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發燒,什麼時候孩子該吃退燒藥?cherish沐沐2019-07-06 20:08:58

【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媽媽們對於孩子發燒的問題也是越來越關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Q:什麼是發燒?

A: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生病引起的發炎反應會讓體溫的定位點提高,所以造成發燒現象。一開始發燒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四肢冰冷,這是體溫設定點提高的結果。一旦體溫提高到設定點之後,四肢變成溫熱,也不會有明顯怕冷的感覺。過一段時間或使用退燒藥以後,體溫定位點下降,小孩可能會覺得熱,並開始流汗退燒。

Q:量體溫的方法有好多種,到底哪一種比較準?

A:量體溫的方法包括肛溫、口溫、腋溫、背溫、耳溫、額溫等,其中以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必要時可取代肛溫,但必須注意三個月以下嬰兒的耳溫與中心體溫的相關性較差。口溫平均比肛溫低0。5℃,腋溫平均比肛溫低0。8℃。一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肛溫與耳溫,可考慮量腋溫或背溫。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面板表面,準確度較差。水銀體溫計不適合一般家庭使用,主要是因為水銀體溫計有意外破裂而導致水銀中毒並汙染環境的危險。目前臺灣已經停止使用水銀體溫計。

正常耳溫:35。8℃-38℃

正常腋溫:34。7℃-37。3℃

正常肛溫:36。6℃-38℃

Q:哪種情況需要儘快去醫院?

A:危險的病徵:發燒的有無、體溫的高低都不一定能代表疾病嚴重度,兒童生病時,重要的是觀察有無重症的危險病徵。無論有無發燒,如果兒童出現下列情形,或是你感到擔憂或不安,應立即送他到醫生處診治:

三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

出現抽搐

身上有紅疹

精神萎靡不振

不願吸吮或進食

持續發燒不退

有脫水現象,例如:口部乾涸、啼哭時沒有淚水、病容滿面、眼球或頭頂囟門凹陷、尿量大幅減少

意識不清,持續昏睡、未發燒時燥動不安、眼神呆滯

痙攣、肌抽躍、肢體麻痺、感覺異常

持續頭痛與嘔吐

頸部僵硬

咳痰有血絲

呼吸暫停、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

心跳速度太慢、心跳不規則

無法正常活動,例如不能爬樓梯、走小段路會很喘

面板出現紫斑

嘴唇、手指、腳趾發黑

Q:什麼時候該退燒?

A:如果體溫上升的原因不是感染性疾病,則這種高體溫對人體並沒有幫助,隨時都可予以退燒,例如衣服穿太多、中暑之類的體溫過高。

至於感染引起的發燒,如果體溫並未太高也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的時候,並不需要積極退燒,尤其當體溫還沒超過39℃以上的時候。

專家建議下列情形較易併發發燒引起的不適,所以當體溫超過38℃以上就可考慮退燒:

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慢性貧血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曾有熱性痙攣或曾有癲癇發作的患者

孕婦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不適症狀

Q:物理退燒法是否有用?

A:冰枕、退熱貼、溫水浴等物理退燒法只能加速散熱,並不會改變發炎反應引起體溫定位點的異常上升現象,所以不會有退燒效果,反而可能造成發燒兒童額外的代謝負擔。

衣服穿太多、中暑等體溫過高的情形,才可使用物理退燒法。

酒精擦澡不能作為退燒用,因為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且酒精如不慎讓小孩吸入會有中毒風險,反而有礙散熱。

Q:退燒藥如何選?

A:體溫超過了39。0℃且孩子不舒服時可以用退燒藥,目前可用的退燒藥包括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布洛芬(美林),其中布洛芬只能用於6個月以上的孩子,使用這些退燒藥都必須小心用量,任何一種退燒藥過量都不安全。

Q:可不可以輪流使用兩種以上退燒藥?

A:對於少數感染嚴重者,使用一種退燒藥的效果可能有限,可考慮於特殊情形下輪流使用兩種退燒藥,但原則上不建議一次同時給予兩種以上退燒藥。

Q:口服跟塞肛門的退燒藥有沒有什麼差別?

A:口服藥物與塞肛門藥物的作用時間與退燒效果並沒有明顯差別,但建議兒童應優先使用口服制劑。如果有嚴重嘔吐、小孩拒絕吃藥等情形時,才考慮使用肛門塞劑。有些人認為體溫要達到某個標準以上才可以使用口服或塞肛門的退燒藥,這種看法並沒有理論根據。

Q:使用退燒藥以後如果還有發燒現象,是否表示醫師所開的退燒藥沒有效?

A:一些人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就表示醫師開的藥沒有效,所以會去找其他醫師。事實上,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其目的在帶給兒童短暫的舒適。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沒有特效藥,其中有些病毒感染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甚至更久。發燒是疾病過程變化的一項重要指標,一味的盲目退燒反會造成假象,引起誤判。如果發燒不退,必須持續就醫尋找有無其他特殊病因,而非怪罪開的退燒藥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