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給了我一袋包裝上寫著,泰國人參果字樣的產品讓我吃。我吃了,覺得就是酸角的味道,而且長得就像毛豆的形狀,只不過每一支都很長,有20釐米左右。我上網查了一下,我吃的估計就是酸角。可是為什麼要標明是人參果呢?難道每個國家對一種產品的叫法不同麼?

人參果和酸角什麼關係墨櫻SKY2013-12-15

其實人參果和酸角之間並沒有任何的關係,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希望我提供的以下資料讓你看完後會對它們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及認識!

【藥 名】:人參果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蘭科植物角盤蘭的帶根全草。

【功 效】:強心補腎、生津止渴、補脾健胃、調經活血。

【主 治】:治神經衰弱、失眠頭昏、煩躁口渴、不思飲食。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入脾、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4錢,或泡黃酒飲。

【別 名】:人頭七、開口箭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東北及甘肅、陝西、河北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秋季採挖,曬乾用。

【拉丁名】:原植物角盤蘭Herminum monorchis(L。)R。 Br。

【考 證】:出自《陝西中草藥志》。

酸角

俗稱羅望子、酸豆。有甜角、酸角兩種。

生長於元謀、賓川、元江、西雙版納等地。大喬木。最高可達25米。耐瘠、耐旱,忌寒。葉對生,莢豆微彎,寬1。5-2。5釐米,長5-10釐米。果肉褐色。有甜角、酸角兩種。含蛋白質3。1%,碳水化合物71。8%,纖維3。0%,維生素C、A、B1、B2,鈣,磷,鐵。

除供鮮食外,可做酸角糖、醬、片、晶粉、飲料沖劑,入藥可緩瀉退燒、解暑消熱,嫩葉漂制後可食,也可作水沉清劑。

【藥 名】:酸角

【拼 音】:SUANJIAO

【英文名】:Tamarind Pulp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酸豆的果實。

【功 效】:清熱解毒、利尿通淋、解毒殺蟲。

【主 治】:治暑熱食慾不振,妊娠嘔吐,小兒疳積。

【性味歸經】:甘酸,涼。①《滇南本草》: “味甘酸,平。”②《雲南中草藥選》: “甘酸,涼。”心、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熬膏。

【別 名】:酸餃(《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通血香(《雲南中草藥選》)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雲南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春季採摘,除去種子,曬乾。

【拉丁名】:Fructus Tamarindi Indicae Tamarindus indica L。

【考 證】:出自《雲南中草藥》選。

【中藥化學成分】:果實含糖類、d-酒石酸、檸檬酸、甲酸、l-蘋果酸等有機酸。 並含絲氨酸、β-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和哌啶酸-2(Pipecolic acid)。葉含d—酒石酸、l-蘋果酸、牡荊素(Vitexin)、異牡荊素(Isovitexin)、葒草素(Orientin)、異葒草素(Isoorientin)等。 嫩葉及芽中富含銅。含多種有機酸類:酒石酸約9。68%,蘋果酸約 2。34%,琥珀酸約0。16%,枸櫞酸約0。04%,草酸約0。02%,乳酸約0。007%,不飽和酸約0。75%;另含葡萄糖、果糖及粘液質。並含絲氨酸、β-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哌啶酸-l(pipecolic 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