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長城被誰破壞了?巴州刺史2020-01-13 21:49:46

秦長城是指秦始皇派蒙恬修築的長城,並沒有被刻意破壞。但漢初秦長城已落入匈奴控制的範圍,對剛立國的漢朝沒有作用

沒有秦長城的屏障,漢初就藉助戰國秦、趙、燕各國修建的舊長城,來抵禦匈奴的大型攻勢。

劉邦白登之圍面對匈奴,則是因為有帶路黨。當時的韓王信(不是韓信)叛亂,把匈奴引到了今天山西大同一帶,匈奴才能長驅直入

秦長城被誰破壞了?

【一】因為秦末中原混亂,匈奴趁機越過秦長城,擴大了勢力範圍,秦長城失去護衛中原的作用

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受命率大軍北擊匈奴,隨後在北方大修長城以防禦匈奴的侵擾,就是舉世聞名的秦長城。

秦長城西起甘肅臨洮,東到遼東,全長超過萬里,號稱“萬里長城”,並從此成為護衛華夏大地的象徵。

在秦末漢初的混亂局勢中,中原群雄逐鹿,無暇顧及北方的匈奴,匈奴就趁機越過秦長城,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長城以南

秦長城因此而成為匈奴的囊中之物,不再是中原的護衛屏障。

秦長城被誰破壞了?

【二】漢初靠戰國的舊長城,也勉強可以抵禦匈奴的攻擊

沒了秦長城,漢初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戰國時期原來秦國、燕國、趙國各自修建的舊長城,來抵禦匈奴。

從漢高祖劉邦開始,就

組織人力對舊長城進行修復,並派兵駐守

。直到漢武帝劉徹初期,這條舊長城仍然發揮著作用。

秦長城被誰破壞了?

利用這條拼湊的舊長城,

漢初在沿邊設定了雲中、大同、右北平等一系列邊郡,任命能攻善守的武將擔任太守,負責對匈奴的防禦

比如

名將李廣、程不識

等,都曾長期在舊長城沿線防禦匈奴。李廣還有出長城追擊匈奴,中計被俘的恥辱經歷。

這條拼湊的舊長城,基本上發揮了作用

。雖然匈奴時不時發動小規模的突襲,進入長城劫掠,但基本上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入侵。

即便是後來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也都是

以舊長城為進攻和退守的主要據點

秦長城被誰破壞了?

【三】漢武帝時國力雄厚,以衛青霍去病等多次大破匈奴,秦長城得以修繕並向河西延伸,繼續發揮防禦作用

經過漢初幾朝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開始強盛,已經具備對匈奴反攻的實力了。

從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開始,漢武帝派出衛青、霍去病為代表的大將統軍,

先後向匈奴發動漠南、河西、漠北等幾次大的攻勢,將匈奴勢力趕出秦長城的範圍。

是後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

此後,

漢武帝組織人力,大力修復秦長城

,並先後派出趙破奴、李廣利,

在秦長城西端繼續修建了河西長城

,擴大了對匈奴的防禦範圍。

秦長城被誰破壞了?

因此,秦長城沒有被誰刻意破壞,只是漢朝初期秦長城被匈奴趁混亂佔據,待漢朝國力成長起來,漢武帝就將匈奴趕回了老家,又重新用起了秦長城,還在此基礎上向西延長。

秦長城被誰破壞了?而知而行的歷史2020-01-14 08:06:23

戰國時期,中原內地戰亂,各個諸侯國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中原地帶,對於北方邊境的安全問題則是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很多中原人為了躲避戰亂,也紛紛拖家帶口,來到了北方草原的邊緣地帶。這些人口的遷入,使得草原遊牧民族的勢力獲得了飛速增長。在戰國後期,匈奴就能夠一次出動10萬以上的騎兵。

為了將來自北方的威脅降到最低,當時的燕國、趙國、秦國都修建了長城。當時的建築工藝是版築,跟明朝時的青磚不同,多是黏土質地。經過2000多年的雨水洗禮,如此早已難窺其全貌。不過從史書中,也可以推測出秦長城的位置。

在秦昭襄王時,河南地還在匈奴人手中。這片地域有陰山、祁連山、賀蘭山等山脈環抱,西北方還有毛烏素沙漠阻隔。這裡水草豐美,物產豐富,雖然比不上沃野千里的關中平原,但相對漠北的環境已經是上上之選了。很多中原人就此來到了這裡屯墾,被匈奴人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秦國此時正處在昭襄王時期,與中原諸國常有大戰,無暇顧及北方,因此在陝西延安、榆林一帶修築長城作為藩籬。

