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罷《平凡的世界》,為之震撼。

簡單記錄下孫少平的半生,以此勉勵自己,食一把精神食糧。

吃著最差一等菜的孫少平,總是等到最後一個去拿自己的黑麵饃。和他一樣處境的郝紅梅亦是如此,兩個貧苦的少年漸漸交好,可之後因為同學的流言蜚語,郝紅梅看不上孫少平了,和班長“好上了”。孫少平傷心,而在好朋友金波要去為他教訓班長時,極力勸阻。

跛女同學是造成孫少平被流言纏身的“罪魁禍首”,然而當她要被暴雨沖走的時候,是孫少平不顧自己安危,把她從死神手中救下。

郝紅梅在商店偷了幾塊絲巾,被當場抓住,是孫少平趕往商店,求老闆不要告發,並且買下她偷的幾塊絲巾,安慰郝紅梅。

孫少平在讀書時期,和曉霞共同討論“國家大事”,從曉霞那裡得到幫助,得以手不釋卷。

高中畢業後的孫少平不得不回到雙水村重新勞動,好在當了一個教師。當學校倒閉之後,他又不得不出山勞動。可是他的內心無法平靜,他不想一直困在雙水村啊。他鄭重地和父親哥哥說了他要出去闖闖,儘管父親和哥哥並不理解,他這顆堅定的心也絕不動搖。“到遠方去,到遠方去,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身無分文的孫少平在黃原市做小工,勞累不堪。第一份工,自降身價,比別人少拿5分錢每天, 曹書記夫婦被他感動,結算工錢的時候依然按和大家一樣的工錢,並且還多給5元。然而少平堅持只拿自己承諾的,而且返給他們5元,表示感謝。他的舉動,實在是讓曹書記家震驚又感動,以至於曹書記想招他為上門女婿,還幫他在黃原落了戶口。

在電影院前重逢的曉霞,被孫少平走出雙水村的舉動折服了。這個少年果然不一樣,雖然在他高中畢業後,他們也一直書信往來,但之後斷了書信,曉霞覺得他就像廣大農民子弟一樣,永遠紮根農村了。然而在這個城市重逢孫少平,讓她重新審視了孫少平,在心中萌生愛意。

孫少平在一次做活中,遇到落難的小女孩,小女孩被包工頭欺負,孫少平痛揍包工頭,並且把自己好不容易積攢的100元全部給這個小女孩,送她去回家的車站。以後,孫少平再次遇見這個女孩,還是回到了包工頭的魔掌下,心痛難忍,少平伏在草地上痛哭,這該死的命運。

在哥哥與父親分家之後,少平就承擔起妹妹每月的生活費。每一次回家,只留好一張車票錢,其餘所有血汗錢全部給家裡。哥哥孫少安對於分家非常痛苦,少平理解他也勸說他,哥哥為這個家庭犧牲了多少,每個人都知道啊。

與曉霞相遇之後,少平又可以不間斷的讀書了。哥哥和曉霞來看少平,看到他背上傷痕累累,在極其破爛的被褥上點著蠟燭看書,真是心疼極了。少平沒想到自己的窘境被親人看見,也知道他們不好受。哥哥再一次勸說他回去和他一起辦磚廠,少平堅定地表明自己的意志,仍然不回去。

妹妹蘭香聰慧刻苦,少平每月保證蘭香的生活費,寫信鼓勵自己妹妹。在妹妹考上大學時,喜極而泣,給妹妹準備去上大學要用的箱子,衣服等,連女生最需要的東西他也想到了,拜託曉霞給自己妹妹挑選,準備好一切給自己的妹妹。

和曉霞的心意相通,是少平最幸福的盼頭了吧。曉霞畢業分配去當了記者,兩人在古塔山上,曉霞對他講了《熱尼亞。魯勉採娃》的故事,兩人終於擁抱親吻,相約在兩年後的同一時刻一定要來到此地。(1983年8月3日下午一點四十五分)

少平去了大牙灣煤炭,成了公家的煤炭工人。可以想見,挖煤是多麼沉重又危險的工作,然而少平一直堅持做下去。從一開始被別人瞧不起,到後來人人敬佩。他曉霞問他以後有什麼打算,少平說他打算讀煤炭大學,他已經從實際生活中去思考自己所做的這一行,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如行屍走肉般地工作著。

災難的降臨沒有預告,沒有同情。曉霞為救別人,在洪水中犧牲了。少平簡直心如死灰,在消沉了相當長的時間後,才慢慢好起來。“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小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繼續繁衍和發展,直至遙遠的未來。可是,生命對於我們來說又多麼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將會走向自己的終點。死亡,這是偉人和凡人共有的最後歸宿。熱情的詩人高唱生命的戀歌,而冷靜的哲學家卻說:死亡是自然法則的勝利……是的,如果一個人是按自己法則壽終正寢,就生命而言,死者沒有什麼遺撼,活著的人也不必過分地傷痛。最令人痛心和難以接受的是,當生命的花朵正蓬勃怒放的時候,卻猝然間凋謝了。”

自己的師傅也在煤礦底下為救別人而被壓死了。孫少平自己也在煤礦底下出了事故,好在命保住了,容貌卻毀了。在醫院的時候,收到了金秀對他表達的愛意,大家都勸他別在去煤礦工作了。然而他給她們留下信後,還是回去了煤礦。

儘管生活困苦,孫少平卻是精神世界的國王。

他自卑卻並不封閉,

他貧困卻並不自憐,

他渴望知識,不停地閱讀,

他處在最底層,依然掙扎著向上,努力地向上,不停地向上。

怎麼會有這樣一個孫少平!

“其實,他在靈魂深處並沒有低看自己。她顯然不瞭解他這兩年的變化。他之所以不願和她再聯絡。的確是因為兩個人在生活中的處境差異太大。但這並不是說,他認為所走的道路就比上大學低賤。

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低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他已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職業的高貴與低賤,不能說明一個人生活的價值。恰恰相反,他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透過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歷盡千辛萬苦而釀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

——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於苦難的學說’了。”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每天都要發生許多變化,有人倒黴了;有人走運了;有人在創造歷史,歷史在成全或拋棄某些人。每一分鐘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這個世界,同時也把另一些人送進墳墓。這邊萬里無雲,陽光燦爛;那邊就可能風雲驟起,地裂山崩。世界沒有一天是平靜的。可是對大多數人來說,生活的變化是緩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沒有什麼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樣。也許人生僅有那麼一兩個輝煌的瞬間——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無奇中度過。

不過細想過來,

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即是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那個最平凡的世界而戰鬥。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哪一天是平靜的。普通人時刻都為具體的生活而傷神費力

——儘管在某些超凡脫俗的雅士看來,這些芸芸眾生的努力是那麼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