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唐朝,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難道不是真的嗎?老虎他爹2018-09-30 21:06:50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是一個很模糊的說法,因為在今天也會有部分地區能做到這一點,所以一定要加上一個範圍限制、普遍性的限制。

事實上,古人在談到這兩點時,也指的是個案,並非普遍情況。

首先,“路不拾遺”指的是一個商人路過河北武陽時,不小心把衣服丟了,走了幾十裡後才發現,非常著急,但當地人說,不用著急,我們武陽境內就算路上有丟的東西,也不會有人撿的,你可以原路回去找一下,結果果然找回來了。

需要注意的是,這條出自《舊唐書》的記載未必準確,因為這個商人究竟是誰,何時丟的衣服,給他建議的人名字叫什麼,所有這些都是不確定的,說明作者也是從傳說中引述而來。古代儒家知識分子認為,大眾說的話就必然是對的,往往失去警惕性。

其次,據《資治通鑑》記:“上(指唐太宗李世民)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緊之,上曬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博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商旅野宿焉。”

這段話固然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是一種推論,沒有實際的證明,也沒有調查資料。

為什麼不靠譜的話大家信以為真

一方面,“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確實是一個很美好的理想,符合儒家良治的嚮往。

眾所周知,儒家源於春秋之亂,因戰亂、失序的緊張而生,所以儒家特別強調一個道德至上、管理有序的社會,而“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堪稱是最可見的烏托邦。

另一方面,在熟人社會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確實可能存在。

在農耕社會中,人們移動較少,許多人很少接觸外人,所以很少參與單次博弈,與周邊的人往往是長期博弈、多次博弈。在這樣的封閉系統中,人們會意識到,發展長線策略才是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所以,容易形成人與人彼此信任、主動約束自己的大環境。

比如改革開放前,城市人也大多生活在一個個大院中,工廠、單位不僅要從事生產,還要承擔社會職責,雖然是幾千人的大院,但由於人們抬頭不見低頭見,犯錯的成本太高,所以往往也會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現象。

其實,這種情況不僅在古代中國存在,在古代西方也存在。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在今天很難實現

現代社會是一個生人社會,人與人多是單次博弈,違法成本、缺德成本都下降了,所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恐怕不太容易變成現實,這不是人性下降了,而是社會大環境變化了,把古代聖人放到今天,照樣也會到處佔小便宜、侵佔公共利益。

我們特別要認識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不具備普遍性,在唐代也如此,熟人社會也存在藐視法律、排斥外人、不尊重隱私等弊端,這產生的害處就遠比“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這樣的好處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