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課文第二段用了對比論證方法,有哪些對比找出並分析其作用?HangVivik2020-06-30 13:33:55

《六國論》第二段的對比論證:

“賂者”與“不賂者”對比;秦與諸侯雙方土地得失對比,既以秦受賂所得與戰勝所得對比,又以諸侯行賂所亡與戰敗所亡對比;賂秦之頻與“一夕安寢”對比;以六國與北宋對比。透過對比增強了“弊在賂秦”這一論點的鮮明性、深刻性。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六國論》第二段: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六國論課文第二段用了對比論證方法,有哪些對比找出並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