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知了的桐油怎麼熬製?使用者35488405454851752020-01-02 08:48:51

熟桐油又稱光油,是由生桐油加工而成。是一種典型的乾性油,結膜後有較好的硬度和光澤。加工方法:在室外砌一隻爐缸,爐上置一隻大鐵鍋,用柴燒火;先將石子放在鍋中炒,以驅除石子中的水分;石子炒熱後,倒入生桐油。隨著溫度的升高,桐油中的水分逐漸蒸發,當溫度升到180℃,油中的水分已基本蒸發。此時,能看到鍋中的桐油起油花。當加熱到260℃後,即加入土參(或用黃丹粉),使之與桐油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在桐油麵上泛起一層白色的泡沫,並冒出很濃的黃煙。此刻一定要用木棒不停地攪拌,使土參的泡沫迅速地與桐油密合。當煙色由黃轉黑時,鍋中桐油的溫度已降到240—250℃。若無溫度表測得,可取出一點熟桐油,放在鐵皮上冷卻,用食指蘸一點桐油與拇指接觸再張開,這時桐油就被拉成絲狀,能拉至2釐米長,則說明生桐油已經燒好。應迅速將鍋從爐上移開,經自然冷卻後使得熟桐油。 還有一種熬製方法 此類漆主要用於木器傢俱、工藝美術漆器、房屋及車船內部塗裝等。 3。精製工藝 (1)配生精製 已經過淨化處理用於配製廣漆的生漆半製品簡稱“配生”。配生的精製主要是進行嚴格仔細的過濾淨化處理。傳統的過濾方法同上面介紹的T09-84精製大漆底漆絞濾方法。現在一般常採用的方法有兩種:其一是將配好的廣漆原料先以100目銅絲布在特別專用離心機過濾後,再以多層(6-8層)加工疏鬆的絲棉袋在絞漆機上絞濾兩次;其二是用100目銅絲布離心機過濾一次後,再用160-180目銅絲布離心過濾兩次(過濾過程中應停機數次以刮板將漆渣輕輕小心從濾布上鏟刮下來,便於將漆液洗淨)後即成為“配生”,保管好待用。其中後一種方法得到的配生一般沒有前一種方法的淨化效果好。 (2)坯油的熬煉 配製廣漆的坯油主要以桐油為原料。桐油的主要組成是桐油酸,有三個共軛雙鍵,易起氧化聚合作用。因此桐油具有結膜較快的特性,屬於乾燥速度最快的乾性油,以其生產的聚合油與生漆配成廣漆乾燥快,尤其是乾燥成膜時與漆酚側鏈是以聚合反應為主,一般是按二烯系之1,4加成作用進行,生成的結構體組織緻密性質安定。 桐油酸具有導構體,新鮮桐油中只含有α-桐油酸,當它在日光、碘、硫、硒等的催化作用下可轉化為β-桐油酸。β-桐油酸不存在於天然植物油中。桐油在貯存過程若暴露於日光下,常可看到白色結晶粒子,長久貯存會逐漸變成白色固體,這就是由β-桐油酸轉變為桐油酸的結果。不過目前由β-桐油酸轉化為薩桐油酸尚未實現。β-酸不溶於一般有機溶劑,且聚合速度快於薩酸,貯存過久β-酸含量高的桐油在高溫下更易膠凝,成膠試驗測定其膠化時間有的將縮至4分鐘以下,這將使熬煉時工藝控制更加困難,而乾燥效能反而有所減退,因此,為避免變型,桐油應於密閉條件下貯存,並防止混進雜質,若發現油中有少量β-酸後,應儘快用掉不宜久存。 桐油油膜結構緊密、氧化分解時產生的羥基酸類較少,油膜耐水不易膨脹,耐鹼、且能耐弱有機溶劑等具有許多優良效能。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油膜失去應有的彈性,不能適應受溫度變化而發生的伸縮作用,在大氣中易早期形成細微的裂紋等。為了彌補這些缺陷而常將桐油和其他乾性油或半乾性油適量配合應用。另外桐油還存在一個抗氣問題,生桐油的塗層乾燥後往往形成嚴重的皺紋膜面。那些熬煉不好的熟桐油其油膜仍然會出現霜花、網紋、絲紋等現象。若是在乾燥過程中受到含有微量二氧化氮等氣體的影響,油膜表面還會出現晶紋。