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后罵殿”這件事在真實的歷史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對嗎?過了三十還沒二夠2020-08-08 19:34:23

《賀后罵殿》是京劇中流傳很廣的一齣戲,描述的是趙宋王朝第二代君主趙炅(光義)即位以後,被兄長宋太祖趙匡胤的元配賀皇后在金鑾殿上痛罵的情景,旨在揭露太宗皇位的來路不正以及對太祖後人的殘酷迫害的惡行,在一定程度上與野史筆記中的千古謎案——“燭影斧聲”遙相呼應,這齣戲的戲文低徊沉鬱,感情真摯動人又催人淚下,不必聽京劇正宗的唱腔去領略它的風采,單單是看看這齣戲的戲文,就足以令人拍案而起又義憤填膺:

“賀后罵殿”這件事在真實的歷史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對嗎?

這齣戲文將一個“罵”字發揮的淋漓盡致,寥寥百餘字,就讓宋太宗的卑鄙行徑和醜惡嘴臉暴露無遺,讀來令人痛快萬分,戲的結局也算是對得起觀眾:因為賀後的痛罵,令太宗羞愧難當,繼而為堵住悠悠眾口在殿前謝罪,賜予賀後尚方寶劍並加封太祖次子德芳為八賢王,總算給了太祖一脈一個交代。

在對於賀後母子的同情憐憫的同時,反過來當然是對宋太宗謀權篡位的狼子野心深惡痛絕,雖然宋太宗在封建王朝史上算是一位有一定作為的君主,但不可否認他的所作所為在歷史上留下了太多的陰霾和疑團,不僅宋朝當代對其指摘不斷,千百年在文史界也被廣為詬病,那麼《賀后罵殿》的故事是否真實發生過?

“賀后罵殿”這件事在真實的歷史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對嗎?

要解密歷史的真相,還是要從時間和空間上來著手。

那麼為何這樣一個完全虛構的故事情節會千百年廣為流傳?答案當然還是在勞苦大眾的心中,人常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稱得自己也稱得他人,老百姓就是最公正的天平,因為趙廣義的皇位來得很不合理,再加上他即位後並沒有特別善待太祖後人,

“賀后罵殿”這件事在真實的歷史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對嗎?

他可以勒令史官刪減自己見不得人的事,但不能消除普天下百姓對他的看法,而百姓又人微言輕無法與封建皇權抗衡,所以就假託已故的太祖元配賀皇后,虛構出“罵殿”這一事件來寄託對太祖一脈的同情憐憫,併發洩對趙光義惡行的強烈不滿,這正是“民心所向”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