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什麼意思舒雅學姐 2020-12-25

1、意思: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2、原詩:

憫農二首

作者:李紳 朝代: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什麼意思

擴充套件資料:

《憫農》讀後感:

《憫農二首》是透過描寫烈日當頭下,在農田裡辛勤工作的老農,反映了農民伯伯耕作的辛苦。也告訴我們,每吃一粒米,都是靠農民伯伯的辛苦勞動來獲得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杜絕浪費,提倡節儉。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就餐要提倡光碟行動。節約是建造美好明天的唯一工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什麼意思拾風拖幻魄0M 2021-03-25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出自唐朝詩人李紳的古詩作品《憫農》第一二句,其全詩文如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註釋】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土。

3.誰知盤中餐:在臺灣,香港等地寫為誰知盤中飧(sūn), 國內採用簡化字後,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為餐了。餐飧:晝飯為餐,晚飯為飧。

【翻譯】

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裡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裡。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的辛苦。

【賞析】

第二首詩,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裡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敘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閒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十。它概括地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呻吟;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於在這一深沉的慨嘆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這兩首小詩在百花競麗的唐代詩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不斷地被人們所吟誦、品味,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絡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裡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絡在一起www。slkj。org。詩人敏銳地觀察到了,並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而是採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說都是採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民在廣大田野裡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並換來了大量的糧食,該說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後一句卻凌空一轉,來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這樣,前後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兩句並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最後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什麼意思虢姮娥慈啟 2019-04-26

大中午的在田裡種田,汗流浹背流淌入田土裡,鋤是動詞,禾是稻穀類作物,日是太陽,當午就是中午或太陽暴曬時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什麼意思網友8ca2184 2020-04-09

正午時分,頭頂著炎炎烈日的農民正在為禾苗除草,

顆顆汗珠灑落入禾苗下種的泥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什麼意思匿名使用者 推薦於2019-01-20

正午時分,頭頂著炎炎烈日的農民正在為禾苗除草,

顆顆汗珠灑落入禾苗下種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