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可能祭出新的利率法寶,但華爾街不知何時推出,對此你怎麼看?金侁歲月2019-07-17 21:13:35

本月迄今公佈的一系列歐洲經濟資料未見太大起色,這讓市場人士愈發肯定歐央行將馬上開啟降息週期。不過超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環境,對歐洲經濟來說真的是一個好訊息嗎?從一些資料和關鍵行業的表現來看,或許情況並不像預期中的那麼理想。

有分析師提醒,如果歐洲央行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和提振通脹而啟用負利率這樣的非常規手段,將為歐洲經濟埋下一個大陷阱。

要理解負利率政策的作用和影響,不妨先來看看全球幾個重要經濟體在負利率環境下的表現。截至目前,日本、瑞士、瑞典和丹麥均身處負利率環境之下,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預計未來這一群體仍會進一步壯大。如果細心看看就可以發現,歐央行的降息空間也已經相當有限了。

上述國家進入負利率的時間、現階段的經濟表現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它們實行負利率的時間越長,批評聲就越大。日本等國央行一直備受國內經濟學家詬病,大量市場人士指責央行的行為持續削弱銀行實力、壓榨儲戶權益,大量公司被逼到破產的邊緣更助長了公司債務和資產價格出現不可持續的“泡沫式”飆升。

雖然飽受詬病,以上各國央行官員仍強調,他們的做法或許並不是最理想的方案,但絕對有助於防止通貨緊縮和支援經濟增長。

話雖如此,市場風險不斷滋生給央行帶來了更大壓力。比如以下幾個問題,就讓這些央行非常頭疼。

首先,超低利率和負利率政策的出現,必定對銀行業造成最大損傷。美國經濟學家裡卡多納(Carl Riccadonna)認為,金融業必須保持健康,才能將寬鬆政策的利好一面傳導至更廣泛的經濟領域。裡卡多納表示:

“如果你正在削弱銀行業,負利率就不是一個有效的政策工具。相反,負利率只是央行降低借貸成本以刺激消費和投資的極端手段。”

更加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企業需要為收購融資,超低利率可能導致債務累積。高槓杆率和房地產等領域估值的上升,也在削弱經濟對未來加息的容忍度,迫使各國央行保持寬鬆政策——沒錯,這聽上去就像一個惡性迴圈。

其次,超低利率和負利率還可能破壞投資者對銀行體系的信心,導致投資者大量囤積鈔票和黃金——瑞士法郎的行情,就是最好的證據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負利率政策帶來的危害遠不止以上兩項。該政策還為那些擠佔資源、損害生產率增長的低效“殭屍”企業得以苟延殘喘——這正是日本實施負利率後得到最大教訓之一。

20年前,日本將利率降至零,並最終在2016年正式進入負利率時代。當該國永無止境的政策寬鬆已無法提振國民經濟時,真正需要的或許是結構性經濟改革。

看到前人的不愉快經歷,後來者會作何反應?這就得從歐洲央行和美聯儲這兩個降息呼聲最高的央行說起了。

瑞銀(UBS)董事長、前德國央行行長韋伯(Axel Weber)本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央行不應該將利率降至零以下?我永遠不會說出這樣的話,在經濟形勢極度惡劣的情況下,政策制定者們可以在短期內實行任何他們覺得有效的貨幣政策。但進入負利率環境就像在潛水一樣,你只能在水下呆一段時間,但不能永遠呆在那裡,否則你就無法回到岸上了。”

韋伯的觀點,得到部分業界人士的支援。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蘭道(David folkers - landau)表示,如果進入長期的超低利率環境,歐元區各大銀行每年將損失約80億歐元(合90億美元)。北歐銀行執行長科斯庫爾(Casper von Koskull)則將其描述為“一個實際上正在扼殺歐洲銀行業的危險環境”。

當然了,作為政策制定者,歐洲央行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歐洲央行執委科爾也承認,由於低利率提振了信貸需求,銀行在利潤率上的損失超過了它們在業務數量上的得到的彌補。但他同時強調,哪怕預測準確,80億歐元對於歐元區各大銀行來說仍是微不足道的,更大的問題應該是不良貸款和技術變革。

與其他同行不同,美聯儲的基準利率在歷史上從未低於零。決策者們一直對向儲蓄者收取銀行存款手續費的理論好處持懷疑態度,部分原因是擔心這會對小型銀行造成衝擊。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今年也再度發聲,警告負利率將會壓縮銀行利潤,使經濟環境變得更糟。

綜上所述,對於是否降低利率,市場和央行的分歧與糾紛會一直存在,而且沒有人能擔保哪一方的觀點是正確的。

但有一點可以確認,對於那些已經實行零利率/負利率的央行來說,它們依然認為自己的政策是奏效的。比如全球利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瑞士央行副行長祖布魯克(Fritz Zurbruegg)表示:

“對於整體經濟而言,這是必要的工具,如果我們沒有實施這些措施,我們的處境肯定會比現在更糟。”

至於歐央行的態度?本週三於法國尚蒂伊舉行的G7會議上,投資者可能會聽到一些新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