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遊戲正版化浪潮的越來越深入,為遊戲新增官方中文這件事情也開始受到各個遊戲製作廠商的關注與重視,究其原因,自然與國內市場份額的擴張不無關係,但是中國玩家不斷髮聲的“We need Chinese”也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時至今日,遊戲發售自帶簡體中文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更有甚者會自帶中文配音,可是刨除部分確實沒有能力製作中文的獨立遊戲之外,仍然有部分我們熟知的大廠不會給遊戲製作官方中文,而近日熱議的恐怕就是SE的《八方旅人》了,作為一款可以說是SE自研自發的RPG遊戲卻只有日英雙語,著實給國內想要遊玩這款遊戲的玩家帶來了不少障礙,不少玩家也去信向SE請願新增中文,結果得到的是非常“官方”的回覆,而其意思大概也就是暫時不會考慮新增中文,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某些廠商身上那自然是無可厚非,可是發生在日本廠商中除了SEGA以外最為熱衷新增中文的SE身上,那可就有些奇怪了,這次的事情也在玩家圈子內掀起了不小的波瀾,遊戲是否自帶中文又再次成為了焦點,以至於現在去搜索《八方旅人》,出來的聯想幾乎都是“《八方旅人》有中文嗎?”之類。

當然,一款遊戲是否自帶中文那是廠商自己的選擇,我們理應尊重並理解,《八方旅人》亦是如此,而因為無中文而差評的道德綁架自然也是並不被認同的。

但是我們仍然想在這裡討論一下,你是如何看待一款遊戲在現今的市場環境下仍然不新增中文的現象呢?

嘉言

有中文最好,沒中文拉倒。

尤其是一些文字量很大、劇情豐富的遊戲,沒有中文對國內玩家確實非常不友好,語言的門檻會極大的影響這些遊戲的遊玩體驗,之前的《永恆之柱》更是被人戲稱為專八之柱,玩遊戲圖個樂子,如果還要查爆字典才能爽玩,想必很多人並不會多花這些時間,最後能否獲得相稱的體驗回報?這可不好說。

新出遊戲沒中文,你怎麼看?

小時候玩的《熱血物語》,要是你不知道劇情講的啥,一般都會卡在冷峰學園的大門口

就比如我,在選購遊戲時,沒中文的RPG以及類似的劇情向遊戲會直接pass,而動作類的遊戲則可以考慮,想來前段時間通了《獵天使魔女2》就是如此,畢竟核心還是爽快的連招和殺敵,劇情大概瞭解就好,我那蹩腳的英語能看懂一半就足夠了。

換位思考,廠商不加中文或許有他們的考慮,我樂觀的相信,大多數廠商不加中文是因為其他方面的原因,而非單純的不願意加。中國的巨大市場有目共睹,相信他們不會當作沒看見。

這個執著可能只是暫時的,就像剛發售的《八方旅人》,即便現在沒有中文,但中文化還是有希望,相關的中文化請願也正在進行,這不禁讓人想起曾經的《精靈寶可夢》中文化,時隔多年,無數玩家的期冀終究成為了現實。

所以,有中文大家就樂呵呵的玩,沒有中文也別罵,不買就得了。要是真愛,那就試著生啃吧。(連英、日、法。。。語都不願意學,憑什麼說愛它!)

Liugaotian

《古墓麗影:崛起》和《侏羅紀世界:進化》的中配給我印象很深。兩者都在漢化的基礎上加入了官中配音。但相比之下,前者的配音讓我感到突兀,後者則在讓我度過了最初的驚豔之後,同樣對所謂的官中配音感到無關痛癢。

《侏羅紀世界:進化》的中文配音很討巧,它本身要的就是一種字正腔圓的效果。

《侏羅紀世界:進化》是一款主打模擬經營的遊戲,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名園長,復興一座座荒廢的侏羅紀樂園,並招攬遊人來帶此地。該作中的配音主要有兩類,一種是NPC向你傳達任務,另一種是系統的日常播報。歸結一下都是在用官腔去讀很書面的字眼,或者類似“XXX探索已完成”、“新的一天,歡迎遊客來到XXX島嶼”、“暴風雨來襲,請遊客迅速到就近的避難所避難”云云,無需投入額外的情感。

新出遊戲沒中文,你怎麼看?

但是《古墓麗影:崛起》不同,遊戲中的一切都在圍繞勞拉展開。

遊戲中的角色扮演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個大眾臉的角色,在玩家的鍵鼠下書寫一段獨一無二,且隨心所欲的歷程;而另一種是著重塑造一位能讓玩家喜愛,且在具備一定自由度的情況下,讓玩家以旁觀者的角度,能對他/她產生共情的主人公,比如《合金裝備》裡的Snake,《古墓麗影》裡的勞拉。遊戲中事件的始末和轉折,都要為人物性格的塑造鋪路。在這種情況下,一板一眼地咬字就只能帶給玩家割裂感,對聲優的考驗也尤為加重。

《古墓麗影:崛起》很線性,表現形式偏向時下流行的好萊塢電影化。因此為《古墓麗影:崛起》做配音,我個人感覺或許更接近外國電影國語配音的形式。明顯大多數人不愛在電影院看國語場次,認為太齣戲。

新出遊戲沒中文,你怎麼看?

