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車四十四》?笑談影視劇2018-01-11 09:37:55

這個故事早聽說了,不過片中說根據真實事情改編,說明這個事情發生過,未免有些遺憾。

女巴士司機慘遭強暴,一車乘客熟視無睹,只有一個小青年出手,被匪徒刺傷。女司機拒載救她的小年輕,帶著其他一車人共赴黃泉。

不過比故事更詭異的是,本片的結尾,那名見義勇為的小青年得知一車乘客全部斷氣的時候,臉上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我覺得,要把故事拍成電影的話,就得有點新意,這個笑就是本片最大的看點,可以玩味一番。

這個笑,倒不是很難理解。如同大家對警察的怨恨,乃至楊佳事件發生後有人的幸災樂禍一樣,這是種變態的快感。

難以理解的是大家對本片的看法,見義勇為,不是法定義務,是一個道德約定,面對強人,有人選擇退縮,你可以,罵他們沒有良心,但要把他們都搞死,那就是你變態了,你被我們的架空的道德觀給搞變態了。遇到有人行兇,一般的推薦作法是報警,而如果在荒郊野嶺,是否挺身而出應由個人意志決定,不得強求。

而對於強暴這件事情又有很大誤區,誠然,被不自願的搞了,心理上會有很大的傷害,身體上如果對方沒有特別癖好的話是沒有傷害的。心理上的傷害雖然嚴重,但不是致命的,按照生物的本能來看,被強暴的時候,出現反抗,悲傷都是正常。而事後,則會表現出淡忘與漠然。從人的角度上來講,特別是東方的倫理與西方的宗教等莫名其妙的約束,使得這件事情,超出了生物的範疇,有很大的社會壓力,最終導致,一個被強暴的受害者,變成了一個殺人的劊子手。而我相信,如果最後詭異一笑的青年一樣,很多觀眾會覺得大快人心。

我認為,這件事情,應該一碼歸一碼。比如強暴的匪徒是不對,但你把他殺了,那麼其實你跟他一樣,他犯了強暴罪,你犯了殺人罪。即使不從法律的角度,而從人的角度,他侵犯了你的身體,你要了他的命。

至於被禁播,這是符合一貫的作風的;而在國外得獎,又是符合另外一個作風的。這兩個方面,在我看起來,都很扯淡,都是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待藝術。

如何評價《車四十四》?壹條電影2018-01-08 21:51:11

2001年由伍仕賢執導的電影《車四十四》獲得了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2002美國聖丹斯電影節評委會特別表揚獎、2002佛羅里達電影節最佳短片大獎等眾多獎項。

如何評價《車四十四》?

這部電影全程只有11分鐘,可以算是標準的短片,但卻是一部優秀的劇情電影。該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很多乘客乘坐在44路長途大巴車上,不料途中遇到兩名劫匪,他們在搶劫之後還欲對女司機實施強暴,除男主角飾演的青年下車阻攔被刺外所有人都無動於衷,最終男青年被女司機趕下車後,女司機帶著全車人衝下山谷同歸於盡……

如何評價《車四十四》?

短片的特點就是不會採用過於曲折反覆的情節路數,也不會在色彩和結構佈局上去努力彌補它不所不擅長的短板。事實上,導演伍仕賢在這部影片《車四十四》中恰恰對傳統電影反其道行之,將劇中的場景都設定在路上和車上,有意的減少劇中的人物對白,這使得影片雖然在前半部分顯得有些單調但是卻簡潔明快。而在影片中的最後一幕男主的微笑就在這種情況下對原有的影片節奏進行打破,而更為突出,瞬間就抓住了所有觀眾的眼球。

如何評價《車四十四》?

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何在影片的最後,主人公男青年在目送著四十四路公交車全車衝下山崖時會有那詭異的一笑,實際上這也是整部片子的高明之處。

在這部影片的結尾,男主角詭異的一笑其實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

一是人的天性中面對災難的慶幸。當女主帶著全車袖手旁觀的人衝下山谷時,作為一個唯一伸出過援助之手而僥倖活下來的人我相信他那一刻的心理是有暗暗的慶幸的,這不是出於僥倖,而是人的天性使然。他之前並不知道自己在一念之間的幫助卻挽救了自己的性命。這似乎也是在暗示我們即便是真正的“英雄”也不免有著普通人性中的常情。這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面對生死考驗時的本能反應。

但除此之外,如果從更加深刻的角度去分析,其實男主角的這一笑也暗含著對於人性陰暗與自私的嘲諷。除了男主角,這車上的乘客當女司機遇到危險時無一例外選擇了冷漠的旁觀,魯迅幾十年前所寫的關於麻木人性中的“看客”在當今依然存在。而當最後女司機選擇與全車人同歸於盡時他的微笑,其實更是導演在透過這種方式給觀眾以最大的觸動和對於人性的思考。

如何評價《車四十四》?

