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拼音和聲調是怎樣形成的?思知居士2020-03-29 14:50:16

漢語的音韻體系,上古音系到中古音系,近古音系

上古音系,先秦兩漢,以前的就不說了,俱不可考,先秦兩漢怎麼發音的,有讀若法,比如,《說文解字》:“唉,應也。從口矣聲,讀若埃。”“鼾,臥息也,幹聲,讀若汗。”

譬況法《淮南子·修務訓》:“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謂之駤。”高誘注:“駤讀似質,緩氣言之者,在舌頭乃得。

直音法,比如,《漢書·高帝紀》中記載“單父人呂公善沛令”,其注引孟康的話說:“單,音善;父,音甫。”

漢末初涉反切法,東漢學者服虔在為《漢書》作注時寫道“惴,音章瑞反”。

反切法的出現帶來了中古音的發展,三國戰亂,兩晉不穩,所以並沒有什麼關於聲韻的書籍存世,經過六朝的發展,在加上受到梵音學的影響,沈約(公元441~513年)在周顒的四聲切韻廣而深之,建立四聲譜,平上去入始於此,平上去入就是我們今天聲調的雛形。

梁武帝曾經問周舍什麼是“四聲”,周舍回答那就是“天(tiān)子(zǐ)聖(shèng)哲(zhé)”;這四字正好代表“平上去入”四個不同的聲調。

(1)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普通話第一聲)和陽平(普通話第二聲)。

(2 )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3 )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4 )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儲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儲存著入聲。湖南的入聲不是短促的了,但也儲存著入聲這一個調類。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語裡,入聲已經消失了。

而在漢語拼音方案公佈以前,由中國人自己設計而又比較有影響的拼音方案有三個:注音字母(1918年公佈)、國語羅馬字(1926年發表)、拉丁化新文字(1931年公佈於前蘇聯海參崴)。這三個方案的影響都非常大,其中尤以注音字母影響最大,從公佈後即納入小學教育,目前我國臺灣省還在繼續使用這套注音字母,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套法定的漢語拼音字母。

在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新中國第一部法定的拉丁字母式漢語拼音方案誕生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普通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