另外《古墓麗影:崛起》和《侏羅紀世界:進化》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玩家無需花費太多時間瞭解其玩法和機制,官中的魅力也就被淡化了。

但是《八方旅人》不同啊……一款文字量巨大的JRPG沒有中字選項,相信對一些玩家而言絕對是致命的。以我身旁的一位同事為例,他直言他的英語還可以,但並不足以讓自己完完全全地流暢體驗《八方旅人》。

就目前而言,我連《八方旅人》的雲玩家都算不上,只是看過幾篇安利,掃了幾眼論壇留言。如果真如大家所說,《八方旅人》是一款在劇情和人物塑造上下了重功夫的遊戲,那麼漢化的缺失必然會對國內玩家的遊玩帶來不少障礙。

SE是大廠了,非常大。如果SE決定為《八方旅人》出漢化,首先要避免的,自然是各種質量低劣的漢化作品。比如我們司空見慣的“機翻”,或者一詞多翻、詞不達意等,都是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果在《八方旅人》中出現了上述的漢化問題,玩家對SE的包容度無疑比其他廠商要低。因為你是大廠啊,享譽全球的那種。

這就牽涉到漢化成本的問題。《八方旅人》屬於近年來日漸式微的JRPG,而JRPG叫好不叫座的例子不在少數。漢化成本的提高和JRPG受眾的侷限,或者說,在國內銷量的不確定性,我認為可能是SE不新增中文的原因之一。

四氧化三鐵

理解也憤怒。

先排除一種情形,即廠商在遊戲發售前是否承諾過同時推出中文版。如果承諾沒兌現,那麼國內玩家到各平臺差評轟炸則情有可原。雖然保不齊有人會湊熱鬧,但這種失約行為本質上是消費欺詐,不被罵才不正常。

當然,《八方旅人》是另一種情況,從立項開始,SE從未宣佈要推出中文版,而且根據SE過往製作發行的遊戲看,自帶官方中文的遊戲數量基本為零。

新出遊戲沒中文,你怎麼看?

買!

第二,Switch在內地並沒有國服或國產機,大家購買的途徑無外乎網上購買或國外購買,和索尼與微軟相比,任天堂還沒被編入「正規軍」。

第三,無論是SE還是任天堂,作為大型企業,一款產品自有其特殊的運營節點,在中文化這一點上很難被個人使用者的請願改變(許多玩家也明白這點,因此他們會呼籲他人共同請願)。

最後,出色的本地化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RPG這類重視劇情對話的類別,還得參考世界觀,結合語境多次加工。

新出遊戲沒中文,你怎麼看?

《女神異聞錄5》裡的填字遊戲也做了本地化

以《女神異聞錄5》為例,遊戲的首發日期為2016年9月15日,中文版發售日期為2017年3月23日,這中間花了足足6個月時間。Switch上的《塞爾達:曠野之息》更是首發11個月之後,才推出官方中文版。慢工出細活,值得慶幸的是,這兩作的中文版質量都很高。

但是,主機遊戲畢竟歐美玩家是大頭,和總人口相比,國內的主機玩家的比例實在太少。

基於以上幾點,廠商不打算出中文版遊戲無非出於商業上考量。我表示理解。

理解的同時我也很憤怒。八方旅人的首個Demo就用3D畫素畫面與劇情演出打動了我,如果能有中文,兩件快樂的事兒重合在一起,本可以給我帶來更多的快樂。然而事與願違,我不僅成了被SE篩選後淘汰的消費者,還得玩著英文版的《八方旅人》滿口說著「真香、真香」!

出於利益,廠商有權利選擇出不出中文,出於快樂與便利,玩家也有權選擇買與不買。這都無可厚非,但如果一部出色的遊戲被語言限制,那對廠商與玩家都不是好事。

新出遊戲沒中文,你怎麼看?

這裡充斥著迷夢,我,正是逐夢之人——《賽博朋克2077》

說到這兒,你就能明白為什麼積極推動全球化的CDPR,積極推廣本地化的索尼,在國內玩家口中能有出眾的口碑了。

他們並不居高臨下,而是讓玩家切實看到了自己做的一切。如果廠商能做,就儘量說服自己與客戶去做。那麼對於我們,如果玩家感興趣,有財力,能買就買。這也許才是中文遊戲在本地市場生根發芽的基石。

銀河正義使者

正如我在上面的導語處所說的,我的觀點是“一款遊戲是否自帶中文那是廠商自己的選擇,我們理應尊重並理解”,但儘管我尊重並理解廠商的選擇,可是在現今的市場環境下,中國玩家在世界玩家中的佔比越來越重,甚至有不少獨立遊戲製作人都開始將簡體中文作為首發語言了,可仍然會有一些大廠時不時來上一次八國語言無中文的把戲。

在很多時候,當國內玩家看到獨立遊戲沒有中文的時候都會非常理解,畢竟獨立遊戲製作不易,本地化的費用幾乎可以壓垮一些沒什麼資金的獨立遊戲製作人,可是這種寬容並不會用在大廠的身上,對於有著一定量級的大廠來說,只有願不願意製作中文,而沒有製作不起中文這種情況。

新出遊戲沒中文,你怎麼看?

