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研學報告

——君子之學貴慎始

在緊張而又充實的期末考試後,學校組織我們30名優秀學生進行了一次為期七天的赴臺研學之行。這七天裡,我們從校園建設、學生管理、品德教育、勞作教育、三創教育、手工實物體驗、地方文化、創意思考方法等方面展開學習,期間一來既寓教於樂,又激勵學生興趣;二來培養學生團隊精神、懂得感恩、學會分享、禮貌謙讓、守時守紀、合作交友;三來增進了教師與同學之間情感,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四來增強了學生安全意識。每每翻看當時攝影所留下的相簿,到最後都忍不住嘴角上揚,回憶是承載過去的地方,也將珍藏在心靈深處難以忘懷。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赴臺研學的機會,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接下來我將從校園參觀及學生管理、品德與勞作教育、三創教育思考、地方文化四大方面進行彙報。

一、校園參觀及學生管理

校園參觀

上午我們主要是參觀校園。

第一站是三創教育發展中心,和大陸講的雙創多一創的便是創意,就好比不去問取名字的寓意是什麼,而是問為什麼取這個名字。李老師在介紹由學生的創新作品的同時也順帶點發我們的思想不要被侷限,也介紹了很多新名詞,如德國“紅點獎”。原始部落文化,移民帶來的閩越文化、荷蘭,西班牙侵略者帶來的西方海權文化、日本的“皇民化教育”和同化政策、90年代以來,隨臺灣政經形勢的深刻變革等諸多因素使臺灣文化具有多元性。參觀了臺灣朝科大學生的作品之後,我很感嘆在三創教育方面,朝陽大學做的很周到,學生有想法,老師會來幫助從做模型到落地,申請專利,接著將產品去商家那試用,透過商家的反饋不斷進行整改,直至完美,老師也會帶領學生參加國際大賽,登上更高的舞臺,開拓視野。

第二站是圖書館,在李老師的介紹下,重新整理了我們的認知:DVD、影片、電影、漫畫也是書!而我們的父母會認為這些都是影響學習的東西。在一樓有一片區域令我印象很深刻:這一片區域對於每一個專業,教授都會推薦一定要讀的100本書。在這一方面,工程沒有做的這麼完善。儘管圖書館有很多書,但沒有老師的推薦,可能會漫無目的的讀很多書,有用和無用都不知道。在負一樓有三個師生交流區,分別為全開放式,半開放式,封閉式。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上課方式。老師的上課方式和大陸也不一樣,老師講完,學生講,老師再點評。圖書館也有意見箱,收集學生對於圖書館的理解,以及想象中的圖書館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進而改進。

研學旅行

一整櫃的磁帶感覺很少見,大陸應該很少用了吧

學生管理

在大學大學四年上完所有的課,參加一些活動,學分基本上都能修滿,但像老師組織的問早活動;幫助原始部落帶小孩,教他們學英語打籃球等;颱風後去原始深林綁指路的布條……這些活動的學分雖然不多,但都屬於獎勵學分,它的意義更側重於重在參與,鼓勵學生多做公益活動,而不是為了得學分才去做這項活動。

當我們問老師如何讓同學們更積極地參加投入到活動中,老師回答大致意思是,修學分是自己的事情,我們組織活動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對這項活動感興趣的同學參加,而不是給分少的同學來修學分的,大學是展現自我的舞臺,本就應該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如果我拿同樣的問題去問老師得到的回答可能是,我自身能力不足,沒有組織好活動,沒有做好溝通,沒有讓同學們更好地理會到活動的意義,更多的出發點是自我的反思,而非參加活動同學的過錯。但是我想整個活動效果的好壞這兩個方面都有影響。

