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香茗史館2021-01-10 01:12:41

戰國時期,除了最終一統天下的秦國之外,山東六國也曾或多或少輝煌過一段時期,那麼為何就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最終一統天下呢?根源便在於六國的輝煌太過短暫,而統一天下根本不是一代人能夠做到的。即使是秦國,“商鞅變法”後歷代皆出明君,統一天下仍然用了七代人一百二十餘年,透過不斷蠶食六國才最終得以力壓六國,而六國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短暫輝煌後便又迅速衰退,根本無法做到以一隅敵天下。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山東六國雖然也曾輝煌,但因各種因素又迅速衰敗

從戰國初期因李俚變法而強盛的魏國,到戰國後期因胡服騎射而強盛的趙國,山東六國皆有過屬於自己的輝煌時期,然而由於變法不徹底、地理因素、君主昏庸等因素影響,六國的輝煌時期均極為短暫。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1、魏國:地處四戰之地,“馬陵之戰”後迅速衰退

。“三家分晉”後,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霸主,然而由於魏國地處四戰之地,要永保霸業就必須對外用兵,雖然魏國透過秦、齊、楚、趙、中山等國交戰奪取了大片領土,但卻使得魏國外交變得極為不利。趙國先與齊、宋、燕等國結盟使魏國陷入圍攻,魏國為破局於是攻打趙國,結果齊國以“圍魏救趙”之計於“桂陵之戰”擊敗魏國,而已經完成“商鞅變法”的秦國同時向魏國河西發動進攻。雖然之後魏國在“襄陵之戰”中擊敗齊國,但迫於形勢壓力還是不得不與齊、趙等國議和,以便回頭收復河西地區。然而,齊威王早已想取魏國而代之,於是在前342年又上演了一出“圍魏救韓”,結果魏軍主力在“馬陵之戰”遭遇慘敗,之後又被秦國接連進攻丟失河西,導致魏國就此退出爭霸行列。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2、韓國:遭遇魏國攻擊,十年變法成果毀於一旦

。前351年,眼見魏國因用法家李俚變法而強盛的韓昭侯,開始任用同為法家的申不害為相,在魏國主持變法。歷經申不害十年變法,透過整頓吏治、推行“術”治、整頓經濟、改革軍事等措施,使得韓國政局得以穩定,百姓生活日漸富足,軍隊戰力大幅度提高。前344年,魏惠王聽信衛鞅遊說,公然稱王,並邀請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於逢澤會盟,魏惠王此舉直接招致了各大諸侯國的抵制,曾經以魏國馬首是瞻的韓國,也拒絕參會。魏惠王對於韓國的態度十分惱怒,遂於前342年發兵攻韓,韓國急向齊國求救,齊國雖然發兵,但齊國卻抱著同時削弱韓國和魏國的目的,直到韓國五戰全敗後才出兵救援,結果韓國此戰之後,十年變法成果就此毀於一旦。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3、楚國:吳起變法不徹底,國君去世變法失敗

。吳起離開魏國投奔楚國後,先被楚悼王任命為宛城太守,一年後升任令尹,開始受命主持變法。吳起透過“明法審令”、廢除世卿世祿制、整頓吏治、改革軍事等措施,使得楚國迅速強盛了起來,此後楚國““南平百越,北並陳、蔡、郤三晉,西伐秦”,一躍成為南方第一強國。然而,變法僅僅進行數年,楚悼王突然於前381年去世,而就在楚悼王的靈堂上,在變法中利益遭到損害的楚國舊貴族們群起發難,吳起被射殺而死。雖然吳起隨機應變,撲倒在楚悼王屍體上,導致舊貴族在射殺吳起之時,也觸犯了毀壞王屍的律法,即位的楚肅王於是“夷宗死者七十餘家”,舊貴族勢力雖然大為削弱,但吳起的變法還是“人死政消”,最終以失敗告終,而楚國也就此錯過了崛起的機會。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4、燕國:燕昭王人死政消,齊趙夾擊下迅速衰落

