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鄉村淇譯2022-03-30 12:16:58

我是鄉村淇譯,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問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啥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現在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是為了讓大家祭祀祖先的一個節日,中國人也是最注重孝道的,每到了這一天人們都是會紛紛的拿著一些東西去祭拜祖先的。

而清明節和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不過在農村還流傳著一句話叫做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

那麼這個“退後”是什麼意思呢?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咱們要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就要知道“三節”都是什麼?

所謂的“三節”指的是“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

上巳節:

每年的三月初三就是上巳節,這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聽一些老人講,三月初三上巳節的這天,古代的人們會去水邊“畔浴”就是用一些芬芳的植物,草藥,顏料等混合製成類似現在的沐浴露,塗抹在身上,然後在用河水洗淨。後來上巳節的活動中又加入了祭祀宴飲等一些活動。

寒食節:每年的三月初四就是“寒食節”,也叫禁菸節。

這個就有點意思了,怎麼寒食節又叫禁菸節呢?其實老一輩的人說,在寒食節這一天是不能生火的,只能吃一些提前準備的食物,既然不能生火可不又叫禁菸了嗎?也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叫寒食節,我也是聽老人說過一些。

第一種說是最開始人們是鑽木取火的,因為季節不同,要更換取火木材在新木材還沒好舊的還沒有的時候,只能吃一些頭天剩下的食物。

第二個就是說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忠臣義士介子推。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清明節,清明節在每年的公曆四月四號或者五號。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的,以掃墓,緬懷祖先為主的。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

這一天人們都會紛紛的拿著物品去墓地祭祀祖先的。後來也是因為

“上巳節”,“寒食節”和“清明節”有所一樣,現在的人們大多都是以過清明節為主了。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在一般的情況下,這三個節日是不會連在一起的,寒食節都是會在清明節的頭一天,這兩個節日是挨著的,沒有多大變化,可是上巳節就是陰曆三月初三這一天是不便的,這個節日會跟著陰曆走的,在上巳節在清明節以後那麼清明節就是陽曆的四月四號,可是要是上巳節在清明節前面,那麼清明節就是四月五號了。

所以這個“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這個退後的意思就是說著三個節日連在一起那麼清明節就是四月五號了,要晚一天的。這個也可以說是先人們總結出來的經驗吧。

發表自己對於農村的一些看法,分享一些農村趣事和自己養種植經驗,喜歡可以動動你發財小手關注一下吧。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純鈞RHGL2022-03-30 14:38:35

可能是傳得太亂,有點跑偏。原話是“上墳要推後”。

推後,延遲嘛。

“三節”,這個說法有歷史了,當然離現在也不遠,家裡有老人的可以回去問問,“三節”這個說法,在宋代就差不多取消了。

1000多年以前就取消的一個節日,還拿到今天來說事,靠不靠譜,你自己琢磨。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那麼,為什麼有人講究“三節連清明,上墳要推後”呢?很簡單,迷信嘛。

三節:上巳、寒食、清明。

古代,上巳節是指陰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後來固定為三月初三。

月初皆為朔,凡月與日同經度不同緯度則為合朔,同經度又同緯度即為日蝕。計173日有奇。

簡單講,《儀禮·大設禮》說,初三朔鼙。鼙,鼙鼓,“漁陽鼙鼓動地來”嘛,為徵日。

《易經·大壯》裡說:壯於趾徵兇。

《易經·泰卦》裡說:拔茅茹,以其彙徵吉。

當“泰”之時,陽剛處下,與二、三兩陽俱有外應而志在上行,故一陽動則三陽並動。《王注》說:三陽同志,俱志在外。

也就是 ,上巳徵日,鬼要是出來,遇三陽並動,那就甭收供品了,準備魂飛魄散吧。所以說,但凡清明遇到初三,古人堅決不上墳。至少在唐宋以前,老百姓都是那麼迷信的。

寒食,冬至以後第105天,是滿百五日,忌動土。這就不用多解釋了。

古代上墳是件麻煩事,不僅僅是祭掃,而且要對墳墓進行修葺。不讓動土,修個哆啦A夢啊?