與此同時,趙國和燕國卻因為在南方奪取土地太困難,只好選擇向北方出擊。趙國拿下了代地(大同、呼和浩特附近)、九原(包頭一帶),燕國則由大將秦開北逐東胡千餘里,拿下了遼東。此時,長平之戰已經結束,戰國進入到下半場,所有國家的軍隊都被投入到中原統一的戰爭中。秦國、趙國、燕國都把軍隊從北方抽調回來,邊地為之一空。於是,除了秦國之外,趙國、燕國也在邊地建築了大量的長城。

秦朝一統天下,秦始皇於公元前215年派遣蒙恬出擊匈奴,不僅把懸在秦都咸陽頭上的敵軍基地河南地給拿下了,還向北進攻700多里,一直打到了黃河的河套平原的北部邊緣,佔據了陽山。這一片地方,因為有黃河有河套地區的北支流灌溉,所以物產較為豐富。蒙恬就此築城,並與趙國原來擁有的陰山一帶的長城聯到了一起,萬里長城初具規模。蒙恬沿邊設定了34個縣,從內地遷徙了大量的人口來到邊疆。

這就是秦長城的由來,它的北疆已經到了黃河前套平原的北端的陽山,多數都在內蒙古境內,比起現在的明長城要偏北很多。

到了秦朝末年(秦朝國運太短,剛開國就被滅了),天下又被打亂了。蒙恬此時已經被設計殺害了,王離帶著長城軍團奉命入援塞內。因此,防禦北邊的軍力被抽調一空。匈奴人被壓制了多年,隨後就捲土重來,河南地再一次被匈奴人奪走。王離的長城軍團覆滅了,他們沒能回到他們當初戰鬥的地方,有不少人成了新安那裡的孤魂。

漢朝一統天下之初,對匈奴的態度實際上是比較輕蔑的。自從公元前771年的鎬京之變,遊牧民族從來就沒有堂堂正正地贏過中原王朝。漢高祖或是為了立威,或是為了剪除異己,不聽大臣勸告,執意北伐,在白登之圍中差點被俘。

這時的白登山,實際上是在漢朝境內腹地,就在大同附近,還沒到黃河北岸。這說明,秦長城此時已經不能作為漢軍的抵禦陣地了,秦長城不僅是在河南地,還有在前套、後套一帶的軍事設施都被匈奴人奪去了。

漢朝此後就開始奉行積極防禦的政策。既然秦長城不能用,就只好在原來的戰國長城的基礎上再次修復起來幾百座烽火臺,一直延伸到漢都長安。那時候的長安城,經常能望見北方遍地狼煙。不過此時的漢朝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反擊,只能在北邊設定了右北平、漁陽、上谷、雁門等郡,派遣大將駐守,儘可能減低匈奴入侵造成的損失。

漢武帝時,國力強盛,開始扭轉這一趨勢,衛青橫空出世,在第二次出擊草原時,從陰山出發,折向西北,拿下了黃河河套一帶,再折向南,出現在了樓煩王、白羊王的後方,接連擊敗了他們,收穫了3071個首級和百萬頭牲畜,河南地再次被漢朝控制。

這時,漢朝朝廷關於怎麼對待這奪回來的河南地,有兩種意見。一種是丞相公孫弘的看法,認為這片地方沒太大價值,而且長城本身也沒有阻擋匈奴。萬里長城,看似雄偉壯闊。可是匈奴選擇一點突破,這個巨大的工程就成了擺設。所以,他認為就不要再勞民傷財。一種是主父偃的看法,認為長城不僅是防禦用的,還是進攻的前進基地。如果沒有長城,匈奴人一年就不止來一兩次,而是隨時來,隨時搶。兩派意見爭的不可開交,最後漢武帝一槌定音:築城。漢帝國北方邊郡朔方就此建成,成為漢帝國在黃河以北的軍事據點。漢長城也以此展開,與之前的秦長城連在了一起。公元前108年,漢武帝霸氣地帶著大軍沿著長城巡邊,派使者告訴匈奴,要打仗就光明正大的幹,不要偷偷摸摸。匈奴人被打急了,送來了一封信,說什麼漢匈兩家和親,匈奴與漢朝本就是外甥和舅舅之類的話,算是求和了。

