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噠噠噠63732021-02-27 22:54:13

不知道最好的在眼前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寂風hk2021-01-20 10:34:58

問得好。這個是理悟和證悟的分別,亦是明心和見性的分別。“凡所有相皆虛妄“,指的是諸法實相。虛妄是緣起法生,無明心攀緣增上的果,其因是五蘊與阿賴耶識相續,障蓋了如來德性。真修實證者,照見五蘊皆空,無所依故,其心無淨無垢,不生不滅。心經故此說”無無明亦無明明盡,此意也。“降伏其心”是理悟後之“信”及“門”,即出離無明心轉發初心的調理過程,無始劫來業力塵垢堆積,“保任持心”乃至自性心光常照,真,妄分明,這是必然的軌跡,瓜熟蒂落,功夫才能打成一片啊!理悟證解的大摡說明。(俺個人的認知,僅作參考)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眾星之瞳2021-01-17 08:38:43

降伏的正是“凡所有相皆是真實”的那種心態。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萬物想2021-01-17 13:25:39

佛學的觀念來自人心本自具足之智慧,是深度思考的表達。常人很難理解,是因為難以進行深度思考。

另外,古代傳承下來的佛學,在語言表達上,經過千年的物理時空的間隔,語言概念的內涵對於今人來說已經無法有貼切的覺受體驗,也額外的增加了理解與共鳴的困難。

依我現階段的體驗與理解來說,佛學的觀念主張並不玄虛。我比較確切的感受到它是超越時空的大智慧,對世界對人類文明社會,對人個體自身而言,都是極其深刻的洞察。對我們的人生實踐,離苦得樂,獲得人生的成就與幸福是具有高度的指導意義的。

以下,我就根據我自身的實踐體驗來講解本題,希望能有助於人們的理解。

一,關於深度思考。

佛學的觀念需要深度思考,才能追尋其義,而我們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受限於淺層思考,在淺層思考中是不可能觸及到佛學思考的課題的。

這裡就針對這個事實做進一步的解說。深度思考的能力,實質上是一種技能,思考力意義上的技能。

人們往往知曉並認同,身體的技能,比如體育競技類的技能是顯而易見的。

然後比如說繪畫或音樂的技能,這個是必須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和培訓,並且經過長年累月的實際練習與操作,而得以掌握的一種能力。

但是,人們往往不理解思考力也是一種類似的技能,不同於生理上,是心理上的技能。沒有經過特殊訓練是不可能具備的。總是覺得思考問題嘛,誰又不會思考了呢?

怎麼說明深度思考能力是怎麼回事呢?以下畫一張圖來試著解釋。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

深海潛水圖,來自網路

我們人體跳進水池中,只要我們學會過游泳,我們只要正常的呼吸和擺動手腳,我們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自如的停止或前進。但是,如果你要深度潛入深水之中,2米,3米,乃至5米甚至更深處,除去呼吸肺活量的身體素質,你必須極其用力地划動手腳,化解浮力對你的向上拉昇的強烈作用。潛到深處了保持在深處遊動,除了使勁向前的遊動之外,你還必須抵抗住來自水面的上浮力。

而這一切,如果是訓練有素的職業潛水員,應該就是能夠比較自如的深潛和平行遊動。而非專業的游泳人則一時是很能做到的。

與這個深潛能力非常的類似的就是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我們平常漂浮在水面上,習以為常地進行著淺層思考。

那麼在思考中,是什麼力量自然而然將我們漂浮起來,讓我們感到很輕鬆和自在的呢?就是我們的感官感知以及建立在它們之上的知性和理效能力。

我們的知性憑藉先驗存在的認知模型,讓我們輕鬆地從生活的周圍環境獲取利於生存需要的資訊,並加工處理然後做出言行回饋。人的自然身心在生存本能上天性追求高效率,以最低的能耗處理最大限度的資訊。

