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時期的人名字絕大多是都是單字的呢?白璧青錢2017-12-22 12:28:08

這個主要是受兩個原因影響

首先是受《公羊傳》對《春秋》解讀的影響。

孔子在寫《春秋》的時候,不知道是他的錯誤,還是他弟子的錯誤,把一個名叫“仲孫何忌”的人,寫成了“仲孫忌”。

後來的老學究們認為孔子做什麼都是有道理的,更何況《春秋》這本書那麼重要,是“五經”之一,孔子在這麼重要的書籍上怎麼能出現錯誤呢?肯定是有什麼深意的,就發生了曲解。

解讀《春秋》的一共三家,分別左丘明,公羊高,穀梁赤,作品分別是《左氏春秋》,《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簡稱《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為什麼三國時期的人名字絕大多是都是單字的呢?

其中在《公羊傳》中,作者就說《春秋》裡之所以在把兩個字的名字寫成一個字,就是為了

“崇仁義,譏二名”

。換句話說,就是取兩個字的名字不是崇尚仁義的行為。

這二者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必要的關聯,名字跟道德都能扯上關係,這完全沒有一點邏輯。

但是,孔子的名聲很大,《春秋》的名聲很大,《公羊傳》的名聲很大,儒家的名聲也很大。

誰不願意去崇尚仁義呢?誰想取個名字去被嘲諷啊。

所以受了這個影響,在西漢時期,人們會刻意的不取兩個字的名字,但是這只是所謂可能對道德上的影響,你真去取兩個字的名字也沒有人去管你,反正你自己都不怕被嘲笑,別人又替你操什麼心呢。

可是到了西漢末年,王莽補了一刀。

為什麼三國時期的人名字絕大多是都是單字的呢?

王莽下詔,取名必須取單字。

王莽本人發動了復古的改革,雖然失敗了,但是對於《公羊傳》中這種來自春秋時期對名字的方法,他不知道怎麼就看上了,

還下了一道詔書,規定以後取名必須取單字名,並且還給那些他不喜歡的罪犯改成了兩字名,從此以後,取兩字名錶示這個人是“卑賤”之人

行政名字規定必須取單字名,而且兩字名代表卑賤,這誰還願意取兩字名,那肯定都取單字名了。

雖然王莽建立的新朝時間很短,劉秀建立東漢以後把他的那些措施都廢掉了,但是這個取名的方法,可能是因為既關於道德,又關於卑賤,誰也不想跟這些已經形成看法的傳統粘上關係,就一直流傳了下來,一直到三國時代。

所以三國時期的人名字絕大多是都是單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