。燕昭王即位後,勵精圖治,招賢納士,各國賢士們爭相奔赴燕國,使得燕國很快便集中了樂毅、鄒衍、劇辛等大批人才。燕昭王不僅和臣下們同甘共苦,而且任用樂毅推行改革,使得原本弱小的燕國迅速得以富強,國力日漸強盛。前284年,趁著齊國攻掠各國和滅宋得罪各諸侯國的機會,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率傾國之兵聯合秦、韓、趙、魏五國伐齊,五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報了當年齊國入侵燕國之仇。同時,燕國又大破東胡,拓地千餘里,使得燕國疆域大為增加。然而,當燕昭王於前279年去世後,即位的燕惠王因與樂毅素來不合,再加上齊國田單的反間計,燕惠王以騎劫代替樂毅,樂毅逃亡趙國,而燕國軍隊則被田單以“火牛陣”擊敗,齊軍迅速收復失地。此後,燕國又發生政變,再加上時常與趙國、齊國發生戰爭,燕國國力迅速衰弱。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5、齊國:四面出擊陷入眾矢之的,五國伐齊後就此衰敗

。齊國傳至齊威王時,他任用鄒忌改革內政,又任用田忌、孫臏為將,使得齊國國力日漸增強,並先後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兩次擊敗戰國初期霸主魏國,後於前334年正式稱王。齊宣王、齊湣王時,齊國先趁燕國“子之之亂”之際攻打燕國,又與韓、魏聯手大敗楚國,又與韓、魏等國合縱攻秦,歷時三年攻破函谷關,迫使秦國求和。前286年,齊湣王在攻滅宋國的同時,又南侵楚國、西侵三晉,齊國勢力雖然達到巔峰,但也就此得罪了周圍列國,結果在前284年被燕、秦、韓、趙、魏五國聯手攻打,五年內被連下七十三城,只剩下了莒和即墨兩城在苦苦堅守,雖然最終田單成功復國,但齊國國力也就此衰敗不堪。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6、趙國:趙武靈王時迅速崛起,“長平之戰”損失慘重

。趙武靈王時期,趙國透過“胡服騎射”軍事實力迅速增強,趙國內有肥義、樓緩、藺相如、虞卿、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等名相良將,對外則透過西破林胡、樓煩、北滅中山,拓地千餘里,趙國得以迅速崛起。隨著趙國的崛起,秦趙衝突也日漸激烈,武靈王使秦、完璧歸趙、澠池相會便是秦趙雙方之間的一次次試探,而趙軍更是在趙奢的率領下,在“閼與之戰”中大敗秦軍,使得秦國遭遇了“商鞅變法”以來的唯一一次慘敗。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長平之戰”爆發,此戰歷經三年,秦軍在白起的率領下最終大敗趙軍,趙國45萬男子除年紀尚小的240名士兵被放回趙國外,其餘全部長埋長平戰場,雖然在之後的“邯鄲之戰”中,趙國在魏、楚兩國幫助下仍然戰勝了秦國,但趙國的國力衰退已經無法逆轉。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如上所述,山東六國雖然都曾有過屬於自己的輝煌時期,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輝煌的時間太過短暫,非但無法以一隅敵天下,甚至很難獲得攻滅任何一國的能力。在無法力壓其餘六國的情況下,短暫的崛起並不能幫助他們一統天下。

秦國一統天下絕非偶然,秦國佔據了太多的優勢

事實上,秦國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乃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與山東六國不同的是,秦國之所以能夠最終力壓六國,秦國至少佔據了以下優勢。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1、思想文化:為秦國徹底變法奠定了基礎