記住,這一點非常關鍵。我們的感知和理效能力是為生存以及生存的更自在自如,而自動地發揮功能,而不是為了尋求什麼世界的真相,人間的真理,而存在的。這個天然的感知能力為我們時刻不停地獲取來自周遭的資訊,這些資訊滴水不漏形成一汪可比擬為子宮內的羊水,將我們嚴嚴密密地沉溺其中。在這個包裹我們的子宮中,我們的身心自然延續著出生前的自由自在,自滿自足的體驗。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

圖片來自網路

然而,也正是這個束縛住我們的羊水是我們人生不幸的原因。因為這一汪羊水,猶如海面上微小的浪花,瞬息萬變,隨時都在遭受氣候環境或深海洋流的左右,上下顛簸。身在其中的我們只能深感命運多舛,卻又無法掙脫子宮的束縛,我們無法想象自己必須從這個束縛中解脫出去。

那麼,所謂的深度思考,其實際意義就是發現這個束縛的存在,是約束我們造成我們迷惑的最初始的原因。因此,有意識地抵抗住這個時刻都在生髮資訊,將我們拉拽回到感官感知的現實表層的力量,保持穩定在這些資訊圈層之外的深度流域中,向前推進思考,就是深度思考。

再總結一下。因為沒有經過有意或自然的訓練與成長,絕大多數人是不具備深度思考能力的,因此對佛學所提出的觀念,乃至哲學上的課題,都是無法進行正常思考的。

二,關於本題,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與“降伏其心”

擁有了深度思考能力,才能理解和認同佛學的以上觀念。

佛學主張萬法唯心,相由心生。用現代的話語概念與邏輯來講,就是,我們所有的對內外界事物的認知形成的影像,我們覺得非常實在,因為我們眼看耳聽手觸控,身體還活動在其中的世界,這個感受,是普遍的人類的共識,是互相無言印證的。所以我們非常難理解為什麼佛法說這些相是虛妄的。

這裡分兩層來說。

第一層,我們的感知能力是有身體的生理性機能的預設的,並非想象中的在主客體絕對分離的世界中,我作為主體完全虛無,而完全無誤的反應客體的存在。這只是一種人的主觀直覺的體驗而已。

舉例來說,人的肉眼能看到的光波的波長,只是所有波段中的一小部分。超出範圍的光波我們是無法看見的。聲波也是一樣。嗅覺與觸覺也取決於我們的神經的反應的屬性和靈敏度。與狗對比,會明白狗的痛覺比人類遲鈍,據說只有十分之一,而嗅覺是人類的上千倍。可以想見其它動物認知的世界與作為動物的人類完全不同。

再比如說,我們對於“光亮”的概念。實際上,光波是相對於我們主體的一種客觀存在,而明亮卻完全是主觀形成的認知。是光波作用於人類的視覺系統,在大腦中形成感受。佛學講到色聲香味觸法無一不是我們的主觀覺受,乃至色受想行識的五蘊,都是我們的主觀發生的認識,而並非有所謂獨立於主體之外的客體實在。

這些,人們可能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關鍵是,這些感受是如此的真切並且又是所有人的互相印證的共識,雖然我說它們都是淺層認識和思考的結果。但是,人們依然不可能擺脫這個成見。

第二層,我們的對世界的感知並形成的認識,是有先驗存在的設定模型。相當於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這個哲學觀念由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提出。他說道有一些基礎知識並不來源於我們的經驗總結,而是在我們發生經驗之前就已經規定好的,我們已經不假思索的天生具備的知識。這些人類共同的先入為主的認知,體現在眾多的我們所謂的直覺中。

比如對時空的認知,我們直覺到時間與空間的獨立與絕對,這個認知並非來源於經驗的總結,而是先於經驗而事先存在的預設。時間永恆不變,穩定的從古至今,乃至於向未來不斷地勻速的流逝。空間是空無一物但也是均衡穩定無限大的一個存在。我們人類就是在這個時間與空間組成的四維世界裡生存。