所以才有“三節連清明,上墳要推後”這個說法。畢竟前邊倆日子在迷信說法裡,一個是鬼不能出來收供品,二一個就跟侯寶林大師說那相聲一樣,“不宜動土”。

總結一下。

遇到這樣的日子,你說二月末上墳吧,迷信說法裡叫“仲卯之月”,不成;

三月初一,初一是傳統朔日,不成;

初二,古人講究上墳只能選單日,初二也不成;

初三,朔日裡的徵日,三陽並動,不成;

初四,又不成;

初五,寒食不宜動土;

初六,又不成。

那就只能初七再去,把上墳的日期推後了。也就有了這麼一個迷信的說法,“三節連清明,上墳要推後”。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這裡必須得說,迷信的條條框框很多,但那玩意都是騙人的。如果迷信的話,那就真跟侯寶林大師相聲《不宜動土》似的,被埋了往外刨還要看看黃曆,豈非可笑?

我們現在清明祭掃先人,無非是寄託一份心意,不要被那些糟粕影響。迷信是萬萬要不得的,如果有為老不尊的傢伙宣揚迷信,你就狠狠懟回去,他若還是胡說八道,報警抓他。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魚重同學2022-03-30 21:25:04

春暖花開芳草萋,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既是節日,又是自然節氣的日子。

詩云: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掃墓祭祖是清明節的重要習俗。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推後

聽老人講,今年清明節比較特殊,今年清明掃墓祭祖要麼提前在農曆二月去,要麼等過了清明節的正日子以後在去。

今年清明節是4月5日農曆三月初五,按照民間“早清明”的傳統,今年清明節農曆三月掃墓的日子是4月1日~5日,不過現在人們因為工作的原因,多會選擇在放假休息的日子去掃墓。而今年清明放假的日子是4月3~5日,正好與傳統的上巳節(4月3日)、寒食節(4月4日)、清明節(4月5)相重合,三節相連。

其中,上巳節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是神過節;寒食節又有不能動火的舊俗;加上清明節當天又逢干支記日中的戊子日,民間有

“六戊不動土”

一說,所以這三天都是不適合去掃墓祭祀的日子,只能向後延了,故有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推後”

一說。

不過這些並沒有什麼科學的依據,具體還要看當地習俗,以當地習俗行事為好。

清明祭掃,掃得不是墓,是人們心底深沉的思念;臉上留下的淚水,是對故人不捨的淚花。願逝者永安息,生者當銘記,幸福生活,你我共珍惜。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鄧老師的頭條世界2022-03-31 11:26:37

“三節連清明”,指的是三月初三的“上巳節”,三月初四的“寒食節”,三月初五的“清明節”。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上巳節”,在漢代以前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初三(三月三),後代沿襲此節日。人們在這一天在水邊飲宴,郊外春遊。

這一天,官民都在水流邊上,洗濯祓除,去宿垢,祛病消災,有用蘭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點頭身的儀式,取“大潔”之意。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高中課本有兩篇記錄此節日。

《論語》裡面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是“上巳節”的活動,在水邊洗濯,在舞雩臺上吹吹春風,除去冬日的汙濁陳圬,唱著歌回去。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亭集序》裡面寫道:永和九年歲,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

東晉的名流王羲之謝靈運等,在“上已日”,在蘭亭流觴曲水,飲酒賦詩,這就是一個非常豪華的古代版的名流聚會。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寒食節”∵在清明節頭一天。

這個節日來自於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介子推幫助晉公子重耳逃亡避難。在路途中,重耳非常艱苦,有一天他想吃肉,介子推就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煮來吃了,重耳感動得無以復加。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後來晉公子重耳成了一代明君晉文公,非常信任介子推。介子推為了避禍遠離君王,就帶母親隱居深山。晉文公為了讓他出山佐政,聽信別人的意見,放火燒山,希望戒子推能夠出山,結果火焚而死。

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特別將此日定位為禁火寒食之日,後代就稱為“寒食節”。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這個節日非常有意義:將禁火強化;推薦介子推的文人風骨精神;在祭奠介子推的風俗中,演化成對祖先的祭掃和祭奠。“寒食節”的祭祀,是清明祭祀的源頭。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它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15天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日已逝,春意盎然,天朗氣清,大地明淨,大自然處處生機勃勃。這一日,人們祭祀祖先,緬懷先人,同時也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感受新生。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這一天的習俗:掃墓祭祖,吃寒食,踏青郊遊,插柳折柳,放風箏、盪鞦韆等等。