桐油油膜這種容易產生花紋的效能,對於配製廣漆來說是潛在的隱患必須設法予以避免。目前解決桐油抗氣問題的簡便方法是在熬煉桐油時,應以烈火迅速將桐油升溫到260℃以上,之後又快速加以冷卻,熟桐油熬煉的質量如何,溫度的變化是個極關鍵的因素。如果熬煉時最高溫度不能達到260℃以上,油膜仍有可能出現抗氣性不好的弊病。另外升溫和降溫的速度對抗氣性也有影響,升溫慢,低溫保持時間長,或降溫過慢等都有可能導致抗氣性不好。 桐油的聚合速度受溫度的影響極為明顯,如在150℃時約需保溫60小時之久才能膠凝,於277℃時約需12分鐘膠凝,而在280℃時僅10分鐘內即可膠凝。溫度每升高13。9℃膠凝速度可加快2倍。尤其是桐油的聚合反應是一種放熱反應,熱能又不易匯出。當溫度達到260℃以上既使將其離開熱源後溫度還將繼續升高。因此在煉製過程中若操作不當溫度未受到很好控制的話,聚合體就可能發生膠凝,甚至引起自燃或炭化,,導致危險和損失。為此煉製純桐油時可加入少量松香及松香鈣皂等物質。用以延緩桐油聚合體的膠凝作用。在條件允許情況·下一般不用純桐油進行熬煉,而是於桐油內加入部分亞麻仁油或豆油,這樣還能夠起到改善塗膜的耐久性和柔韌效能等。 ①坯油或混合坯油的煉製將經過淨化處理的桐油或桐油與亞麻仁油(或豆油)按8:2-7:3的質量比例配好,注入煉油鍋內以烈火進行煎熬,煉至油麵潮花(白色水汽泡)息後再翻油花(金黃色花泡),繼之起裂紋泡冒濃煙時逐步降低火力。當油溫升到260℃後立即將煉油鍋撤離火源(或立即轉入冷鍋內)保溫10-15分鐘,用拉絲法試樣後再強行快速冷卻即轉入冷卻鍋(桶)中,轉入過程同時予以過濾(用120-160目銅絲布篩網),開冷卻水快速冷卻待用。 冬夏季節對坯油粘度的要求稍有不同。冬季粘度在1000s/(25±1℃)左右(塗-4號杯)即可;夏季需要粘度在1500s/(25±1℃)以上。一般坯油的粘度越高配成的廣漆質量越佳。 ②紫坯油的煉製所謂紫坯油即是將過濾大漆原料時所得到的漆渣放入經過淨化處理的桐油中,經過長時間(兩個月以上)的浸泡後撈起放入鐵鍋中熬煉,然後與桐油一起進行熬煉成坯油,轉鍋時趁熱以銅絲布上墊絲棉或白細布進行過濾即成。此坯油呈現紫紅透明的油色,由其配製的廣漆顏色特佳,乾燥效能也較好。 ③坯油煉製經驗介紹在60年代以前,用小鍋小批次熬煉坯油時操作者完全憑經驗進行生產。煉油時要同時以目視、耳聽、手攪三者並用掌握火候。目視是觀看油麵翻起的泡沫狀態及變化;耳聽是注意油料沸騰時的聲音和變化;手攪是手持大銅勺不斷攪動鍋中熱油以試其阻力輕重等,不可疏忽一點。待潮花(白泡)息而油花現(黃色油泡)並起裂紋樣泡開始冒濃煙,這是溫度促使桐油聚合的表現,這時要不停地用油勺在鍋內攪動和及時降低火力,將刀片部分浸入冷水中讓其快速冷卻便於試其坯力(坯力即粘度之意,用手指沾刀上油滴拉絲看其長短及有粘稠如膠感覺等進行判斷。也有將乾燥清潔的老竹片插入熱油內,注意觀察若入油竹片變焦黃否)。坯力達到後立即起鍋。也就是用大銅勺子將熱油快速轉入冷卻鍋中,或直接將油鍋撤離火源。之後,不斷邊攪拌邊以油勺盛熱油揚高lm高左右傾入鍋內。如此反覆進行讓油中青煙飛揚出來,名曰“透氣”或“吐煙”。透氣越徹底(青煙跑出去越多越淨)則調配成的廣漆就越光亮清明,質量越好,同時透氣操作也加快了冷卻速度有利於提高坯油質量。 熬煉坯油時必須時刻注意油溫變化,掌握火候,否則溫度若過高,高溫時間稍長則極易發生油料膠凝,甚至還會發生火災的危險。或者是因溫度未到且保溫時間太短而火候不夠,則坯油的粘度偏低未到技術指標就將導致調配成的廣漆粘度及其漆膜的光亮度和豐滿度太差等弊病。嚴重影響成品的質量。 為了能夠大膽地將坯油熬煉到必需的粘度,而又保證不會因火候掌握失當使油料膠凝造成浪費,常常備一定量的冷坯油在旁待用。