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詩歌的發展歷程?夢兮伏羲2021-12-26 19:40:13

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展歷程(簡述)

1.建安文學

建安文學實際上包括了建安年間和魏朝前期的文學。這時的文壇以曹氏父子為中心,在他們周圍集中了王粲、劉楨等一批文學家。

政治理想的高揚、人生短暫的哀嘆、強烈的個性、濃郁的悲劇色彩,這些特點構成了“建安風骨”這一時代風格。“建安風骨”被後世的詩人們追慕著,併成為反對淫靡柔弱詩風的一面旗幟。

2.正始文學

正始是魏齊王曹芳的年號,在文學史上習慣用正始文學泛指魏朝後期的文學。嵇康和阮籍。他們對抗司馬氏的殘暴統治,崇尚自然反對名教,作品揭露了禮教的虛偽,表現了政治重壓下的苦悶與抗議。

3.兩晉文學

西晉文學:太康詩風以繁縟為特點,喪失了建安詩歌的那種風力,但在語言的運用上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而左思《詠史》詩,,抗議門閥制度,抒發寒士的不平,與建安詩歌一脈相承。

東晉文學:西晉末年,產生了玄言詩。後東晉玄佛合流,更助長了它的發展,以至玄言詩佔據東晉詩壇數十年之久。誕生了山水田園詩人陶淵明,他在日常生活中發掘出詩意,並開創了田園詩這個新的詩歌園地;將漢魏古樸的詩風帶入更純熟的境地,並將“自然”提升為美的至境;其詩是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成就最高的,也是對後來的文學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的人物。山水詩是晉宋之間文學發生了重要的轉折,宋初由玄言詩轉向山水詩,謝靈運是第一個大力寫作山水詩的人。山水詩的出現擴大了詩歌題材,豐富了詩的表現技巧,是中國詩史上的一大進步。

4.南北朝文學

南北的對峙和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南北文風的不同,南方清綺,北方質樸。北朝的詩歌模仿南朝的痕跡相當明顯。梁代末年,庾信的北上促進了南北文風的交流,而他也成為南北朝文學的集大成者。北朝散文不乏佳作,如《水經注》、《洛陽伽藍記》和《顏氏家訓》。且北方文化對南方文學也有影響,特別是在音樂和佛學這兩方面尤為明顯。

魏晉南北朝詩歌的發展歷程?tjym1232022-03-16 15:12:31

魏晉之交,隨著世風的變易,詩歌創作呈現出與建安時代不同的風貌。阮籍、嵇康的作品,或沉鬱艱深,或風調峻切,他們繼承了建安文學的優秀傳統,進一步推動了五言古詩的發展。

西晉太康時期詩歌繁榮,詩人有“三張二陸兩潘一左”之稱,但多數作品流於華採繁縟,唯左思的詩歌骨力遒勁,承傳建安文學的精神。其〈詠史〉詩開啟了詠史和詠懷結合的新路子。

東晉在玄學的影響下,“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的玄言詩氾濫一時,能夠超越流俗的大詩人便是陶淵明。陶淵明的時代,“真風告逝,大偽斯興”,他因貧而出仕,目睹官場黑暗,不願同流合汙,決心辭官歸隱,保持自我的人格精神。

他的田園詩描繪自然風光的美麗,歌頌田園生活的平和,也表現了親身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的喜悅和辛勞。創造了情、景、理交相融合,平淡和醇美統一的藝術境界。《歸園田居》、《飲酒》是他的田園詩的代表作。

魏晉南北朝詩歌的發展歷程?江城山2021-12-26 17:07:08

魏晉南北朝約四百年,其詩歌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建安、正始詩歌、兩晉詩歌及南北朝詩歌。

(一)建安、正始詩歌:自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至魏鹹熙二年(公元265年,也即晉武帝泰始元年)。其中可細分為建安文學與正始文學。

建安詩歌:中國文學史上五言詩興盛、七言詩奠基的階段。在中國詩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詩歌的創作高潮,並形成了被稱為“建安風骨”的時代風格。這一時期的主要詩人以曹氏父子即“三曹”為中心,包括集中於他們周圍的“建安七子”以及蔡琰等一批詩人。

正始詩歌:這一時期的文人以“竹林七賢”(七賢指阮籍、嵇康、阮咸、山濤、向秀、劉伶、王戎)為代表。就整個風貌而言,他們的作品沒有了建安文學慷慨悲涼的歌唱,而代之以韜晦遺世與憂生之嗟。

(二)兩晉詩歌:又可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階段。

西晉詩歌以太康時期為主,呈現出短暫繁榮的局面。這一時期經濟呈現上升局面,詩歌上出現了以“三張、二陸、兩潘、一左”為代表的作家群,尤其是左思對門閥制度的抗議、抒發寒士不平之鳴的詩歌,成為這一時期文學的富有光彩的亮點。

東晉詩歌:玄言詩佔據文壇,惟晉末陶淵明的出現,才為東晉詩歌帶來了新的氣息。

(三)南北朝詩歌:自劉宋起迄陳末,為南北朝時期。

南朝詩歌由玄言向山水題材演變,沈約、周顒、王融、謝眺等在詩歌聲律、用事、對偶等方面的探討,共同創立“永明體”,成為中國古典詩歌向近體律詩發展的過渡。謝眺等山水詩人在形式上變革謝靈運之“大謝體”,為山水詩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北方詩歌:北方多有摹仿南方之痕跡。如“北地三才”之邢邵、魏收、溫子升等。北方之民歌,質樸自然,剛建有力,值得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