清明之後,春耕就開始了,諺語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句子,萬物在清明之後,更開始蓬勃生長。這是真正的辭舊迎新。

感謝閱讀,如果回答對你有用,請關注點贊,留言討論。[送心]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半土子2022-03-31 00:03:23

一、三節:分別是指三月三上巳節,三月初四的寒食節,三月初五的清明節,這三個節日在古代原本是有著不同的節日屬性的,只是在後世的發展中,融合到了一起。

二、上墳要退後:清明節本身在三個節日裡是日期靠後的一個,掃墓祭祖活動原本是 在清明之前的,三個節日融合之後,上墳掃墓的活動也就自動靠後了,才有了“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的俗語。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傑森體育日常雜談2022-03-30 21:36:55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中,“三節”是指三月三的上巳節,三月四的寒食節,三月初五的清明節。

上巳節,是祈福沐浴,結伴出遊!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這個賢士,這天吃冷食,不開爐灶,禁止煙火,後來逐漸發展為掃墓,祭祖一系列活動!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上墳要退後”,是字面意思: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融為一體,成為一個節日,那麼三天都在清明節這一天,掃墓,踏青,祭祖一起進行!節假日一起做了就,所有事情,把掃墓放到最後!上墳即掃墓!退後也就是靠後,最後掃墓的意思!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風趣的人間煙火氣2022-03-31 00:06:54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

首先我們要知道三節是指的那三節

它們分別是

三月初三的上巳節

三月初四的寒食節

三月初五的清明節

這三個節日在古代原本是有著不同的節日屬性的

只是在後世的發展中才融合到了一起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清明節

形成了以祭祖掃墓為中心的一個節日習俗

還兼有祈福郊遊踏春的活動

兼顧著自然和人文兩方面

從此大家對清明節的認知也就不一樣了

而清明節本身在三個節日裡是日期靠後的一個

掃墓祭祖活動原本是 在清明之前的,三個節日融合之後

上墳掃墓的活動也就自動靠後了

才有了“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的俗語。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俗話說得好:“清明上墳,前三後四”

意思就是說清明上墳最好是提前三天或者是推後四天

而所謂的上墳祭祖

無非就是給祖先送一些“吃的喝的和花的”

然而今年的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禁菸火,只吃冷食)

而之所以有寒食節就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大臣介子推的

所以也就是說在寒食節燒紙

是燒給介子推的

我們的先人是收不到的

那麼清明節前兩天又是上巳節

而且上巳節本身就是人們除災求福的祀神活動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在民間流傳許多說法

所以各個地方也就出現三月三不能夠掃墓上墳

所以今年的清明節上墳祭祖,要在上巳節之前,或者清明之後,也就是說要提前兩天。

清明節民間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選單不選雙”,也就是選擇單日去祭拜,比如初三,初五等。

因為單日為陽,可以壓住陰氣,因此人們上墳祭祖,大多在春分之後的單日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但是今年的三月初三為上巳節

三月初四為寒食節

三月初五為清明節

初二為雙日,初一為朔日,

再往前的二月二十九又是晦日

也就是說上前不如上後了

所以說“退後”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推後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當然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

但大多數人都不會在夜晚去祭拜,

就是因為夜晚陰氣強於陽氣。

最後送大家一首唐代詩人杜牧的名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淡淡的憂愁,伴隨著濛濛細雨而至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要來了!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淺色卡糖果2022-03-30 21:49:47

今年的三月可不一般,三月初三是“上巳節”,三月初四是“寒食節”,三月初五是“清明節”這三個節日相連,是很少見的,不過這是老一輩人這樣說的,當然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

由於清明具有自然與人文兩大特徵,所以受到人們的重視,清明節掃墓為傳統的習俗,有前三後四的說法,也就是清明的前三天後四天是上墳祭祖的最佳時間,由於民間忌諱送單不送雙,所以前面的三月初四寒食節並不適合,而且三月初三為上巳節,是民間的四大鬼節之一,所以,許多的農村老人說要盡力躲開,這樣看來,今年的清明掃墓可以晚但不要太早。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佟哩個佟2022-03-30 22:42:51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配圖