此外,也有很多人關注女司機在遭受危難時全車人漠然旁觀,最終帶著全車人同歸於盡的方法並不認同,但在我看來,這其實也是導演刻意放大事實的一種更為戲劇化的表現方式。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都曾經是這個挺身而出的男青年,也可能是受害的女司機,甚至當過這些冷漠旁觀的乘客,但是希望這部片子能夠重新引起我們對於道德和人性的考量。也許當我們漠然旁觀時下一個受害者就是我們自己。

如何評價《車四十四》?依然活著72018-06-11 09:29:57

的確是考驗人性,但人性往往經不考驗的,人性本就這樣 但往往當自己有難別人不幫時就責怪別人 卻從末想過反過來自己又會不會不要命的去幫人。女司機被強暴固然悲慘 但她怪乘客冷漠不救她而拉一車乘客去死的時候又想沒想過歹徒搶劫的時候她自己何償不是也向歹徒低頭妥協了勸乘客給錢別反抗。其實歹徒車上搶劫的時候如果那女司機和那救人的一起對抗歹徒並鼓動乘客 倒很大機會達到聯合所有乘客拿下歹徒,畢竟人性就這樣 當時整車人都有危險 只要有幾個人帶頭反抗讓他們看到反抗成攻的希望為自身也會跟隨反抗,反之歹徒捉女司機下車強姦時 車內人己安全 那時就算有個把人去救 其他人為自身安全也會旁觀看熱鬧了!

如何評價《車四十四》?白素素愛看電影2018-01-29 20:25:44

人性是複雜的。

首次看《車四十四》,那車從遠處開來,快速轉動的車輪,感覺那是奔向美好新生活的。再看,同樣的鏡頭,幀幀觸目驚心、揪心。

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週獎,2002年聖丹斯國際電影節特別表揚獎,2002年弗洛裡達電影節最佳短片大獎。他們獎的是什麼?

女司機是善良的,一路有人打車,總是停車。也是愛美的,鬆鬆束著的長髮,清秀的面孔。也是能幹的,在那個連車都很少的年代駕駛轎車。但,兩名歹徒搶錢,有一名乘客拒絕時,她勸,給了吧。自己也把車票錢交出來。歹徒盯著她時,她低下頭。

乘客們是懦弱的、麻木的、自私的。在整個事件中,不是一車人面對兩名歹徒,而是每一位單獨面對兩名歹徒,於是當他們看到敢於拒絕者被刺傷,女司機想息事寧人不打算反抗時,人人都想“舍財消災”。

殊不知,更大的災就在“消災”的心理和行動中醞釀。

如果女司機一開始就大聲呵斥歹徒,有沒有人應聲附和?如果拒絕給錢者奮起反抗,有沒有人蜂擁而上?如果有一人喊一聲:“我們大家聯合起來,把這兩個壞人趕下去!”有沒有人站起來?

至少不會助長歹徒的囂張氣焰吧。

但生活沒有如果。

網載真實事件:山間公路上三名持槍歹徙居然盯上漂亮的女司機,強迫中巴停下,要帶女司機下車去玩玩,女司機情急呼救,全車乘客噤若寒蟬。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應聲奮起,卻被打傷在地。男子氣極.奮起大呼全車人制止暴行,卻無人響應.任憑女司機被拖至山林草叢。半個時辰後,三歹徒與衣衫不整的女司機歸來。車又將行.女司機要被打傷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車。男子不肯,倔持起來。喂,你下車吧,我的車不拉你!中年男子急了,說:你這人怎麼不講道理,我想救你還錯嗎?你救我?你救我什麼了?女司機矢口否認,引得幾個乘客竊笑。 中年男子氣極,恨自已身無大俠之力!救人未救成,可也不該得此亡被驅逐下車的結果呀,他堅決不下。再說我買票了,我有權坐車!女司機揚起臉無情地說:不下車,我就不開。 沒想到的是,滿車剛才還對暴行熟視無睹的乘客們.卻如剛剛睡醒般,齊心協力地勸那男子下車:你快下去吧,我們還有事呢,耽擱不起!有幾位力大的乘客甚至想上前拖著中年男子下車。一場爭吵,直到那男子的行李從車窗扔出,他隨後被推搡而下。汽車又平穩地行駛在山路上,女司機掠了一下頭髮,按響了錄音機。 車快到山頂,拐過彎去就要下山了,車左側是劈山開的路,右側是百丈懸崖。汽車悄悄地加速了,女司機臉上十分平靜,雙手緊握著方向盤,眼睛裡淌出晶瑩的淚水。一歹徒似乎覺察到了什麼,說:慢點開,慢點開,你**的想幹什麼? 女司機並不說話,車速越來越快。歹徒企圖撲上去搶方向盤,汽車卻像離弦的箭向懸崖衝去…… 第二天,當地報紙報道:伏虎山區昨日發生慘禍,一中巴摔下山崖。車上司機和十三名乘客無一生還。

既然無一生還,所有細節又從何得知?存疑。不表。

想象那救人的男人看到報紙後,會笑嗎?更合理的應該是震驚之餘潸然淚下吧!

那麼,電影又為何如此改編呢?救人的是年輕小夥,還與女司機搭訕,或有愛慕,於是企圖相救。歹徒二人,顯示一車人制服他二人的可能性增大。而最有意味的是結尾小夥的一笑。幸好我不在車上?姑娘幹得好?

總之,笑是不合理的。

——任何虛構都有破綻。只有生活本身才是合情合理的,合情合理到殘酷。而每個人的悲劇和喜劇過程,都是自己參與的。

那麼,那些外國人的改編是為了突出哪些國人的性格,那些外國人的獎,對中國人來說不是榮耀。

如何評價《車四十四》?有球必應2020-07-12 08:20:13

該片女主有一個明顯特徵,就是是:寧可錯殺千人,不讓一個漏網。居然讓許多無辜乘客給自己墊背給歹徒當替死鬼。實在是不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