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是不是隻有大到一定的質量才會發生核聚變成為恆星?兔斯基聊科學2018-11-01 20:49:40

什麼是行星?行星指的是自己本身不會發光,環繞著恆星運轉的天體。另外行星的質量要足夠大,能夠使自身保持球體形狀,但是還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聚變反應。

看來行星的定義中的質量很關鍵,質量一定要大到能夠使星體保持球狀,又不能發生聚變反應。這麼看只要行星的質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是可以發生聚變稱為一顆恆星的呢!太陽系就有顆行星被認為有潛力變為一顆恆星的。這就是木星。

行星是不是隻有大到一定的質量才會發生核聚變成為恆星?

木星的質量為1。9×10^29千克是地球的318倍,質量非常的大。而且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和太陽的成分相似,這是核聚變反應的基本材料。近年來科學家發現木星質量在增加,溫度升高的跡象。是不是未來木星真的會變成一顆恆星呢?理論上講,像木星這樣的氣體行星質量增加到太陽質量的7%,就會引發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稱為一顆恆星的。

行星是不是隻有大到一定的質量才會發生核聚變成為恆星?

但是實際上,木星似乎永遠也沒有這一天。為什麼呢,在太陽系中,太陽是絕對的老大。它的質量佔了整個太陽系的99。6%。也就是說除了太陽之外其它太陽系物質只佔0。4%。這樣的話,木星就是加上土星的質量,海王星、天王星已經太陽系中其它行星的質量都不會到達太陽質量的7%。也就是發生聚變反應的臨界值。

行星是不是隻有大到一定的質量才會發生核聚變成為恆星?

看來木星是沒有機會變成一顆恆星了。充其量,木星最後也就是一顆失敗的恆星——褐矮星。至於像地球這樣的岩石星球質量如果只能加到一定程度會變成恆星嗎?這個我不是很清楚了,可以有知道答案的朋友留言分享以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