詩云:紙錢無數細心焚,敬贈黃泉百萬金。清明節,人們上墳祭祖,表達對先人哀思的同時,也有一個重要習俗,就是以燒紙錢的方式給逝去的先人送些“錢糧”,讓先人在陰間“過得好一些!”然而,今年是罕見的三節連清明,按古人的觀點,人們上墳要推後,否則逝去的親人收不到人們送去的“錢糧”。

所謂三節相連,是因為今年的清明節剛好是農曆三月初五,而清明節的前一天,農曆三月初四恰逢寒食節,再往前一天,農曆三月初三是傳統的四大鬼節之一——上巳節。這樣,上巳節、寒食節和清明節剛好是相連的三天,這是極為罕見的。

那為什麼上墳要推後呢?

我們知道,清明節上墳,一般選擇“前三後四”的日子,也就是清明節前三天和節後的四天,而今年由於三節相連,清明節前的日子都不適合上墳,所以只能推後,在清明節後的四天上墳了。

按傳統習俗,清明節前一天,也就是農曆三月初四是寒食節,這是祭拜介子推的節日,人們以吃冷食的方式祭拜介子推,在這一天如果人們去上墳,燒的紙錢燒給了介子推,逝去的先人是收不到的。所以,這一天不適合上墳,逝去的先人收不到人們送去的“錢糧”。

再往前一天也就是農曆三月初三,是我們傳統四大鬼節之一的上巳節,各地有很多風俗,昆明春城一直保留有“三月三,耍西山”趕廟會的傳統,但這一天在大多數地方是人們祈求生育的日子,有求子、祈子的習俗,不適合給逝去的先人送“錢糧”。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配圖

按清明上墳“前三後四”的說法,前三已經被上巳節和寒食節佔去了兩天,而再往前推一天,也就是農曆三月初二,由於是“雙日”,也不適宜祭拜,因為我國曆來講求“拜單不拜雙”,如果再往前推,農曆三月初一為朔日,再往前一天的農曆二月二十九為晦日,均不適宜上墳,再往前就距離清明節太遠了。所以,今年清明節前都不適宜上墳,人們上墳最好後推,選擇清明節後的四天內進行。

當然,這只是人們傳統的看法,並沒有規定說今年清明節前就不能去上墳,但我覺得,既然清明節是傳統節日,人們尊重傳統觀念,推後幾天上墳也不會有什麼壞處,何樂而不為呢!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會釣魚的藍精靈2022-03-31 01:45:12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其中的三節”指的是“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這三節連在一起又為什麼要退後呢?那就不得不說到另外句老話了:“清明上墳講究多,前三後四別亂說”。這句話主要源於一個民間傳說,聽了這個故事大家應該就明白原因了。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先來說說這個故事:在周朝的時候,陝西有一位姓侯的盲人先生對父母非常孝順,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當父母年過六旬之後,每年冬天一到,侯先生不但日日會給父母燒炕,而且,寧肯自己沒有棉衣穿,也非要用棉衣將父母居住的房間窗戶“蒙嚴”不可,生怕自己的父母受凍;而到了夏天的時候,侯先生必定會在樹蔭下摸索著為父母臨時搭建一個四面透風的茅草屋,用於讓父母乘涼。

由於侯先生非常孝順,因此,父母一直活到70多歲才過世。在父母過世後,雙目失明的侯先生因無法打理自家的田地而被迫出門討飯養活自己。

在有一年的春節過後,侯先生便踏上了討飯之路。侯先生的這一次出門乞討走得有些遠,在不知不覺中居然走到了甘肅境內。雖然侯先生的眼睛看不見,但耳朵很管用,當他聽人們議論說清明節快要到了的時候,便著急起來,因為清明節這一天是掃墓的日子,而自己離家又這麼遠,如果不抓緊時間往回趕還是不能夠在清明節這一天趕回去為父母掃墓的。所以,侯先生不由得著急了起來。但光著急是沒用的,必須立刻動身趕在清明節之前趕到家裡,以便自己能夠在清明節這一天為父母掃墓。不過,由於侯先生是盲人,走起路來非常緩慢,儘管他拼命地往家趕,待趕到家裡時也已經到了清明節的第二天。侯先生是個孝子,他為沒有及時給父母掃墓而感到非常痛苦,於是,他便用投河自盡的方式向父母謝罪。