二、品德與勞作教育

品德教育

我們聽周主任有關於品德教育的養成與落實的講座。主要講了禮節的重要性,綜合服務學習以及落實過程。周主任給我們看了一段短影片,每天校長帶領師長們向過路的學生,居民問早。也向我們介紹了問早活動,每個學生的口號,動作都是有自己構思的,他希望從這個活動中能讓每個人都感受到學校彼此的溫度,朝陽大學的學生也很熱情活潑。他們遵從朱熹的《大學章句》:“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應召朝科大校訓勤學敦品力行。教育的核心是讓學生做一個有品德,有品格,有品味的人。

聽完周主任的講座我反思了一下:

1。身為學生幹部,在組織活動時,要考慮周全,考量萬一。

2。利人的極端是利己。多幫助他人,不為求回報,當自己需要幫助時,會有很多人站出來幫自己。

3。碎片時間合理利用。在組織活動時,根據每位同學的性格特長,同時安排不同的任務及叮囑注意點細節。於自身而言,自己參加的活動,老師佈置的作業,部門要求寫的文案,等級考試的學習程序都需要合理安排時間,每一天,每一週,每一月,每一年,都寫一下自己的時間安排,從小目標到遠端目標,堅持總會有收穫。

4。不做不會怎麼樣,但做過一定會不一樣。以前有後悔過,某些活動沒有參加,以後不希望同樣的事情再發生,想參加的活動或者事情一定要及時去做,這樣才不會留下遺憾。

思考:在組織活動時如何更吸引同學參加?

1。不斷激勵自己,這裡的自己指的不僅是組織者還有活動的參與者,透過自我鼓勵增強自信心,讓自己有勇氣去做。

2。有榮譽感,要讓同學們從活動中受到啟發,“我”這麼做為學校乃至社會做出了什麼貢獻,不僅僅只是為了修學分而去修學分。

3。捆綁活動:將人少和分高的兩個活動捆綁在一起,人少的活動要麼難度係數太大,要麼活動本身不具有吸引力,而分高的活動自然會有難度,但自會吸引學生去參加。

勞作教育

朝陽科技大學有一大特色,大一新生在大一一學年打掃校園衛生,包括校園林蔭道,操場,教學樓,還有廁所,這是必須完成一項必修課,而且沒有學分。由朝陽科大的施老師及學生代表跟我們講解勞作教育。開頭的第一句是:你的校園是什麼樣子的由你得打掃的乾淨程度來決定,打掃衛生也分了很多小組長來管理勞作小組。勞作教育的意義首先大學生不應是培養動口不動手,更非涵養優越意識育化統治階級的教練場。其次乾淨代表一種尊嚴,一種價值是人與人溝通最貼近內心的真實投射,使勞作教育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最後企業重視求職者的工作態度和個人品德,透過勞作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工作態度與服務熱忱。

當組織勞作教育時,通常會打散編組,將不同科系的人安排到同一個小組,從而使每個人透過這樣的活動認識不同科系的更多的朋友來拓展人脈熟悉彼此,而達到團隊合作的效果。老師也告訴學生手心向下為別人做服務,必須肯彎下腰要去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而施於人。

如何有修己與習慣的養成:

1、隨時自省,反思自己有哪裡做的不好?從他人的角度會有什麼想法?透過這件事情小方面的影響是什麼?大方面又是什麼?

2、我可以,面對困難不退縮,將問題先分步驟再逐一解決。

3、堅持對的決定,做有意義的事情,別人不可能歧視,其實內心是肯定的,起著表率作用。

4、君子之學貴慎始,讓對的態度成為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

為了達成目標需要做的措施:

1、落實均等及勞動無貴賤之分的觀念,並提升學生基本勞動能力與建立暖校惜福之校園文化。

2、持續性參與校園清潔與落實環保節能觀念的境教涵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責任感。

3、安排團體勞作教育,如關懷弱勢群體及敦親睦鄰活動,擴大生活視野及生命歷練並涵養服務情操。

4、增加互助合作機會以發展人際互動及溝通協調作用。

5、實時學習。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工作態度。

6、規劃反思,感受不同角度的觀點與解決問題的模式,肯定自我以促進個人發展。

思考:

