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一個馬,右邊一個關認什麼?使用者4306510487273522020-05-27 10:13:59

沒這個字,只有馬+並讀pían駢賦,又稱“俳賦”。

“駢”即對偶的意思,其特點是通篇基本對仗,兩句成聯,但句式靈活,多用虛詞,行文流暢,詞氣通順,音韻自然和諧,駢賦的體制特點是,通篇對聯,技巧出新;煉詞熔典,講究一定聲律;猶如對聯串綴成文。

但較之唐代律賦,則四六未嚴,平仄隨意。

對於新 駢賦作者認為,可以不必過於拘泥,根據內容增加敘事性文字,音律平仄似可再隨意一些。

俳賦即駢賦也,韻類漢賦而篇精短,崇駢偶、對句工、好融典,近於詩歌;江淹氏《春賦》,若金盃碰玉盞,鏘然可唱;律賦為唐宋科舉試體,嚴律而求工,甚於俳駢,程式拘泥幾近乎遊戲也;至中唐,古文興而文賦出,以散代駢,韻亦寬便,句參差若瓊樹翠枝,絢璨燦瑩,縱橫千里而馳騁雲外,推賦於極至,終蔚為大觀矣。

杜牧《阿房宮賦》、蘇軾《前赤壁賦》,雄奇偉岸,為文賦之典也。

至劉禹錫《陋室銘》橫空而出,則如屹玉峰之巔,巍巍然為賦之帥也。

除了詩、詞、曲之外,歷史上還存在過一種具有詩歌特點的文體,這就是賦。

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只能朗誦。

它外形似散文,內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

賦,起源於戰國,形成於漢代,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也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

關於詩和賦的區別,晉代文學家陸機在《文賦》裡曾說: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也就是說,詩是用來抒發主觀感情的,要寫得華麗而細膩;賦是用來描繪客觀事物的,要寫得爽朗而通暢。

陸機是晉代人,他的話說出了晉代以前的詩和賦的主要特點,但不能作機械的理解,詩也要描寫事物,賦也有抒發感情的成分,特別是到南北朝時代抒情小賦發達起來,賦從內容到形式都起了變化。

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歷了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

魏晉以後,漢賦逐漸演化成體制較小的駢賦(也叫俳賦),講求對仗,詞語華美,抒情成分增多,文學氣息濃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