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陳廣逵2018-03-31 20:24:30

這段文字出自《論語·公冶長》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

[通釋]

孔子說:“臧文仲用大房子供養大龜,把斗拱雕成山的形狀,在短柱上畫上水草花紋,他這個人怎麼能算是有智慧呢!”

臧文仲,姓臧孫,名辰,魯國大夫,早於孔子一百年左右。“文”是他的諡號。 居蔡,讓蔡這個大龜住好房子,供養占卜用的大龜。居,供奉,使……居住。蔡,國君用以占卜的大龜。蔡這個地方產龜,所以把大龜叫做蔡。“蔡”實際是一種借代,以卜龜的產地借代卜龜。

山節藻梲,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梲上繪以水草花紋。這是古時裝飾天子宗廟的做法。節,柱上的斗拱。梲,音zhuō,房樑上的短柱。

何如其知也,怎麼能說他明智呢。知,同“智”。

臧文仲在魯國被人們稱為“智者”,但他竟然修建了藏龜的大屋子,而且把屋子裝飾成天子宗廟的式樣,“孔子言其不務民義,而諂瀆鬼神如此,安得為知”(《四書集註》)。

就孔子評價臧文仲“不仁”“不智”多說幾句。

《左傳·文公二年》記載了涉及臧文仲的一件事,同時也記錄了孔子對臧文仲“不仁”“不智”的評價。 秋八月丁卯,大事於大廟,躋僖公,逆祀也。於是夏父弗忌為宗伯,尊僖公,且明見曰:“吾見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後小,順也。躋聖賢,明也。明、順,禮也。” 君子以為失禮。禮無不順。祀,國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謂禮乎?子雖躋聖,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鯀(gǔn),湯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Bùzhú,當時的部落首領,周的先祖)。宋祖帝乙,鄭祖厲王,猶上祖也。是以《魯頌》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tè),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君子曰禮,謂其後稷親而先帝也。《詩》曰:“問我諸姑,遂及伯姊。”君子曰禮,謂其姊親而先姑也。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廢六關,妾織蒲,三不仁也。作虛器,縱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

我曾作出了《春秋左氏傳》出自孔子之手的判斷,這裡引述的內容足以證明我的判斷。“躋僖公,逆祀也”的內容後,“君子以為失禮”的評論以及引述的“仲尼”對臧文仲的評論,都是孔子的觀點。其實,夏父弗忌之所以“躋僖公”,臧文仲之所以不加阻攔,是有原因的。魯僖公的“前任”是魯閔公,他們都是魯莊公的兒子。閔公(名開),執政只一年多就被慶父派人殺了。從年齡上看,魯僖公(名申)應大於閔公,魯閔公即位時不足八歲;從執政時間說僖公在位三十三年,閔公卻不足二年,所以夏父弗忌才有“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後小,順也;躋聖賢,明也。明順,禮也”之說,以有智慧著稱的臧文仲才不加阻攔。如果把魯僖公“躋”到魯莊公之上,夏父弗忌也不決不會說出“明順,禮也”的話來的;如果真是這樣,別說臧文仲不會同意,恐怕參與“大事”的所有人都不會認同的。 對這段史料記載“君子”與“仲尼”的評論都有失偏頗,其原因就是忽略了“躋僖公”“尊僖公”於誰之前的問題。莊公三十二年,當魯莊公病危之時,曾考慮到“立後”的問題,最後決定立子般。莊公死後,已經即位的子般“次於黨氏”,等待轉過年正式的臨政,結果被慶父——即成語“不去慶父,魯難未已”這個典故的主人公——“使圉人犖(Luò)賊子般於黨氏”。隨即魯人立了閔公。不是八歲的閔公即位不到二年,又是慶父“使卜齮(Yǐ)賊公於武闈”,此後魯人才立了僖公。

另外司馬遷《史記》說孔子“數稱臧文仲”也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