組織層次分明,從策劃活動,實施型別,講授與實作教學課程,現場實作教學,反思活動,資訊管理系統的成績評量,到最後的課程改善,每一步都非常詳細,這是我們沒有的,需要學習。

三創教育思考

手工實物體驗

在李老師給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下紅磚筆筒的搭建過程以及打基底得注意要點,我們便開始做筆筒了。分別有兩種底座一個是圓形,一個是方形,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磚頭也是分為兩種不同的顏色,四種不同的規格。拿上白膠邊點邊擺就開始操作了。

每當思路出現障礙時,老師便建議我們,起來走動走動,順便看看周圍同學們的作品,便會有新的點子。在搭建的過程中也會給出適當的建議,會將之前做好的產品展現給我們看來拓展我們的思路。短短的一個多小時中,我們集中精神,揮舞手指搭建屬於自己的紅磚筆筒。當然,一個多小時過去後,每個人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創新靈感。

研學旅行

感悟心得:

1。創新並不等於創造,是在已有的基礎上做出改進。

2。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方向。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4。創意需要有心人。

5。思維模式轉變,不要被侷限在原來的框架中,水平思維、垂直思維、 發散性思維、聚攏性思維、逆向思維都是我們在生活需要的。

地方文化

駕駛文化

在臺灣,不論大街小巷,都很難聽到刺耳的車鳴聲,也很少看到無視紅綠燈橫穿馬路的機車。馬路上不會有垃圾桶,機動車道也沒有駕駛員隨手扔的垃圾,尤其是過馬路時,在路口,車輛大多會緩行讓機車行駛。車輛文明行駛,行人文明行路,幾乎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這也與個人的道德修養和社會的文明氛圍有關。臺灣由於地理環境道路不便行走,所以機車很多,但所有駕駛機車的人都會帶安全帽,一方面出於對自身安全問題的考慮,另一方面政策規定要帶安全帽。不同於常州的是臺灣是先直行後拐彎。

研學旅行

每個人不帶頭盔不能上路,女生騎電摩還必須戴口罩,奇奇怪怪不成文的規定

綠燈一跳,電摩直接衝過去了,開的超級快,過馬路都要很小心

在廈門旅遊時打摩的,跟這個感覺很像,摩托直接衝上高架,不敢再坐第二次了

美食文化

清淡鮮醇:島內氣候炎熱,傾向自然原味,調味不求繁複,清、淡、鮮、醇便成了臺灣菜烹調的重點,不論燉、炒、蒸或水煮,都趨於清淡。

海味豐富:環海的臺灣,海資源豐富,滋味本就鮮美的海中鮮。

羹湯:農耕生活辛勞,物質又不怎麼豐沛,只要一鍋可為湯又可為菜的羹菜,即可全家飽食三餐,又營養俱全,更為方便,臺式羹湯逐漸深入民間,並朝向更鮮美細緻的美味。

藥膳湯:以中藥材熬燉各種食材的藥膳食補,是臺菜的另一特色,雖然各地方菜系中亦可見中藥入菜,還是不如臺菜對藥膳食補之熱愛。

研學旅行

這是在大溪慢城拍的,大陸的吃冰是吃冰棒,灣灣的吃冰就是吃冰,小料下面真的全是冰

2019年7月17日

我沒想到隨手寫的報告居然有人收藏了 ☺️,一直對這篇文不是很滿意,後期會補圖

2021年7月15日

大溪慢城真的很美

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

這個就比較厲害了,大叔在玻璃瓶上打陀螺

日月潭

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

還有小哥哥彈唱,真的好棒

研學旅行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8961637127237632

研學旅行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8961977771745280

地震博物館

研學旅行

裡面還有很多地震模擬器,AR體驗,各展館有專門的講解員

臺灣故宮博物館

研學旅行

好像叫五花肉

三大鎮館之寶:五花肉,翡翠白菜,毛公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