侯先生的舉動讓很多人都為之震驚。於是,人們在商量之後決定:清明節上墳可以在清明節的前三天,也可以在清明節的後四天,以便讓外出的人們都能夠完成為先人掃墓的夙願。以免外出者因不能及時趕回為先人掃墓而再次發生不測事件。

至於不亂說三個字則是為先人掃墓是一件非常莊重的事情。為了表達對先人的緬懷之情,在掃墓時是不能夠隨便胡言亂語的,以免破壞了莊重的氣氛,讓人貽笑大方。所以才有了“清明上墳講究多,前三後四別亂說”這一老話,在時間的洪流中,慢慢就形成了一定要在清明節來臨時的前三天和後四天的時間段內上墳的觀念了,那麼這個連三節就要退後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幽默搞笑鄭生2022-03-31 00:17:0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

上巳節,是祈福沐浴,結伴出遊!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這個賢士,這天吃冷食,不開爐灶,禁止煙火,後來逐漸發展為掃墓,祭祖一系列活動!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今年的三月不一般,三月初三是“上巳節”,三月初四是“寒食節”,三月初五是“清明節”,三個節日相連,是很少見的。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從古至今,清明節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祭拜親人緬懷先人,所以是非常重要的。亡者為大,當幾個節日和清明節連在一起的時候,清明節最重要的要放在最後面,最慎重。所以就是“清明退後”,也就是“上墳要退後”,所以就有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

之說。

但我們清明節是祭掃先人,無非是寄託一份心意,不要被那些糟粕影響,迷信是萬萬要不得。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發仔有話說2022-03-30 22:03:33

今年的三月不一般,三月初三是“上巳節”,三月初四是“寒食節”,三月初五是“清明節”,三個節日相連,是很少見的。

上巳節”也就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這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驅除晦氣以及“祈孕”的節日,古稱“祓禊”,也就是去水邊洗除塵垢。“巳者,祉也”,“祉,福也。從示,止聲”。“止”也就是“之”,就是到來的意思。而“示”指的就是祖先,所以“祉”字的意思就是“祖先到了”。

寒食節最主要的習俗就是不能生火,要吃冷食,所以叫“寒食”。後來這個節日又演變成了祭拜介子推的節日,就形成了如今的“寒食節”。寒食節也叫“百五節”,意思就是冬至後第105天為寒食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黃經執行至十五度時,就是清明節氣交節的時間。清明節,有時候在陰曆的二月,有時候在三月,但是在陽曆中的日子基本都在4月5日左右,人們常說“四五清明”,指的就是陽曆的日子。

上巳節是人們引出了“祖先”,不一定是自己的祖先。而清明節則是人們前往祖先居住之地去上墳祭祖,也就是人們有選擇性地去祭祖,相比之下,上巳節比清明節“陰氣”更重。而寒食節是祭拜介子推的節日,說白了也是一種祭祖的習俗。

清明前兩天又是上巳節,上巳節就如同“七月半”一樣,送去的“錢糧”就會被“陌生人”拿走,先人也是收不到的。所以今年的清明節上墳祭祖,要在上巳節之前,或者清明之後,也就是說要提前兩天或延後。

今年的三月初三為上巳節,三月初四為寒食節,三月初五為清明節。初二為雙日,初一為朔日,再往前的二月二十九又是晦日。也就是說上前不如上後了,當然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濤哥的日常生活ljt2022-03-30 22:50:54

因為今年清明節比較特殊,今年清明掃墓祭祖要麼提前在農曆二月去,要麼等過了清明節的正日子以後再去。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克里絲的枯燥生活2022-03-30 21:42:46

三節:上巳節,所謂“上巳節”也就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這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驅除晦氣以及“祈孕”的節日,古稱“祓禊”,也就是去水邊洗除塵垢。

“巳者,祉也”,

《說文》中說:

“祉,福也。從示,止聲”。

“止”也就是“之”,就是到來的意思。而“示”指的就是祖先,所以“祉”字的意思就是“祖先到了”。

寒食節,最主要的習俗就是不能生火,要吃冷食,所以叫“寒食”。後來這個節日又演變成了祭拜介子推的節日,就形成了如今的“寒食節”。寒食節也叫“百五節”,意思就是冬至後第105天為寒食節。

