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仲春與暮春之交的節氣,也是中國民族傳統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從周代開始,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最重要的“時年八節”(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這一天,也是很多家長倍感困惑的日子,該不該帶孩子去掃墓?幾歲可以去?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即使是日常,小朋友也會有許許多多的疑問,鄰居家的老奶奶為什麼去世了?寵物死了還會活嗎?為什麼爸爸媽媽要去參加葬禮?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生死,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人在能躲開死亡對心靈的衝擊。

可是面對孩子幼小的心靈,該如何探討“死亡”問題?如何在親人離去和社會災難來臨時,疏導悲傷、消除恐懼?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白巖松說:

“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在我們的習俗裡,葬禮可以僱人,只要能哭得呼天搶地,似乎還沒有學會“好好告別”。

對死亡話題的諱莫如深,是無法正視內心的恐懼還是對生命規律的無知?

中小學生在遇到挫折時以結束生命或殘害他人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新聞屢見報端,也許正是嚴重缺失了敬重生命的教育。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今天要和大家探討的,也是不應該回避極有價值的,面向兒童的“死亡教育”。我們需要提供一些具體的方法,幫助孩子瞭解生命的歷程和規律,消除恐懼和不解;揭示生命的意義,懂得享受和珍惜今天;學習臨終關懷,懂得讓生命有尊嚴地逝去。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1 死亡教育

QINGMING

世界上很多國家從幼兒園開始,就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風險教育、減災教育等,同時,他們也沒有避開關於死亡的教育課程,旨在幫助孩子在其成長髮育相應的年齡,瞭解死亡的本質及意義,幫助他們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他人的逝世。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在美國幼兒園,班級養的小金魚死了,面對孩子們的傷心、難過和不解,老師會疏導孩子們的情緒,帶領他們給金魚辦一場“葬禮”,解答孩子的疑問,引導孩子進行關於死亡的討論,最後一起埋葬金魚,認真對金魚說再見。不僅如此,還會讓孩子做金魚的紀念畫冊,追憶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將孩子想對金魚的話寫進去,給思念一個寄託的地方。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在美國小學,學校會邀請家長一起參加死亡教育課,陪同孩子一起到殯儀館聽殯葬業人員進行的講授,甚至還會讓家長在同學們的注視下,自願躺進棺材裡體驗死亡的感覺。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在英國,為年齡低至11歲的兒童開設與死亡有關的課程,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學習專案,健康教育的標準也包括了“死亡和喪失”課程。教育部門認為,這門課程將幫助孩子們“體驗同遭遇損失和生活方式突變有關聯的複雜心情”,並且學會在各種“非常情況下把握住對情緒的控制力度”。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在德國柏林的學校,殯儀館工作人員和臨終醫護人員會被邀請到課堂,講述人死時會發生的事情。講完後,孩子們輪流扮演角色,模擬諸如父母因車禍身亡時如何應對。他們體驗遭遇不幸時的複雜心情以及怎樣控制情緒。

德國學校還經常組織青少年到法庭參觀,並旁聽審訊現場,不迴避社會的陰暗和醜惡面,加深對社會的認識,正確面對非常正常死亡。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此外,在各國學校的死亡教育活動中,還包括請醫生或是牧師講解捐贈器官的重要性,帶領學生參加對老人和病人的照料,或是請他們講述自己在祖父母去世前後的經歷等。

2 兒童的死亡認知規律

QINGMING

兒童能理解死亡嗎?能夠理解到什麼樣的程度?

匈牙利心理學家瑪利亞•耐基早在1948年就透過調查發現,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對死亡的認知是不同的,每個年齡段有其各自的特點和規律。在幫助孩子理解和認識死亡時,一定要事先了解這些規律,在孩子理解和承受的範圍內,有差異、有針對性地談論死亡。

0-3歲

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死亡”沒有概念,更多的是面對“分離焦慮”等物理空間上的分離而產生的情緒反應,並無法真正區分“死亡”和“分離”,

因此這個階段不應該主動和孩子聊起“死亡”的話題,更多的關注點應該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3-5歲

這個年齡段的兒童開始有了“死亡”的概念,但還無法理解死亡是一定的、最終的過程。

這個階段的兒童視死亡是可逆的過程,是一種離去,死亡是暫時的。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5-9歲

此階段的兒童認為死亡是一個人,叫做死亡先生(deathman),只有被死亡先生抓走的人才會死。

所以兒童已經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終止,但不認為死亡是普遍的,不希望自己會死。他們認為死亡不是經常發生的,而是神奇的事,死亡和死者被認為是相同的。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同一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死亡的理解和認識水平,也是不一樣的。有研究將兒童對死亡的理解程度分為四個維度來測度,

即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喪失性和情緒性。

有的小朋友不能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比如,奶奶要是生病了,上醫院就會好的,不會死;老虎兇猛,它永遠也不會死;大樹、花和小草是直立的東西,不會死;自己養的小貓、小狗不會死。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即使理解了死亡的不可逆,也仍然不理解死亡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表現出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和情感色彩,認為自己不會死,他喜愛的人、動物和植物不會死,如媽媽、爸爸、小朋友、小花貓、小松鼠和小草不會死,壞蛋、愛打人的人、大老虎、大灰狼、大樹、高大的草會死等等。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而當兒童能逐漸理解死去的人、動物和植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問題,並感到傷心、難受和悲哀。這意味著,兒童對死亡特徵的四個維度和外延的認知達到較高水平。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3 探討死亡問題的基本原則

