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賦稅那麼低為什麼還會激起大規模起義?四眼觀天2020-01-28 19:39:28

明朝賦稅是多重的,官面上的也不算太高,但是各地藩王還要再收一次,不計在賦稅之內。福王一人所收糧食要佔蕃地產量的一半以上,再加上減產,老百姓活不下去,只有起義了。

明朝的賦稅那麼低為什麼還會激起大規模起義?周方8512020-01-28 19:29:07

明代皇帝分封的諸王及貴族都有“湯沐地”,這些地就不歸地方政府管了,收不到稅。然後貴族還不斷擴張,窮苦農民也會逃到莊園去當農奴以逃避地方稅收。時間長了能給朝廷繳稅的地和人越來越少。再加上對外作戰加徵稅賦……

明朝的賦稅那麼低為什麼還會激起大規模起義?黑眼歷史觀2020-01-28 21:45:57

明朝的的賦稅低,那是名義稅收低和朝廷受到的少,對於農民來說,付出的並不低

古代還有名義稅收和實際稅收

。比如漢朝名義三十稅一,但是真實稅率卻“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高達一半的變出都交稅了。明朝也是如此,甚至最典型。除了稅,還有賦、徭、役……

明朝賦稅相對於宋元,是收實物的,但要求農民自己運到官倉。但是古代的資訊和物質的運輸條件十分低下,官倉的密度也很小。

所以路費消耗遠高於朝廷收到的稅

明英宗時期,于謙就以山西大同、宣府、偏頭關三地為例,提到“

率六、七石而致一石

”,也就是說農民路上消耗了六、七石糧食,只為交一石糧食的稅。明朝只是中央收到的少,農民付出的不一定少。【最近的都要消耗所交糧食的一半】每個朝代後期稅收能抵達中央的,最嚴重的甚至只有5%

明朝的賦稅那麼低為什麼還會激起大規模起義?

上面還是在當地政府清正廉潔,且名義稅收在三十稅一的基礎

漫長的路途讓農民交稅成本大幅度提升,還為官員貪汙提供了便利

【路上設卡,到了官倉各種理由拒收,漫長的路途讓農民只能賄賂收糧的官員。願意交10快好處費,還是再花一個來回100多?而且第二次也不能保證不被卡】。還有一些以人工費為由要求多交稅,

古代普遍不發活動經費,讓官員收稅時多收一點當活動經費

,有時甚至“公家所用十不二三”,才有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

名為輕實為重

有人為了交稅,甚至“破家破產,鬻妻賣子。”

三十稅一併不是全國一視同仁,即使明初朱元璋大力反腐時,江浙、兩湖一代的卻以稅收重出名,可見並不是每個地區都是名義稅收不止三十稅一。

明朝京城以江南蘇州、松江、常州、嘉興、湖州五府供應

,要求農民自己運去京城,在南京時好激烈,

朱棣遷都北京後,依舊由江南五府供養京城

。一開始由富戶承擔,很快就壓到一般農民身上。古代讓農民自己從江南把糧食做到京城,那個路途光路費就有令很多人破產。史稱“北運白糧”。

明朝朱棣以後,腐敗也嚴重,有的豪門與貪官勾結,用修改稅基等方法,將豪門的負擔轉移到一般人身上。

還有法律之外的王爺們,他們大量與民爭利

。福王朱常洵封王是被萬曆賜予良田4萬畝,還掌控洛陽鹽稅等,“河南官校藐法,橫行於洛中。”。有資料顯示,河南十個明朝王爺,明面就佔據河南10%的耕地。但明朝末年有33個王爺脈絡、將近640個郡王脈絡,更低等級的朱明皇族更多。這些人下與民爭利,上吞國資而藐法。

實際稅收高、官員腐敗、皇族橫行。導致了明朝破產農民不少,很多人只能鋌而走險發動叛亂。

額外:明王朝平均每年每13個州就有一場叛亂,雖然次數不如宋朝,但是規模遠超宋朝。

明朝的賦稅那麼低為什麼還會激起大規模起義?不一樣的維強2020-01-28 19:51:30

宗室藩王數量增多,富戶兼併土地,又加上後期萬曆三大徵,遼東後金崛起,三餉加派,老百姓本來靠天吃飯,而明末氣候異常,北方災害頻繁,收成抵不上稅收,只能挺而走險,民變四起,剿撫失策,東虜扣關,君臣離心,無力救災救民了

明朝的賦稅那麼低為什麼還會激起大規模起義?真誠地看著你2020-01-28 20:52:45

賦稅低便宜的是地主階級。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土地兼併”這個詞。基本上封建王朝的興衰都與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