清明節,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黃經執行至十五度時,就是清明節氣交節的時間。而節氣是將太陽黃道平分為二十四等份而得來的,也就是人們站在地球上觀看太陽一年的執行軌跡,是以地球公轉為參照物而假想出來的一個虛擬的大圓圈。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

,意思:是清明節前三天或清明節後四天是上墳祭祖的日子,上墳就是給祖先送點“錢糧”。

但是今年清明前一天是祭拜介子推的日子,也就是說寒食節燒紙是給介子推的,祖先是收不到的。

清明節前兩天,上巳節就跟“七月半”一樣。送來的“錢糧”會被“陌生人”拿走,祖上收不到。 所以今年去清明節掃墓祭祖應該是上巳節前或者清明節後,也就是說提前兩天。

清明節上墳祭祖,就是人們到祖先生活過的地方去祭拜,也就是陽拜陰。所以民間又有“選單不選雙”的說法,即選擇單日祭拜,如第三日、第五日等。 因為單日是陽,它可以壓制,所以人們去掃墓祭祖,大多是在春分後的單日,以及後的晴天。

但是今年三月初三是上巳節,三月初四是寒食節,三月初五是清明節。 第二天是雙日,第一天是新的一天,然後2月29日又是黑暗的一天。 也就是說,進不如退。當然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但是大部分都不晚上祭拜,因為晚上陰氣比陽氣強。當然也因為天黑看不到。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故事女王曉琴2022-03-30 22:21:51

今年2022年三月很特殊,三月初三“上巳節”,三月初四“寒食節”,三月初五“清明節”,三個節日相連,就是“三節連清明”。這三個節日相連較少見。

從古至今,清明節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祭拜親人緬懷故人,所以是非常重要的。亡者為大,當幾個節日和清明節連在一起的時候,清明節最重要的要放在最後面,最慎重。所以就是“清明退後”,也就是“上墳要退後”。

以上就是“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不知道你有沒有不一樣的說法呢?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小韓記錄生活Vog2022-03-31 01:56:51

很高興回答這是問題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清明節現在是大家進行掃墓祭祖的節日,也是和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然而在古人的詩裡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尋?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朝人杜牧在這個時候怎麼感覺像是出來遊玩的,不是出來給祖先掃墓的啊!其實你瞭解了“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以後,就能知道這是為啥了?

“三節”是哪些

“三節連清明”的三節,分別是指三月三上巳節,三月初四的寒食節,三月初五的清明節,這三個節日在古代原本是有著不同的節日屬性的,只是在後世的發展中,融合到了一起。

上巳節原本是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舉行,漢代的國學大師鄭玄在給《周禮》作注的時候,說三月三已經實際上是上巳節了,於是在魏晉以後,三月三就被固定為上巳節了,《後漢書》裡說“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潔”,這個節日就是祈福沐浴的日子,同時伴有有郊遊的內容。

寒食節是古已有之,一般就是三月初四左右,後來晉文公因為自己的過失,將介子推在綿山燒死,為了紀念這位賢者的忠義之舉,就下令全國的百姓,以後每年的這天都要吃冷食,禁止煙火,後來逐漸發展為掃墓,祭祖等等一系列活動的一個節日。

而清明節是每年的三月初五,也叫做踏青節,在宋代之前是每年踏青郊遊的日子,古人根據天干地支的演算法,制定了古時候的天文曆法,又根據日月星辰以及氣候的變化,制定了二十四節氣歌,是古代農業活動的重要依據,清明節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也是大自然吐故納新,生機盎然,春回大地的日子。

上墳要退後

後來在宋元之後,清明節逐漸和寒食節,上巳節融合到了一起,《歲時雜記》裡說“清明前二日為 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瑩,經月不絕”,《夢梁錄》裡說“清明節時,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已盡思時之敬”,可見在宋朝的時候,寒食上巳清明三個節日,已經有了融合的趨勢。

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清明節,形成了以祭祖掃墓為中心的一個節日習俗,還兼有祈福郊遊踏春的活動,兼顧著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從此大家對清明節的認知也就不一樣了。