然而,這個直覺與先驗的認知,在愛因斯坦的天才的研究中,開啟的現代物理學的驗證下已經破產。

比這個物理學的範疇更加讓人難以破解的是,觀念上的先驗認知。比如二元對偶的世界觀。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非常的驚奇地發現這個世界竟然如此這般的符合成雙成對的模式。

以下是摘自陳嘉印的文章。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

原載《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第四期

我在這裡必須指出的是,這個二元對偶的現象,不是什麼客體世界的真相,而是我們的先驗存在的認知模型。正是這個模型的作用之下,我們看到了所有的相應的現象。

這樣,如果我們要追究這個世界的真相,我們還必須經過更加深度的思考來突破這個觀念的繭房。

以下,再舉幾個我自己的具體課題的思考,來講述上文的道理。

比如,我們人人都希望獲得的財富。財富是什麼?我們常識性的就會想到金錢以及各種形式的資產。這些資產可以相互轉換,它們的價值也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錢還能生錢,但也可能未經理財而不知不覺地被某種力量給損耗了。

依據“凡所有相,皆為虛妄”來看,財富資產是如何的虛妄呢?實際上,呈現為房子車子票子等等的有形資產,除了滿足我們生理上對物資能量的消費需求之外,它們的價值都建立在人類共同的想象和信任之中。

想象和信任,都是虛擬世界的存在,表現為人間社會的一種複雜多元的社會關係的綜合體。在唸想世界中的信任強度的變化,帶來價值的變化。

一句話,財富的核心實際上是信任。而且是低維度上的,無視人類高維追求方面的情感意志,倫理道德,宗教信仰等的主張。只要是人,具備普遍意義上的抽象人格,就能共同互信的,最基層的信。它只是意味著人與人本自一體,同源共生的真理。這個才是財富的本來面目。

舉例說,貨幣,最典型的財富,無論它表現為紙幣、信用證,還是一串數字,它的現實意義都是一個國家政府的信用在為它擔保而形成的信用。也因此這個信用會在許多的國家所形成的國際貨幣體系中,依據互相交換的不斷上漲或下跌的匯率,來調節互相的價值定位。

再舉一個身邊的例子,我是一個商場商店的經營者。一間熱鬧人氣的商店,我們看著都很高興快樂。但是,為什麼說看到的相皆為虛幻呢?實際上,這個讓我們開心的商店,本質上不是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桌椅板凳和燈光貨品,而是它們所攜帶的來自更大世界的人的激情和念想,洋溢在這個空間裡。人們在這個空間中,只是透過這些看得見的物品作為媒介,從而感受到的與他人的心意的共鳴。是他人的心意在滿足人們自己的心意的需求。人們在其中因為與他人的深度情感思想的交流,獲得了全新的體驗,拓展了自己的念想世界,或是獲得了他人的認可而感到快樂與幸福。

如果,社會消費慾望的風向突變,即使這個店鋪的一切物質性存在都絲毫不變,只是它所呈現的念想為社會大眾所放棄,那麼這個店鋪就只有面臨倒閉,所有物件被拆解成垃圾的命運。

所以,眼見為虛,心念才是實在的。

那麼,降伏其心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心,就是表現為映象對映現實物質性存在的,我們的感官與理性。佛學把它細分系統化的表述為五蘊,色受想行識。不僅色相是虛幻的,因之而生起的覺受念想處置和認知都是虛妄的。所以說五蘊皆空,沒有實在,只是瞬息變化的現象而已。

下面再講深一層的對先驗認知模型的問題。人們必須在這個模型裡才能把觀念表述清楚以及互相的交流和理解。比如,最近我的一個論斷引起眾多網友的動心的讚歎。

我說,東方文化存在於地球的物理時空下,西方文明活躍在人類的念想世界中。

如果我只說了前半句,相信多數人是無法理解你想表達什麼?難道有人不是活在地球上嗎?你在講外星人嗎?而只有一對完整對仗的表達,才能明白我想表達的是兩個文化文明的本質的差異與我的價值評斷。