。秦國由於早期被分封於西陲,在戎狄包圍之中為爭取生存空間,秦國的思想文化汲取了大量戎狄文化,這使得秦文化與山東六國文化雖然同樣源自於姬周文化,但在發展過程中卻逐漸走向了不同方向。當中原列國在享受著先進思想文化帶來的福利之時,秦國卻顯得相當落後,這也是秦國被中原列國鄙視的原因。然而,正是由於思想文化的落後,秦國變法遭受的阻力反而比列國要小,這使得秦國的變法要比六國更為徹底,而變法成功無疑是秦國崛起的基礎。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2、地理方面:足以讓秦國免遭滅國危機

。當秦國從魏國手中奪回了河西之地後,崤函之地便成為了秦國的東大門,足以牢牢將山東列國阻擋在關中之外。正是擁有了崤函之險,使得秦國即使東出失敗,即使在列國合縱進攻中戰敗,秦國也可暫時退回函谷關以西,以待東出時機。此外,秦國無論是北伐義渠,還是南滅巴蜀,由於黃河、太行山、夷陵山區的阻擋,也並不會引起列國太過劇烈的反應,從而避免出現齊國滅宋引起的災難性後果。而關中平原和川西平原的乃是當時兩大糧食主產區,這為秦國長期征戰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3、國君方面:秦國連續六代明君太過難得

。雖然秦國佔據了以上兩大優勢,但秦國之所以能夠最終力壓六國,與秦國曆代國君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秦孝公嬴渠梁任用商鞅變法,為秦國崛起奠定了基礎;秦惠文王東進攻魏、滅蜀敗楚、伐取義渠,秦國國力大幅度增強;秦武王嬴蕩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秦國國力進一步增強,且擁有了東出橋頭堡;秦昭襄王嬴稷連敗三晉、五國伐齊,攻陷楚都、滅亡西周國,秦國開始一家獨大;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抵禦六國合縱,持續恢復國力,為秦始皇攻滅六國積蓄力量。正是在六代國君的努力下,再加上秦國曆代名相、猛將輩出,秦國才得以力壓六國,最終在秦始皇手中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壯舉。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如上所述,正是由於秦國佔據了以上三點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得秦國沒有像山東六國那樣短暫崛起後便迅速衰敗。然而,即使擁有了這麼多優勢,秦國統一天下仍然用掉了七代人、一百二十餘年。

綜上所述,有人說就算沒有秦始皇,也會有其他人來統一天下,個人並不同意這種觀點,且不說六國能否像秦國那樣擁有六代明君,六國受思想文化、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也很難像秦國那樣保證百餘年的持續強大,更別說持續消耗和蠶食他國國力了。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高紅權先生2021-01-11 18:45:53

秦國獨特的地理位置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為什麼六國都有過輝煌時期,但是都沒有統一六國呢?

秦國的南面是秦嶺形成的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北面是黃土高原,東邊則有崤山、中條山為屏障,兩座大山之間只有函谷關這一條通道。

而在函谷關之內,則是肥沃的關中平原,這樣一來,秦國就擁有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理環境。

關東六國也曾經聯合起來,打算一起滅掉秦國。但是秦國憑藉函谷關的天險,讓六國無可奈何。有了這樣一個有利的環境,秦國就可以保持長期的安定,國力不至於受到太大的損失。

而其他六國則不同,它們沒有這樣的天然屏障,敵國要想進攻,可以很方便地進來。一旦打起來,戰火總是在自家領土上燃燒,這樣一來,受損失的自然總是六國自己。而秦國總是能夠避免受到侵犯,當然國力就越來越強了。

關於這一點,秦國和歐洲的英國很是相似。英國依靠著英吉利海峽,確保了自己的國家在大約一千年的時間裡沒有遭到外敵的入侵,而歐洲各國卻都難保自己的國土不受到踐踏。這樣一來,英國自然越來越強,只不過英國從來也沒有打算過要統一歐洲罷了。

秦國靠著這樣有利的地理優勢,再加上法家的耕戰思想,依靠著鐵腕的統治,終於打造出了一個最為強大的國家,正是靠著這些它才最終得以統一了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