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號什麼?與王勃什麼關係?使用者38127370019805512020-04-03 14:19:31

王通(584—617),字仲淹,號文中子,河東郡龍門縣通化鎮(今山西萬榮縣通化鎮,通化鎮1972年由山西河津縣劃入萬榮縣)人,隋朝著名教育家、思想家。

王通,字仲淹,生於隋文帝開皇四年( 584年)一說生於580年,現無考證。卒於隋煬帝大業十三年( 617年) 。隋絳州龍門(今山西萬榮縣通化鎮,通化鎮1972年由山西河津縣劃入萬榮縣)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後,門弟子私諡為“文中子”。王通,《隋書》無傳,新、舊《唐書》王績(其弟)、王勃(其孫)、王質傳中雖均曾提及,然皆極簡略,稱其為隋末大儒而已。參考其它文獻,我們大致可以知道:王通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王隆,曾於隋開皇初,以國子博士待詔雲龍門,向隋文帝奏《興衰要論》七篇,“言六代之得失”,頗為隋文帝所稱道。王氏家學淵源深厚,所以王通從小就受到儒學的薰染。《中說·立命篇》有“夫子十五為人師”的記載,可見王通少年時即精通儒學,學問極好。據說在隋文帝仁壽三年( 603),王通曾經“西遊長安,見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驗古”。但沒有受到重用。大約是由於同鄉薛道衡的推薦,才被授以蜀郡司戶書佐、蜀王侍郎。王通並不滿意,所以不久就“棄官歸,以著書講學為業”。王通棄官歸鄉後,便潛心鑽研孔子的“六經”,據說曾經受書於東海李育、學詩於會稽夏典,問禮於河東關子明,正樂於北平霍汲,考易於族父仲華。經過一番研究,王通自覺很了不起了,便以“聖人”自居,模仿孔子,作《王氏六經》,或稱《續六經》。並開始在家鄉的白牛溪聚徒講學,“門人常以百數,唯河南董恆、南陽程元、中山賈瓊、河東薛收、太山姚義、太原溫彥博、京兆杜淹等十餘人為俊穎,而以姚義慷慨,方之仲由;薛收理識,方之莊周。”這個記載大體是可信的。後世附會唐初名臣房玄齡、魏徵等也是王通弟子,顯然是胡拉硬扯的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