所以當我看到某些大廠寧願製作泰語和羅馬尼亞語都不願意加入中文的時候,我就明白不加入中文很可能並不是出於什麼商業考量的問題了,不過是否加入中文是廠商自己的選擇,所以本文並不打算進行任何形式的道德綁架。

你可以不出,我也可以不買,至於日後,你走獨木橋,我走陽關道,各自安好,互不相欠。

我並不好吃

關於官方中文這一點,我認為作為遊戲廠商,如果有在國區發售的打算,那麼廠商確實應該考慮這一點。因為國內英語的平均水平是不及歐美國家的,能夠新增官方中文會讓遊戲在國區的推廣更加便捷,國內玩家在遊玩體驗上也會更加舒適。

但是,如果遊戲廠商並沒有給出承諾要在遊戲中新增官方中文,玩家就無腦噴、無腦給差評,這一行為是不恰當的,說難聽點這些人與暴民無異。時代在進步,能玩到國外廠商遊戲的玩家大多是受過教育的,至少九年制義務教育是讀完了的。這九年裡,我們的英語老師教給大家的詞彙語法是足夠去理解大部分遊戲內的英文的,何況現在手機上的翻譯APP那麼多,有一兩個生詞查一下就能理解了。在許多線上遊戲也不免會遇到歐美玩家,當需要配合的時候總不能打著拼音和人交流吧。其實這也是當初大逃殺遊戲中中國玩家受到排擠的原因之一。

我個人對於官方中文倒是沒有太多怨念,因為其實玩了很多英文遊戲之後,自己的英語水平不說進步,至少是不會退步的,也算是一種學習了。而且有些原本沒有官中的遊戲在添加了官中之後我還是更加適應英文原版。

再從遊戲廠商這邊來講,如果收到了來自玩家的合理意見與需求,廠商應當給予基本的尊重,而不是敷衍了事,因為玩家於遊戲廠商而言,就是他們的客戶。尊重玩家,玩家也會給予廠商更多信任與支援。

總而言之文明人在文明時代就該做文明事,有些東西自己改變不了的時候不妨試著改變自己,何況學點英語並不是啥壞事。

塔爾

話說在前頭,因為打算靜下心細品所以我刻意遮蔽掉各路訊息自己開荒,同時我對影視及遊戲作品的敘事結構比較看重,所以以下皆為個人的主觀判斷,如有錯誤虛心接受指正。

最近我正計劃製作一款獨立RPG遊戲,所以早早便預定了實體版預備膜拜。然而上手三小時後我只能說略顯失望,完全沒想到八個人竟然故事基本就是獨立的,興許劇情最後還是要收一下線然後給你一種“居然是這樣”的震撼。

即便如此,至少開頭旅人們的相遇太糟了。但若是撇開劇情不談的話,八方旅人在我心裡妥妥的是所有復古日式RPG開發者的標杆,獨這光這水我就能看一年。

新出遊戲沒中文,你怎麼看?

說回本地化的問題,其實很有可能SE一開始沒想到這款看起來有點小眾的遊戲能掀起這麼大風浪,畢竟現在的媒體聽風就是雨,叫好不叫座的作品太多了,並且文字量如此龐大的作品本地化工作費時費力(王國之心3也沒打算出中文,SE你到底什麼意思?)。

不過據傳八方旅人已經在歐洲賣到脫銷,還順手又拉了一把主機的銷量,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中文版指日可待。

我是老瓜皮

一款遊戲不出官中,對於國內玩家來說這彷彿是一種歧視與侮辱。但對於遊戲發行商來說,這只不過是一次取捨。為了控制成本並將利益最大化,沒有什麼是他們無法捨棄的。這聽起來似乎很殘忍,但很可惜,這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受到倖存者偏見的影響,國內部分主機與掌機玩家一直認為自身所處群體體量龐大,但實際上或許並非如此。以今年叫好又叫座的《戰神4》為例,在PS4吧中,曾有一位有趣的吧友認為該作在國內一個月的時間裡銷售量可突破300萬。但實際上,《戰神4》如果只看實體版銷量的話,國內一個月的資料僅為10萬餘份。即使加上數字版的銷量,最終得到的資料亦與300萬相距甚遠。

新出遊戲沒中文,你怎麼看?

我相信在未來的數十年裡,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內市場將極有可能成為海外遊戲的重要市場之一。但就目前而言,很不幸,這兒還沒成為他們戰略部署中的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