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如何演繹中國電影票房新邏輯?吐血0推薦2019-02-13 20:33:01

從流量地球就能看出來

精細化的製作,肯定是首要的

流量明星就不要再請了,浪費錢

觀眾看的是劇情,場面製作,不是看演唱會

春節檔如何演繹中國電影票房新邏輯?孤寒文2019-02-13 21:14:42

春節的總需求是娛樂。

相對於平時被工作切割得雞零狗碎的“碎片化”時間,春節作為一個時間場景是非常整塊的。

在這樣一個沒有工作打擾的整塊時間裡,消費者對愉悅、快樂的消費追求被極速放大。在這樣一個時間場景裡,大多數人卯足了勁、挖空心思追求多樣化的娛樂體驗。

而電影便是匹配這種娛樂需求的最佳工具。

首先,電影是最多樣化體驗品。電影題材千變萬化,消費者能迅速獲得不同的體驗。一部電影就意味著一種體驗,且切換成本超級低。

其次,電影是最便捷的沉浸式體驗和場景切換工具。影院燈一關,消費者就迅速進入另一個場景,沉浸在另一個時空。電影完全滿足了即插即用和張小龍的“用完即走”。

第三,電影綜合成本最低。只要花幾十塊錢,很短的路途,時間是可預期的。。。這與旅遊比起來不會堵車、晚點,一切成本都是可控的,還能保證有座位。

|票房最大化

如今整個電影產業就是一個票房最大化的遊戲,春節檔特徵尤其明顯。

對於製片方和院線這兩個電影產業的主要玩家來說,在票房最大化這個遊戲中的地位和訴求卻並不一樣。

對製片方來說,需要不惜一切代價“擠進”春節檔,因為春節檔意味著流量風口;

對院線方來說,是在做一場以所有場次所有票源都賣光為目標的線性規劃運動,任何一個場次少賣一張票都是損失。所以院線方需要全力以赴規避風險。這意味著選錯片源是不可逆的損失。

由於觀眾的行為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精準預測的,所以選片對於院線來說更像是一場期貨交易。

為了規避交易風險,院線在選片之上又引入了一種機制,就是排片。即根據票房的動態發展,院線及時改變拍片量,放大爆款影片的播映量,減少涼片的播映量,以此對抗選片時不可預知的市場風險,最佳化收益。

|春節檔的票房邏輯

在排片機制的制約下,製片方擠入春節檔也並不是一勞永逸的。為了競爭排片,製片方還必須持續利用口碑,最大化將觀眾“拉”入影院,穩定和提升流量,這是一種營銷動作。

對於院線方來說,則主要是根據實際票房結果在排片上放大賣座電影的馬太效應,這是一種運營動作。在時間流逝的約束下和票房最大化的追求下,院線註定了會極端短視,這意味著影片在市場上的試錯機會只有一個。

結合開篇所言,在春節檔消費者極端追求體驗多樣化的市場壓力下,和影片、甚至其它娛樂供應品豐富供給的前提下,觀眾對不能滿足口味的影片的容忍程度也註定會比平時差很多。

所以德雲社和郭德綱不用埋冤,只能說《祖宗十九代》適應不了這種票房邏輯。

再把時間點往前提一些,在春節檔敲定之前,各方又是如何玩這個票房最大化的遊戲呢?

既然觀眾的行為是無法完全準確預測的,那麼製片方在決定拍什麼,院線在決定引入什麼這件事情上只能依靠歷史。只有歷史經驗才能最大化對沖風險。

所以,曾經獲得過高票房的導演、演員、型別、題材勢必會勝出。因為這代表了觀眾曾經對其產生過愉悅體驗的元素,而觀眾勢必會更多依賴愉悅經驗做出觀影選擇。

所謂的IP片,就是擁有更為體系化的曾經對觀眾造成過愉悅體驗經驗的元素而已。所以不要再問《唐人街探案2》何以入選,導演、主演、故事架構、敘事風格都延續了曾經的一部賣座影片,從商業上來講,這是高質量決策。

所以說,票房最大化這個機制是很容易抑制創新的。

換一個角度,從觀眾的角度來說,觀眾那麼在乎影片的質量和創新麼?

我認為在春節檔這個特殊的消費場景下,觀眾的第一需求是看電影,派生需求才是看哪部電影。

另外,對於很多時間充足的消費者來講,把春節檔的電影挨個兒擼一遍也是很普遍的觀影行為。只不過先後選擇會影響票房反應,繼而左右排片機制。

再嘮叨一句,票房最大化機制的內生要求必然是以最廣大觀眾需求為訴求,以中國幅員之遼闊,人民群眾構成之複雜程度,以這個機制遴選出的賣座電影,其藝術水準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