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本文部分語句較為枯燥,可直接食用圖表及其周圍解釋性的文字。

我們之間的感情,只有你和我知道

在開始今天的正文以前,筆者先對報告(一)做一個補充說明:

根據 @蝸蝸 的建議“根據平臺來做統計分析,統計各平臺人的年齡性別吸花時間”,一個簡要的以平臺為分類的統計結果如下:

各平臺年齡分佈接近 其中微博最年輕(22。7),知乎最年長(28。0)

吸花時間均集中在1-6h,沒有顯著差異

性別除了微博目前村芽比為4:6 其餘都在8:2左右

回顧一下目錄,本文包含二、三兩部分

一、石錘!男粉比女粉多:問卷收集結果概述

二、你是哪一型的村芽:偶像崇拜維度簡介

三、我們不一樣嗎:論性別差異

四、披著哥哥粉外衣的墮落粉:論年齡結構的影響

五、真情實感搞創:創前創時創後粉的角逐

六、傳統和非傳統飯圈之爭:活躍平臺的影響

七、資料說的是真話嗎:不足與改進的建議

八、彩蛋:有趣的靈魂有趣在哪?

二、

你是哪一型的村芽:偶像崇拜維度簡介

偶像和粉絲間以一種“

擬社會關係

” (parasocial relationship) 聯結,這種關係本質上是單向的。粉絲透過觀看偶像的影視資料等(也就是吸花)強化這種擬社會關係。和真實的社會關係類似,當粉絲對偶像的瞭解越來越多時,對於其身份上(比如性格、喜好)的不確定性隨之減少,這段關係即顯得越發真實(Rubin & McHugh, 1987)。

很多人覺得我很弱,但是我既然站在這個地方,以後的我一定會不一樣,我有一天會成長為你們的驕傲……我們之間的感情只有你和我知道,我們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楊超越

只有你和我知道的感情:羊村吸花模式調查報告(二)

我們的關係可以是雙向的嗎?

對於偶像崇拜的心理特徵,歷史上有多個經典的測量模型。較經典的有McCutcheon, Lange, 和Houran (2002) 提出的

專注-成癮

(absorption-addiction)模型,認為粉絲在偶像崇拜的過程中獲得認同感及成就感,用以彌補現實生活中的缺乏。同期,Maltby, McCutcheon, Ashe, 和 Houran(2001)提出,偶像崇拜包括三個維度,即

社會娛樂

(entertainment-social), 如“我和我的朋友很喜歡討論我的偶像做了什麼”、

個人緊張

(intense-personal),如“我沉迷於我的偶像的生活細節”,以及

邊緣病態

(borderline-pathological),如“如果我有幸和偶像見面,即使他要我去做一些違法的事,我也很可能是願意的”。筆者認為,這三個維度基本對應著現在我們說的路人粉,真愛粉和腦殘粉。

本調查採用的偶像崇拜問卷是基於Cheung 和 Yue (2011)提出的偶像崇拜模型,包含以下5個維度:

認同感(Identification)

:學習偶像的一些精神品格,處事方法,並同化到自身;把偶像當做自身奮鬥的激勵。

浪漫化(Romanticization)

:我們俗稱的“墮落粉”,即希望偶像成為自己的戀人,常伴有浪漫的幻想。

親密化(Intimatization)

:幻想和偶像成為好朋友,進行交談。

理想化(Idealization)

:把偶像想象成完美無瑕,無所不能的“神”。

商品化(Commodification)

:為偶像的周邊消費,或花錢從事追星活動。

採用這個問卷的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是問卷的設計背景在東方文化下,已有的研究應用在香港和內地的學生中,5個維度對應的行為在東亞追星族(例如羊村)中較為廣泛。第二是該模型考慮的主要是非病態的情況,符合羊村大多數村民的特徵。第三是問卷題量較少,可以節省大家寶貴的時間。

只有你和我知道的感情:羊村吸花模式調查報告(二)

圖1 羊村偶像崇拜各維度得分總覽

上圖是所有樣本的5維度得分(最低1分,最高5分)。其中,親密化得分最高(4。12±0。8),其次是認同感(4。03±0。8);商品化(3。73±0。8)和理想化(3。63±0。8)得分中等,浪漫化得分最低(2。47±1。25)。

總體來看,羊村把超越看作好朋友,很多人從超越的經歷中得到鼓舞,大家傾向於認為超越是無可替代的,但並不認為她是完美的;一方面樂意購買周邊,另一方面也注重理性的、有節制的消費。最重要的是,還不太墮落(誤)。

全部15題的平均得分如下:

只有你和我知道的感情:羊村吸花模式調查報告(二)

表1 偶像崇拜問卷15題得分總平均(在1-5中打分)

