faced with arduous task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is faced with arduous task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譯文A基本保留了原文句法結構,這是由於對原文的理解出現偏差,

漢語原句前後兩部分之間不是並列關係,而是含有一定的因果關係

。譯文B處理得較妥當,將漢語前半句縮譯成介詞短語,準確地傳達了原文的意思。

四、雙語能力欠缺

翻譯是語言活動中的一種,是用一種語言形式把另一種語言形式裡的內容重新表現出來的語言實踐活動。要翻譯出通順流暢的譯文則要求學習者具有較強的雙語能力,也就是首先必須有較深的英語和漢語造詣。英語和漢語達不到一定的功力,翻譯時在理解和表達兩方面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英語能力欠缺,在英譯漢時,理解原文就會發生困難;漢譯英時,語言表達就會出現問題。漢語能力欠缺,則會直接影響譯文的質量。漢語屬於漢藏語系,英語屬於印歐語系,兩者之間的差別較之同一語系的歐洲各語言之間的差別更為明顯。

漢語是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的表意文字,以形寫意,而且形聲義一體

,是平面文字。而

英語則是以抽象字母為基礎的表音文字,形不寫意而寫音

,是線性文字。

漢語文字本身意義豐富,主觀性強,

英語語言形態豐富,客觀性強

。所以,學習者應對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異同之處有個基本的瞭解,同時加強兩種語言能力,這樣才能在轉換時較少地出現錯誤。

例如:英語中There be結構用得比較廣泛,許多學生則形成一種錯誤印象,一碰到含“有”的句子便直接按漢語句式翻譯成There be句型,結果卻造成There be帶有濃重的“中式英語”味道。如:

(1)有很多同學贊成進行口語測試。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agree to have a spoken English test。

(2)有句諺語說道:熟能生巧。

There is old saying says: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其實

There be句型後一般不跟謂語動詞,即使要跟也須藉助介詞短語、分詞短語或定語從句來引導後面的內容

,上兩句可以改為:There are many students who think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spoken English test。 也可直截了當地說Many students think

that 。。。。而第二句則可以用英語中現成的句型,如“As the saying goes”,或“As a proverb has it”等。

一方面,雖然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不能憑經驗認為,學了十多年的語文,應付翻譯中的問題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從翻譯實踐中我們知道,

理解是翻譯的前提

,對原文的理解正確與否,實際上也決定著譯文的質量。尤其是在漢英翻譯中,對自己不太熟悉的文體,學習者往往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從而導致譯文資訊傳遞的不準確性。由此可見,

打好漢語基礎對翻譯是十分重要的

,這遠遠高於讀通中文,還要了解各種文體的中文,掌握地道的不同文體的漢語的表達方法。

另一方面,要不斷加強英語語言能力。由於條件限制以及英語語境的缺乏,大部分學習者的英語語言能力還比較欠缺,不能自如地用恰當的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或傳達原文的資訊。他們中大多數確實有較大的詞彙量和較全面的語法知識,但由於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原因,他們的英語學習不能舉一反三,不能靈活運用,尤其是在輸出技能上,比如寫、譯、說幾方面。而在漢英翻譯中,有時儘管理解了漢語原文,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英語來表達,無奈之下,多數學習者只有採用字面直譯,從而直接導致了許多漢化英語出現在他們的譯文以及作文中。因此,中國學習者必須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母語和英語水平,正確地理解原文,熟練地運用母語和英語,這是保證翻譯質量的一個基本條件。

中式英語總是不斷地出現在中國學生的譯文或作文中,有其一定的產生原因。學習者內外各種因素的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是思維方式固有化、母語的負遷移作用、翻譯方法不當及雙語能力欠缺四個方面。為了避免中式英語,筆者認為只有培養對語言的濃厚興趣,提高自身雙語語言能力,擴大知識面,

多讀英文原著,吃透原文

,平時多練習,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中式英語”的出現。

文章來源:李雪紅。 淺析中式英語產生的原因[J]。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19(4):119-123。

文章有刪減。

個人推薦拓展閱讀:

@賽門喵Simon 這樣才能避免「中式英語」

@賽門喵Simon 手把手教你如何改正你的「中式英語」

@賽門喵Simon 這有可能是你「中式英語」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