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成書前後,魯迅都經歷了什麼?錢品聚2017-12-11 22:29:02

謝邀。

《朝花夕拾》可以說是一本回憶錄。

雖然整本書收錄了很多散文,但都是魯迅先生回憶往年經歷的敘述合集。

其中的時間脈絡,可以簡單梳理為三點:

童年——少年——青年。

這三個時期,也是魯迅先生最懷念的積澱過程,他幾乎所有的學識,見解,以及對於動盪年代的深刻思考,都在這三個時期逐漸形成。

步入中年後,魯迅先生的文章批判性,已經達到人生的最頂點,聞名遐邇,舉國皆知。

很多人會覺得魯迅先生嚴肅而不苟眼笑,但在《朝花夕拾》裡,完全能夠看到一個富有童趣的周樹人。

全書由《小引》,《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範愛農》、《後記》,共十二部分組成,單從文章名上來看,就能窺探出魯迅先生在寫作時的幾許心境,應當也是快樂而享受。

所以,成書前,魯迅先生大抵經歷了快樂美好的童年,刻苦求學的少年,以及遠渡重洋的青年。

《朝花夕拾》成書前後,魯迅都經歷了什麼?

而在成書後,他的事業與追求明朗清晰,一方面用自己的文字為國家的未來發聲吶喊,另一方面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出一大批作出貢獻的傑出人才。

《朝花夕拾》成書前後,魯迅都經歷了什麼?

再說回《朝花夕拾》的創作時間,是從1926年2月開始,到11月結束,後又在1927年7月11日增寫了《後記》。

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

1927年7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

1928年9月完稿結集時,正式改名為《朝花夕拾》。

而這個時期,也正是各國列強欺辱中國的動盪年代,人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急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為國家,為民族貢獻力量。

所以綜上所述,《朝花夕拾》創作前,魯迅生活在動盪的開端。

創作之後,魯迅先生作為將民族大義視作畢生追求的傑出作家,更是義無反顧的投身到偉大的革命事業之中。

《朝花夕拾》成書前後,魯迅都經歷了什麼?

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不外如此,謝謝。

《朝花夕拾》成書前後,魯迅都經歷了什麼?番茄69716065782017-10-19 10:07:55

應該說寫朝花夕拾就是魯迅閒的無聊搞出來的。魯迅1926年秋天應林語堂之邀從北京去了廈門大學當教授,此時魯迅正煥發人生第二春,此前與北京女子師範學生許廣平熟識並最終墜入愛河,魯迅去廈大的時候正在熱戀中。到了孤身到廈門之後,收入頗豐厚,每月300多大洋,租了房子,請了僕人,傭人,因朋友應酬不多,教課也少,加上廈門氣候宜人,鼓浪嶼風景秀美,魯迅睹物思人,整天不是讀書就是跟許廣平寫情書,一貫尖酸刻薄的魯迅也難得的內心柔軟多情起來。《朝花夕拾》就是在這期間寫成的,多數文章都是懷念故鄉舊人,風土人情的,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社戲》等。

順便說點題外話,魯迅去廈門是林語堂邀請去的,可見二人關係當時還不錯,不過後來因為一些生活小事兩人鬧的很不愉快。

魯迅在廈門大學也就待了半年就離開了,主要是同事關係不和,尤其對顧頡剛存有很大偏見,總覺得別人擠兌他,所以很快就離開了廈大。可見這期間魯迅心情不錯主要還是愛情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