三、

我們不一樣嗎:論性別差異

前人的研究表明,和男性相比,女性對於偶像依戀的程度更深,且更容易消費 (Adams-Price & Greene, 1990; Furnham & Argyle, 1998)。這可能和進化策略有關:女性在選擇物件建立情感關係的時候,一方面更加苛刻,另一方面一旦建立關係,就更願意把更多資源傾注在這段關係中以維持穩定。對應於當今飯圈,也就是說女粉絲更可能變成“唯粉”,更願意為追星投入時間(做資料,打榜)或金錢(購買周邊,集資應援),也即

親密化和商品化程度更高

。更近一步地,當她們對偶像的依戀加深時,其在現實生活的關係中付出的會相應減少(Cheung & Yue, 2011)。

認可上述理論的同時,筆者注意到,以往的研究一般是考察男性偶像-女性粉絲之間的關係(或不指定偶像的性別),因此,對於羊村,年輕女性偶像-女性粉絲的關係可能有所不同。同時,由於楊超越女士近期物料越發使人頂不住(如下圖所示),墮落之風有蔓延的趨勢,本研究中的“浪漫化”這一指標值得分析。在報告(一)的評論區,有村民(月芽) @鹿一鳴 提出,墮落月芽多於墮落村村。筆者認為,這可能是事實,也可能是羊村文化下,月芽表達墮落傾向的風險顯著地小於村民,造成了基於公開言論的誤判。

只有你和我知道的感情:羊村吸花模式調查報告(二)

各位,我先墮落為敬!

綜上所述,筆者提出如下假設(信心滿滿地):

月芽的親密化、商品化得分顯著高於村民

某一性別的浪漫化得分顯著高於另一性別

然而,現實給了我一記響亮的耳光:

只有你和我知道的感情:羊村吸花模式調查報告(二)

圖2 偶像崇拜兩性別比較

只有你和我知道的感情:羊村吸花模式調查報告(二)

表2 不同性別各偶像崇拜維度得分(M:均值,SD:標準差)

只看平均得分

的話,月芽的商品化 (3。77±0。86) 和浪漫化 (2。68±1。24) 程度均略高於村村 (商品化:3。72±0。74,浪漫化:2。40±1。25),然而親密化 (4。06±0。81) 比村村更低 (4。13±0。80),同時認同感 (4。17±0。87) 和理想化 (3。74±0。74) 也比村村強 (認同感: 3。98±0。80,理想化:3。60±0。79)。

然而,上述結果在統計學上均不具備顯著差異!

也就是說,月芽總體有一定的趨勢,會在

除親密化以外的四個維度上展現出更高的強度

,但

性別仍然不能作為區分吸花模式的有力標準

那麼,好吧,請羊村的月芽和村民攜起手來,大聲喊吧:

“我們都一樣!”

我們真的全都一樣嗎?

且慢。

筆者又偷偷查看了每個問題的得分,竟發現一點端倪:

在3個問題上,男女的得分產生了顯著的不同:

“我會想象楊超越喜歡我” 月芽>村民 (

p

=。002)

“楊超越是我奮鬥的榜樣” 月芽>村民 (

p

=。031)

“我認為楊超越是最完美的人” 月芽>村民 (

p

=。026)

3個問題依次對應浪漫化、認同感、理想化。筆者對此的解讀是:

1。 在正確理解題目意思的前提下,

同為女性,年齡相仿,月芽把超越和自己聯結的更緊密,不論是情感上的正向關係,還是自身美好願望的投射。

2。

男女對一些措辭的敏感度不一樣

:對於女性來說,來自女性的“喜歡”可能是朋友向的,而非性吸引,而男性對於此類表述比較注意,不容易引起歧義;另外,村民可能更多地認為“最完美”這個表達不嚴謹,從而給予更多否定。(關於問題措辭的討論之後的章節也會補充說明)

上述猜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綜合考慮,筆者認為:

我們差不多。

參考文獻

Adams-Price, C。, & Greene, A。 L。 (1990)。 Secondary attachments and adolescent self concept。

Sex roles, 22

(3-4), 187-198。

Cheung, C。-K。, & Yue, X。 D。 (2011)。 Pentangular dimensions of Chinese adolescents‘ idol wor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 16

(3), 225-244。

Furnham, A。, & Argyle, M。 (1998)。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 Psychology Press。

Maltby, J。, McCutcheon, L。 E。, Ashe, D。 D。, & Houran, J。 (2001)。 The self-reporte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celebrity worshippers。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

(3), 441。

McCutcheon, L。 E。, Lange, R。, & Houran, J。 (2002)。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elebrity worship。

Br J Psychol, 93

(Pt 1), 67-87。

Rubin, R。 B。, & McHugh, M。 P。 (1987)。 Development of parasocial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