QINGMING

1、選擇合適的時機,不要突然談起死亡話題,或在親人離世發生時,才談起死亡話題。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2、每次探討和解釋的時間不宜過長,闡述明確即可。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3、如實而坦誠地告訴兒童所發生的事情,不要隱瞞和迴避,包括:

坦誠地表現出自己的悲傷;

正確地解釋死亡,不實的或半真半假的遁詞只會讓他們無法分辨事實;

不要以欺騙的安慰或神話來告訴兒童;

不要搪塞說:“你長大以後就會知道了,現在不要問也不必問。”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4、鼓勵兒童和別人討論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感受,他們需要機會“說出來”,而不是“被告知”。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5、讓兒童一起接受或表達對過世親人的哀悼或追思,使他們從中學習到真愛,使他們感受到溫暖和勇氣,這也是他們將來能夠成熟面對失落感或挫折的力量。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6、配合兒童的認知與情緒發展階段,以其能接受的方法進行探討。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7、尊重兒童的人格,接納他們的懷疑與質問,只有讓他們自己去感受、瞭解,他們才能自己去發現死亡問題的謎底。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8、注意兒童的個別差異。兒童對死亡的態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情緒反應也不相同,不應以某些必然模式去處理或對待不同孩子的情緒或反應。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4 繪本與活動

QINGMING

掌握了兒童認知死亡的年齡規律,懂得了向兒童解釋和探討這個問題原則,還需要學會使用一些具體的方法,即透過繪本和活動,讓孩子:1)瞭解生命的歷程和規律,消除恐懼和不解;2)揭示生命的意義,懂得享受和珍惜今天;3)學習臨終關懷,讓生命有尊嚴地逝去。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瞭解生命的歷程和規律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兒童理解死亡的認知起點,是從理解生命的消失開始的,從植物、動物的死亡,到漸漸理解人類生老病死的規律:死亡是必然的,也是普通的。所以,生命才如此美好,享受今天的生命,才是更重要的。

《一片葉子落下來》

透過一片葉子經歷四季的故事,來展現生命的歷程,闡述生命存在的價值。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風到哪裡去了》

小男孩不停地問媽媽:“風停了以後,它到哪裡去了呢?”媽媽向他解釋風並沒有沒有停,只是吹到別的地方去了……媽媽循序漸進地告訴孩子世上萬物不滅,只是在另一個地方,或者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瞭解生命的長度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透過資料查詢,瞭解和比對不同動物的壽命。正是因為每個生命都是有長度的,所以才更應該珍惜活著的當下。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揭示生命的意義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如果一個人停止呼吸,是生理意義上的死亡,那麼舉行葬禮後,則是社會意義上的死亡。當他從世上所有人的記憶裡消失時,則意味著最終的死亡。

一個人的死亡並不是全無意義。

《獾的禮物》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充滿智慧的獾離開了他的身體,也離開了所有朋友。在寒冷的冬天,沒有獾,大家實在太難過了。直到春天的來臨,所有的動物聚在一起懷念獾,說著獾以前與大家相處的種種,大家的悲傷才慢慢撫平。獾雖然永遠離開了,但他所留下來的“禮物”卻像是礦藏一樣,永遠都在幫助有需要的人。

《活了100萬次的貓》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有一隻貓,他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深深愛過他,有100萬個人在他死的時候悲痛萬分,可是他一次都沒哭過! 他屬於過很多不同人,被每個人深愛過,但他仍舊活得渾渾噩噩、對一切漠不關心。而當第100萬次生命的開始,他遇見白貓,才發現了生命的意義。

活100萬次,也不如有愛地活上一次。所以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麼而活。

《爸爸的圍巾》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爸爸的圍巾是一條暖暖的綠色的圍巾。媽媽說這圍巾很適合我。於是,我戴上了爸爸的綠圍巾。後來,圍巾找不到了,原來爸爸的綠圍巾會魔法,變成了春天的綠樹綠草。我看著滿眼的春天綠色不再哭了。所以,爸爸,你不要再擔心,就在天上看著我和媽媽吧。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有尊嚴的生命,要好好告別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要讓孩子懂得,每一生命都值得敬重,都要有尊嚴地走到終點。

《再見了,艾瑪奶奶》

本書講述艾瑪奶奶從獲知身患絕症到去世的最後時光。當死神即將降臨,艾瑪奶奶在“臨終意願書”上籤了字,從容地處理自己的後事,與親人一一道別,在那一刻到來的時候,艾瑪奶奶、她的家人還有思達,平靜地迎來艾瑪奶奶死亡的那一刻。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爺爺變成了幽靈》

小男孩艾斯本最喜歡的爺爺在大街上突發心臟病去世了,媽媽說“爺爺變成了天使”,爸爸說“爺爺變成了泥土”,這樣的說法讓艾斯本無法想象也無法相信。對他來說,爺爺“既不會變成天使,也不會變成泥土”——小男孩無法割捨對爺爺的依戀。親愛的爺爺,你去哪裡了?在思念中,小男孩找到了親近爺爺的方式,並慢慢接受親人的死亡。這個故事蘊含了對死亡的解釋,教給孩子面對死亡的態度。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趁清明補起來

死亡是生命歷程中的一環。死亡教育就是要幫助人們正確面對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與死是人類自然生命歷程的必然組成部分,消除人們對死亡的恐懼、焦慮等心理現象,教育人們坦然面對死亡。

在這個清明,補上這一課,告訴孩子,死亡是自然的,那麼的美與平靜;我們應該像一片葉子一樣,即使凋落了,也因為自己曾經是樹的生命的一部分而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