然後,這種對偶性質的表達,實際上是基於我們思維的先驗模型,而這種模型同樣限制了我們對真理的追求。大家都直觀的感受到辯證法非常的高妙。然而,二元對立統一的思考模型讓我們歸於對世界真相的無知。讓我們深陷矛盾與自迴圈的詭辯之中,鎖定在淺層思考的表象裡。

同源共生,萬法歸一,才是世界的真實。一切分離分別,都是表象,都是無自性的空,變化不停,不可隨順我們的感官與理性的需要而去執著的。佛陀為了眾生得離苦海,進行的苦修和最後得以驗證真理,給出的教誨就是要我們,降伏其心,破除迷障,認清真相,從此才能走上正確的獲得幸福的人生道路。

我是萬物想-萬千事物盡在於念想。感謝閱讀。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定而不動2021-01-17 18:41:04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只是理解就行,要證悟此境界就必須降伏其心,不降服其心絕不能證得。

你強說我證得了,那我甩你一耳光你會怎麼樣?即是虛妄你能如如不動嗎?所以佛法不是理解就行的,要有實證。阿彌陀佛[祈禱][祈禱][祈禱]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南崖山人2021-01-19 06:22:1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直指事物的本質,降伏其心是讓你看見事物本質的途徑和方法。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七四二十八2021-01-17 19:49:44

宗教唯信仰,信仰何其難?

理想赤子空,世皆赤子染。

染易空潔難,虛妄立啟篇;

降伏其心何,各花入各眼;

八萬四千法,難度空彼岸。

蓮花汙泥喻,潔白汙潔灰;

虛妄相如汙,降伏復潔難。

壺丘降伏易,佛祖禪定間;

將軍雷不動,鐵血意不轉!

悲樂皆失覺,遊戲伏其間。

古為今時用,西來東漸然;

收放自由主,世事皆不難。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智亮2021-03-15 19:07:09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是說一切法本不可得,沒有自性,本來無生。無生,就是沒有生,就是本來沒有這個東西,說有說無都是多餘,說生說滅都是妄想。而我們的心卻很執著,要麼執為無,墮入兩邊。故而要降伏其心。降伏其心是對治說,沒了對相的有無執著,也就沒有必要降伏其心。因此真正認得 凡有所相,皆為虛妄,即是降伏其心。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車一進二2021-01-16 11:09:17

佛經、佛說都是有針對性的,不可胡亂類比!

讀出:“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讀出:“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夢中月22021-01-17 11:00:19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說的是事實真相,說的是結果。從意識理解此真相,還不能解脫,還不能真正受用。

無始劫以來,無明煩惱種子習氣很重,一念無明、念念無明,每一念又回燻種子而形成新種子,新種子現行仍是無明。

“降伏其心”是修行過程,清靜心念回燻種子而成清靜種子,現行後是清靜念頭、是清靜心行,從而逐步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唸佛、觀想、參禪等方法都有“降伏其心”的作用,都是修行過程,奔著解脫的目標。

只知結果,沒有修證,如同生下來就眼盲之人,你告訴他太陽是圓的、是金色的,而這些只存在於盲人的想象之中,而盲人永遠不知其味!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

既然是“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又為何要“降伏其心”?念清宇2021-01-20 09:36:57

正因為你的心不認為它是虛妄,反而以虛為實。才弄的自己痛苦不堪。比如有人在遊戲裡被打死了或是損失了寶物,本來遊戲裡都是假的。他的心卻以假為真,結果又是憤怒又是痛苦有人抽自己嘴巴,有人一怒砸錢,還有人甚至出賣自己肉體去換取遊戲當中的好處。所以必須改變自己的心態。在實踐中看破虛妄,知道現實中的一切不過和遊戲裡的一樣都是虛妄,得無可得、失無可失。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最終才能實現轉物而不被物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