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文明發祥地黃河流域是?你若芬芳蝴蝶自來9142021-07-23 08:56:27

早期中華文明分佈:華夏族位於黃河中游區,即中原地區,以陝西渭河、山西汾河、河南洛河流域為核心。

黃河中游區,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彙集的中原為中心,北達河套及長城沿線,南接鄂西北,東至豫東,西抵黃河上游甘青接壤地帶。南頭莊文化以下,有磁山(公元前6100—6100年)——裴李崗文化(前6200—前5500年)、大地灣(下層)文化(前5900—5300年),仰韶文化(半坡型別和廟底溝型別,前5000—前3000年),中原諸龍山文化(前2900—前2000年)繼之。

與這一區域相對應的為炎帝和黃帝兩大部落集團,從中可以追溯氐羌與華夏起源,並且大致可以肯定繼中原龍山文化發展的是夏文化(晉南、豫西、豫中)、先商文化(豫北、冀南)和先周文化(關中)。炎黃集團起源之地比較接近,無論從文化還是從地理的因素分析,這兩大集團都是有共同起源和共同文化特點的親緣集團。炎、黃同出少典——有嶠氏部落,後世成為異姓的相互通婚的不同氏族與部落。在黃帝集團的發展中,陝北是極為重要的地區。相傳,黃帝死後葬於橋山。黃帝並非具體歷史人物的私名,其陵園所在就表明了陝北在黃帝集團發展中的重要性。黃帝集團另一個最重要的活動地區是燕山地區。該集團從陝北向燕山地區遷徙的證據已得到了考古學的印證。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化自渭水下游越過黃河後,沿汾河和桑乾河北上,與燕山以北紅山文化在桑乾河及汾河發源的河北張家口地區交匯在一起。兩種文化的碰撞與交流,促進了文明曙光的出現。

《國語•晉語》說,黃帝有25子,因母不同而別為12姓(實則是11姓)。這11姓顯然不一定出於同一來源,而是不斷融合的結果。故傳說中的黃帝譜系有不同的稱號,如「軒轅氏」、「有熊氏」等,說明這些後加入的群體還有自己的圖騰,但均奉黃帝為共同祖神和天神。「黃帝」既是該集團共同奉祀的天帝,也是該集團大酋長所共享的名號。

炎帝又稱赤帝,是炎帝部落集團共同奉祀的天帝,也是該集團大酋長襲用的稱號。相傳,前後承襲炎帝名號者凡8氏,共530年,最後一位為榆罔氏。炎帝集團起源之區當為陝西境內渭水上游和秦嶺以南漢水上源一帶。其後不斷遷移。炎帝的後裔有姜姓諸夏及姜姓之戎,還包括氐羌。後發展為共工、四嶽和氐羌三大支系。共工一分為二,即共工和鯀(緩讀),說明炎帝集團又有進一步的分化。共工發展於今豫東及冀南地區,徐旭生具體指出其為輝縣境內,範圍顯然過於偏小。鯀興於崇山(今嵩山),發達於豫晉接壤地區。故此,鯀被認為是黃帝集團的一支系。四嶽,或寫作西嶽,又作太嶽。其後裔有申、呂、齊、許等國。申在今河南南陽;呂原在陝西,後遷南陽;齊在山東;許即今河南許昌;炎帝都陳(今河南淮陽)。大約四嶽一支是炎帝的主流。氐羌則比較複雜,一直處於西北農牧交錯地帶。傳說中,共工與鯀治水失敗後,被天帝殛死,鯀化為黃熊或黃龍;共工化為赤熊。這與黃帝集團以猛獸為圖騰有相通之處。可見,炎黃兩大集團分佈的地區內,不僅新石器時代文化系列相同,文化特點亦有相當的相似處,差別只是地方型別和文化中心的差異。神話傳說上的共同性更加說明兩大部落集團的文化淵源相通。

今黃河下游,以泰山為中心,南至淮,東至海,北至無棣,實際是先秦時期濟水及海岱地區。其文化淵源和承襲關係比較清楚,發展序列完整。後李文化(前6300—前5600年)〈24〉,青蓮崗•北辛文化(前5600—前4300年),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年),龍山文化(前2500—前2000年)和嶽石文化(前1900—前1500年),諸文化前後互繼。海岱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與神話傳說的太昊、少昊部落集團相對應,其中一部分與炎黃集團融合,成為夏人、商人的來源之一,大部分則為夏商周時期的東夷先民。整體上,海岱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應是三代時的東夷文化。

太昊,分佈偏北,時代稍早於少昊,它是東方的帝,又是風姓的祖神。少昊分佈與太昊交錯重合而稍偏南,以鳥為圖騰,《左傳》昭公十五年列舉有15個以鳥為氏的部落或氏族。傳說中,少昊的後裔有後益、陶、蚩尤和羿等,今莒縣是其核心區。

古代人類依黃河而居住,而黃河是古代中國人的集中居住地,數十萬年前,誕生了一大堆文明,如藍田人和大荔人文化,仰韶文化等古代文明

中國早期文明發祥地黃河流域是?gany03072021-07-07 14:27:01

黃河流域的是河姆渡遺址

中國早期文明發祥地黃河流域是?智勇雙全帆船hZ2021-07-07 14:26:54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半坡氏族是中國黃河流域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4000年前,黃帝和炎帝部落結成聯盟,在黃河流域生活、繁衍,構成華夏族的主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