而清明節本身在三個節日裡是日期靠後的一個,掃墓祭祖活動原本是 在清明之前的,三個節日融合之後,上墳掃墓的活動也就自動靠後了,才有了“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的俗語。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文化與光影2022-03-31 00:41:41

首先三節分別是指三月初三“上巳節”、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的“寒食節”

(現代二十四節氣法就將寒食節定在清明前一日)

和傳統的“清明節”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顧名思義就是指如果這三節連在一起,那麼上墳的日子最好推遲幾天。

這是中國古代流傳的說法,與此相關的還有“清明上墳,前三後四,左五右六”、“

掃墓

不過三代,

上墳

不過未時”等等。

這個說法的由來眾說紛紜,有的說法是與寒食節跟上巳節有關,因為寒食節曾是中國民間的第一大祭日,是為紀念春秋時期名臣介子推所設,在這一天禁菸火,只吃冷食,以寄哀思。“前三後四”的說法其實源自寒食節,認為在寒食節的前三天或後四天為最佳祭祖時間,因為寒食節當天禁止焚燒,不便祭拜。而上巳節傳說是為了紀念黃帝誕辰,人們要在這一天“祓除畔浴”,其實就是招魂驅邪,蘭湯沐浴。而上巳節的另一個主要活動是祭祀高某,也就是掌管婚姻與生育之神,是不適宜祭拜祖先的。所以一旦這幾個節日連在一起,最好將上墳的時間推後一些。

還有一種說法更加迷信了,認為這三個節日與相應的時間,要麼按照黃曆不宜祭拜,要麼按照風水陰氣過重,祭拜先人是陽拜陰,最好選在陽氣上升,但不十分強烈的階段。只要這三個節日連在一起,就是不吉利的,所以最好推遲時間。

其實說到底都是各種迷信的結果,只要心中有情,何時都能祭拜。何況斯人已逝,告慰他們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畢竟他們希望看到的,也是在世的親人能夠越來越好。

隨著時光的流逝,寒食節的諸多習俗已經慢慢融入了清明節,而清明節也在歷史長河的浸潤中慢慢變成了一個寄託情感,告慰先輩也慰勞自己的重要節日。在清明前後,萬物生長,春和景明,也是春耕春種、外出踏青的大好時機。

現在要求文明祭掃,提倡文明祭掃新方式,革除陋習,我們能做的,除了心懷思念以外,就是活在當下,砥礪前行。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糖葫蘆裡沒葫蘆2022-03-31 00:16:02

對於“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的意思,我在查閱了一些相關文獻後,做出了一些小小的推斷,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清明最早的時候與祭祀掃墓並沒有關係

關於清明的由來,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淮南子•天文訓》,其原文是這麼說的“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春分…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音比仲呂”。

從上面可以看出故古人以十五日為一個節氣,而將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清明風,為一年中“八風之一”,即西南風。《史記·律書》則言:“清明風居東南維,主風吹萬物而西之。” 而西南風就是太平洋的暖風,天氣回暖,將帶來豐沛的雨水,這也就正解釋“清明時節雨紛紛”了。而這裡的清明,只是一個節氣,與祭祀沒有關係。

2、清明節祭祀掃墓活動與寒食節有關

其實寒食節最早源於古代的鑽木取火制度,古人在每個不同季節改用不同樹木取新火。而每次改用新的火的時候,從鑽取到新火時,至傳遞到家家戶戶有一段時間差,而這一段時間是禁止生火的。《周禮·秋官·司煊氏》記載的:“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正是說明了這一點。而在禁火的這一段時間,人們準備了一些寒食食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寒食節。

而據《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 可以看出,在唐代的時候,寒食節祭祀掃墓就已經是習俗了。不過寒食節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祭祀掃墓風俗的,卻無法準確考證,現在流行的幾個說法也各有爭議。

清明節與寒食節時間上非常接近,因此在唐朝以來,寒食節便逐漸融入到了清明節中了。

杜甫在詩《清明二首》中說道:“旅雁上雲歸紫塞,家人鑽火用青楓”。其實這裡的鑽火就是指的寒食節風俗,可見此時清明節已經融入了寒食節了。

‬3、清明節踏青、遊玩…的風俗與上巳節有關

自秦漢開始,上巳節便逐漸演變為了以踏青、遊玩等娛樂活動為主的節日,《荊楚歲時記》就記載“三月三 日,士民並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