隨著匈奴勢力的退出,民族矛盾已經漸漸不突出了。草原正處在新舊更替的階段,新勢力鮮卑人還沒能形成威脅。中原王朝沒了外患,開始了內戰。由於遊牧民族都是天生的騎士,所以,內戰的各方都積極拉攏遊牧民族,由此大量遊牧民族再次南遷。西晉政府面對這種狀況,表現麻木遲鈍,他們派遣了大量的官吏去對這些遊牧民族進行編民齊戶,要收他們的稅。這些遊牧民族都野慣了,哪裡會買西晉政府的單?所以,西晉王朝幾乎是剛剛統一就爆發了少數民族的起義。雖然勉強鎮壓下去了,可是西晉王朝的橫徵暴斂,又導致了大量的流民。坐鎮中樞的司馬王爺們不體恤民生,反而自己內亂起來。沒多久,幷州、河南地一帶又都被少數民族佔去。秦長城再一次不再作為邊界,而成了少數民族的腹地。

這一次大亂持續了三百年,直到唐朝時才開始消停。可是唐朝是一個不修長城的朝代,因此秦長城繼續衰敗。後來的宋代,北方邊境都沒過黃河,秦長城舊址被西夏佔去了。直到明朝初期,河套一帶才收歸中原,還在呼和浩特成立了一個東勝衛。不過明朝是一個偏內斂的王朝,到明朝中期之後,在原來的河南地一帶已經逐步退出了與蒙古人的反覆爭奪,明長城幾乎和秦昭襄王時的長城走向一致。2000多年,走了一個大圈,又回到了原點。至於蒙恬建造的那段秦長城,則是在2000多年的風雨侵蝕下,連遺址都難以尋覓了。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即使秦始皇還在,他所看到的也不是當年的萬里長城了。

秦長城被誰破壞了?50微塵2020-01-13 20:58:21

歲月

秦長城被誰破壞了?雲海文史苑2020-01-14 21:12:19

人們以為秦長城都是嬴政修建的,其實不然,第一段秦長城是秦昭王修建的,在今臨洮尚有一段秦長城遺蹟。關於臨洮境內秦長城來歷,史籍是這樣記載的:秦昭王時期,其生母宣太后和義渠國首領有私情,還生了兩個兒子。後來,也不知道為了什麼,宣太后找藉口把老情人找來誘殺了。隨後,秦昭王就派兵滅了義渠國,並在隴西等地修建了長城。臨洮長城遺址自西向東綿延近百華里,雖經上千年的風雨侵蝕,城牆、烽火臺等遺蹟仍清晰可見。該段秦長城以黃土混合碎石夯成,符合秦長城構建方式。 黃土混合碎石,經過幾千年歲月的風蝕,也會自然的脫落,再經過世世代代後人搬磚弄瓦的人為破壞,能完全儲存下來整體的原始長城風貌就太難了。

秦長城被誰破壞了?

長城在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南犯起到了一定得抵禦作用,但是不能完全作為限制作用。長城的守備需要兵力的部署,但是如果兵力不足,防禦就如同虛設。

漢初抗擊匈奴沒有起到作用的原因:

漢朝建立之初,經過春秋戰國各個長期割據,各國之間混戰,秦國最終經過幾代的改革和發展,最終雄霸統一天下。但是秦朝的暴政,最終導致推翻秦朝的實力揭竿而起。時勢造英雄,劉邦和項羽兩股強大的勢力有經過無數多次鏖戰,最終建立漢朝,繼承秦朝的衣缽,建立漢朝。而這時的漢朝,民生凋敝、百廢待興,面對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長城的抵禦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天時地利人和,地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看機匈奴的失敗,是漢初國力虛弱的體現。

在文景之治的政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修養生息政策下,國力逐漸恢復。而在經過漢武帝的雄才大略的統治下,三次軍事征伐匈奴,最終拔除了匈奴的隱患

秦長城被誰破壞了?王玉潔5072020-01-14 11:23:41

秦長城指的是秦始皇派蒙恬修築的長城。

但在漢初秦長城已落入匈奴控制範圍。公元127年漢武帝數次出兵,將匈奴勢力趕出秦長城範圍,並組織人力大力修復秦長城,擴大了對匈奴的防禦範圍,還在此基礎上向西廷長。所以秦長城沒有被誰刻意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