一旦發現熱油在冷卻過程中粘度上升過速油料有膠凝的趨勢時,應立即將備用的冷坯油倒入熱油內(或將熱油倒入冷坯油內)攪拌加速冷卻以進行搶救。如果混入冷坯油後油料未冷卻前粘度仍然太高(油絲或飛絲狀)時,也可以加入部分200號溶劑汽油(俗稱松香水)進行稀釋。 (3)配製成品 將上述精製過的生漆原料(配生)和冷卻後的熟油料(坯油),按配方數量投入乾淨的拼料缸中,用電動機械攪拌器充分攪拌均勻後,包裝好即為成品。 配製成品時要掌握生漆原料效能、質量和使用時的氣候條件靈活地選用配方。否則,成品將有快乾、慢幹,不幹或光澤、豐滿度差等毛病。 傳統配製廣漆成品的方法是:將配生和坯油同時傾入特製的一種拼料漆桶內,以人工用木耙輪流不斷攪拌均勻後,即行急劇提打(這項工作必須年富力強的工人才能勝任,勞動強度很大,熟練工每人每次最多隻能提打百餘下,需數人輪流操作),提打的程度是要能夠觀察到漆液裡呈現無油皺紋,坯油絲已脆,漆油已經充分互溶均勻了,顏色已變為茶褐色才可包裝為成品。 另外,國內有的地區是將T09-2油基大漆的漆料(精製過的,俗名綿漆),或同一定比例的配生一起與坯油(或紫坯油)按漆比油為1:0。6-1。2的比例配成廣漆。 桐油膠的熬製方法和火候控制!! 準備: 1。桐油少許,一般用2兩酒那樣多的體積就可以了(是體積不是重量,因為是油,所以同樣重量的油體積要大於水,別用太多了,這樣熬出來了用不完就幹了) 2。找個椰奶的空罐,從中剪開做成熬鍋,記著一定要做個把,方便拿起,一定要結實。 3。準備一個風窩煤爐,可能這東西在有些地方成古董了,但非他不可,煤氣爐控制不了火侯,到時你們熬廢了可別找我!! 4。水桶一個,先裝滿一桶水!! 熬製: 將桐油倒入熬鍋中,不要到滿留1/3的空間,因為成膠時會有一點膨脹的,一手拿好熬鍋,讓他在火上受熱,前段熬製時不需要注意什麼,慢慢的油就會冒泡飄上來,這是正常的,慢慢的泡會越來越多,這時就需要用小木棒順時針攪拌,泡會逐漸減少,這時油會冒煙,從這時起就要注意了,這時就不能用大火加熱,改用中火,手不能停,要不斷的攪拌,這個步驟就叫透煙,這樣做是把油裡的雜質和水份練乾淨,在攪拌5分鐘到8分鐘後,煙會由小變大,在由大變少,這時就是關鍵了,所有的成敗就在火侯的控制上,現在就是火侯控制,這時就要注意了,你在攪拌時又會出現冒泡的情況這就是要成膠的前奏,慢慢的泡就會多起來,這時就要改用小火,手不要停加快攪拌的速度,(因為慢了就會受熱不均勻,有的成膠有的還是油,同時還要隨時準備把熬鍋同膠泡到水裡快速降溫,如果慢了就過了火侯,膠會粘性減小或者是成了膠塊完全沒粘性了,降溫早了會太浠,有粘性沒拉性,粘得到鳥可是容易被鳥掙脫),這時泡泡會有很多,同時油會變的很粘稠,象糖稀一樣,現在就要使勁的攪拌,但看到油體攪拌費力,顏色由黃褐色變的帶青色時馬上把熬鍋和膠快速的泡到水桶裡在水裡使勁的攪拌,讓膠快速降溫,避免過了火侯使自己的成果報廢!! 熬製要領: 1。大火從冒泡熬到冒煙 2。冒煙改中火,進行攪拌 3。煙停又冒泡時改小火,加快攪拌 4。油黏稠了象糖稀了不停攪拌使膠均勻受熱 5。由黃褐色變得帶青了,攪拌費力了,馬上將膠泡到水裡。 6。膠一入水就用力最快速的攪拌,使他快速散熱,避免報廢。 儲存方法: 帶水儲存法: 將熬好的膠裝到準備好的瓶裡最好控制留1/5的空間不裝滿,上蓋前空著的1/5空間用水填充,此方法適用於長期儲存,一般水快乾了注意加水,可儲存一年,這個我試過,去年的膠我今年才開了用!! 倒置儲存法: 這個方法只用於已經開封在用的膠沒用完前的短期儲存,一般只能保證2周的時間,將開封后沒用完的膠蓋好後,把膠瓶倒過來儲存,這樣可以減慢膠乾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