其實上巳節最早並非是以娛樂為目的,而是一個祭祀先人的節日。戰國《韓詩》就記 載“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祓除不祥”。

與寒食節一樣,上巳節在唐代以後,便融入了清明節。這也正是今天清明節時,我們除了會掃墓祭拜祖先外,還會進行一些踏青,遊玩之類的活動的緣由了。

總結

總的來說,清明節最早只是一個節氣,而在唐朝以來,逐漸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而這兩個節日都與祭祀掃墓有關,因此清明節自然也要進行掃墓祭祖。

而寒食節,上巳節本來是在清明節的前面,然而在被清明節融合了之後,祭祀掃墓就推遲到了清明節,因此這就是“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的由來了。

——希望我的解釋能對你有所幫助。

發文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一下!

各位朋友要是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歡迎評論指正。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蘋果樹下的小狐狸2022-03-31 16:34:34

“三節連清明”的三節

是指三月三上巳節

三月初四的寒食節

三月初五的清明節

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清明節,形成了以祭祖掃墓為中心的一個節日習俗,還兼有祈福郊遊踏春的活動,兼顧著自然和人文兩方面。

清明節本身在三個節日裡是日期靠後的一個,掃墓祭祖活動原本是 在清明之前的,三個節日融合之後,上墳掃墓的活動也就自動靠後了,才有了“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的俗語。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豫州新新2022-03-31 01:14:09

大家好,我豫州新新,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清明節現在是大家進行掃墓祭祖的節日,也是和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然而在古人的詩裡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尋?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朝人杜牧在這個時候怎麼感覺像是出來遊玩的,不是出來給祖先掃墓的啊!其實你瞭解了“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以後,就能知道這是為啥了?

“三節”是哪些

“三節連清明”的三節,分別是指三月三上巳節,三月初四的寒食節,三月初五的清明節,這三個節日在古代原本是有著不同的節日屬性的,只是在後世的發展中,融合到了一起。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上巳節原本是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舉行,漢代的國學大師鄭玄在給《周禮》作注的時候,說三月三已經實際上是上巳節了,於是在魏晉以後,三月三就被固定為上巳節了,《後漢書》裡說“

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潔

”,這個節日就是祈福沐浴的日子,同時伴有有郊遊的內容。

寒食節是古已有之,一般就是三月初四左右,後來晉文公因為自己的過失,將介子推在綿山燒死,

為了紀念這位賢者的忠義之舉,就下令全國的百姓,以後每年的這天都要吃冷食,禁止煙火,後來逐漸發展為掃墓,祭祖等等一系列活動的一個節日。

而清明節是每年的三月初五,也叫作踏青節,在宋代之前是每年踏青郊遊的日子,古人根據天干地支的演算法,制定了古時候的天文曆法,又根據日月星辰以及氣候的變化,制定了二十四節氣歌,是古代農業活動的重要依據,清明節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也是大自然吐故納新,生機盎然,春回大地的日子。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上墳要退後

後來在宋元之後,清明節逐漸和寒食節,上巳節融合到了一起,《歲時雜記》裡說“

清明前二日為 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瑩,經月不絕

”,《夢梁錄》裡說“

清明節時,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已盡思時之敬

”,可見在宋朝的時候,寒食上巳清明三個節日,已經有了融合的趨勢。

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清明節,形成了以祭祖掃墓為中心的一個節日習俗,還兼有祈福郊遊踏春的活動,兼顧著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從此大家對清明節的認知也就不一樣了。

“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什麼意思?“退後”是怎麼回事?

而清明節本身在三個節日裡是日期靠後的一個,掃墓祭祖活動原本是 在清明之前的,三個節日融合之後,上墳掃墓的活動也就自動靠後了,才有了“三節連清明。上墳要退後”的俗語。

結語

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這些節日,都是為了人們的生活能夠更好地向前,拼搏奮鬥而制定的,本質上大家都希望生活越來越好,同時不要忘本,向著希望拼搏的時候,不要忘記之前給你鋪路的人,文化的魅力也就在於傳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