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後希特勒為什麼沒有再取得顯著勝利?戰略論2018-10-17 00:32:09

1942年開始希特勒親自出任了陸軍總司令一職,開始全面接管了東線的指揮大權,這意味著希特勒從之前的只是對重大戰略計劃進行決策轉變為決策加具體實施,從戰略和戰役上都由其全面負責。他一直懷疑他的將軍們對於他的戰略決策沒能堅決的執行,才導致了前線的失利,這次他要透過自己來實現自己的計劃。

1942年後希特勒為什麼沒有再取得顯著勝利?

然而同希特勒所設想的不同的是,他的親自指揮並沒能給德軍帶來勝利,相反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從1942年的“夏季攻勢”的徹底失敗,德軍史無前例的損失了一個完整的集團軍;到1943年寄予厚望的“堡壘行動”的再次失利,盟軍開闢了義大利戰場;1944年則是更加災難的一年,盟軍在西線登陸成功,東線的中央集團軍群被徹底打垮,德軍的態勢急轉直下。我們不得不思考,希特勒在擔任總司令來給他的軍隊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呢?

1942年後希特勒為什麼沒有再取得顯著勝利?

很簡單,他的至始至終的核心思想就是“進攻是最好的防禦”,誠然進攻一方往往作戰中佔有一定的先機,只有進攻才能最終取得勝利。但是任何計劃都要量力而行,要切合實際,顯然希特勒總是眼高手低。1942年德軍的夏季攻勢方案中清楚的寫到作戰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佔領斯大林格勒,在保證側翼掩護後,在全力揮師南下佔領高加索的油田,之所以無法同時進行這兩個目的是源於德軍兵力的不足,這個方案有總參謀長哈爾德具體制定,顯然他考慮了德軍的實際能力。然而希特勒在初期的有利形勢認為蘇軍已經潰不成軍,佔領斯大林格勒將輕而易舉,因此改變了遠方案,將部隊一分為二,分別向兩個目標同時進行,犯了分兵的大忌,這也是造成之後慘敗的最致命原因。當時雖然德軍挺進迅速,但是並沒有真正圍殲住蘇軍的主力,蘇軍只是潰退並沒有被殲滅,所以在沒有殲滅掉對方的主力就冒然分兵顯然違背了最基本的戰爭原則。陸軍總參謀長和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都堅決反對這種危險的做法,然而希特勒選擇了將他們解職,南方集團軍群被一分為二,分別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前進,失敗的種子已經埋下,而這個人就是希特勒。

1942年後希特勒為什麼沒有再取得顯著勝利?

所以埋葬德國勝利的不是別人,就是希特勒他自己,他愈對前線的戰事抓的愈緊,戰事便更加不順,而戰事的不順利讓他愈加對前線做更深的干涉,甚至到達戰術一級的指揮。他總是不相信德軍的失敗是由於他指揮失誤所致,而事實就是這樣,希特勒不是一名合格的軍事家,在他的指揮下,德軍怎麼可能再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