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心得 | 當在追求「無縫轉場」的時候,我們是否忽略了什麼?

本文共 5800 字

希望對你有影響

2019 年三月中旬,我去了趟日本關西,拍了一條「蓄謀已久」的旅拍。

它是 Vlog 嗎?不重要了,它是我的心聲。在這條短片裡,你看不到賽博朋克與小清新,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淡淡的「喪」,我稱之為「陰翳」的感覺。

陰翳之美,我覺得這是日本人文風情中很獨特的一面,它是日本一種內斂但本真的氣韻。恰好,這段時間我個人也處於一個比較混沌的狀態。我是覺得,人總要缺點什麼,才會有興致去創作吧。

循例先上作品

建議佩戴 觀看

創作心得 | 當在追求「無縫轉場」的時候,我們是否忽略了什麼?

https://www。zhihu。com/video/1106680188775215104

01

前言

在正式動筆寫這篇創作心得之前,我一度糾結要找怎樣的一個選題或者切入點,要是大家感興趣的而且也要與片子的製作有關,還須有邏輯地自圓其說,真的不那麼容易找到。而想到「無縫轉場」這個概念最近很流行,是否能借此談談?

而我一直比較擅長的,就是將兩樣沒什麼關係的東西扯到一起建立聯絡,所以這次心得也不例外。兩點理由,一是鑑於這次的創作是以「情緒」為主導的,二是現在網路上很多「無縫轉場」的作品都過於炫技,而缺乏了情感與氣質。

所以,這次來淺談一下我對影片的

「情緒」

「無縫轉場」

的一些看法。

創作心得 | 當在追求「無縫轉場」的時候,我們是否忽略了什麼?

02

「森林」是怎樣的情緒

整個片子下來了,我一直在想這片

「森林」

究竟是什麼。有人說,村上先生的「森林」大概是指人心的孤獨,一片別人走不進去的森林。。。

必須坦白,我並沒有完整看過《挪威的森林》這本書,所以我無法去談論村上所指的這片森林到底是什麼。但我看過陳英雄導的《挪威的森林》,在沒有原著包袱的情況下,覺得片子並沒有輿論所說的那麼差勁。即使敘事和細節處理確實看出有不到位的地方,但在我看來,那種壓抑、悽美和迷離的情緒和氣質還是有的。

其它都可以丟失,

唯獨情緒與氣質不可以

,同樣這兩點也是這次日本短片創作的初衷。我希望它與前作《傑西傳奇》會有不同的地方,個人看來應該是辦到了。最直接的感受是片子的節奏放慢了,沒有了強烈的起承轉合,只有兩個人之間娓娓道來的對話,影像就像流水一樣隨著談話而展開,偶爾又作為第三方角色參與兩人之間的談話。。。

對於效果的最終呈現,與其說得益於精心的策劃,不如說我只是

跟著自己的真實情緒在走

,最後將這段時間以來的情緒用作品承載了起來罷了。如果這個旅拍能做成系列的話,我希望之後每一部作品都是有變化的,也許

情緒就是我變化的底色

,作品是記錄,同時也是創造。

回到「森林」,每個人都自己的理解。而我的理解是 ——

內心的慾望

能輕而易舉獲得的東西,大概不能稱作慾望。慾望永遠是在現實反差的映襯下活著的。而大多數人面對慾望更多是選擇逃避與妥協,某種程度這確實是一種知難而退的睿智;而少部分的人選擇勇敢與慾望做鬥爭,但這少部分裡的大部分又會迷失在這片黑暗森立之中而不能自拔,最終走得出去的人卻寥寥無幾。所以,也許你不曾去過,但一旦你去了,也許就走不出來了。。。

創作心得 | 當在追求「無縫轉場」的時候,我們是否忽略了什麼?

△ 這裡插播一條朋友觀看完片子後對主題的看法,我覺得可以作為補充

2017 年 11 月 1 日,我從第一家也是到目前為止的最後一家公司辭職了,開始了我的自由職業生涯。那個階段初生牛犢,初嘗自由的滋味,心氣高,感覺充滿可能性的未來已經向你招手,所以在這種情緒之下的我,創作了《傑西傳奇》。

目前一年半過去了,事實是一切並沒有那麼順利,很多事與願違,也少不了痛心疾首,生活和事業似乎也沒多少起色。在這裡不想做過多的自我暴露,總的來說這段時間我感受到從來不曾有過的對錢的渴望,不是為了滿足物慾,而是要克服來自於內心和未來的不安全感。

創作心得 | 當在追求「無縫轉場」的時候,我們是否忽略了什麼?

△ 很好奇有人留意到英文字幕嗎?

君子不恥於談錢,但應談錢有道。往俗裡說,這次創作的動機是因「錢」而生,但中途被我歸納上升成一般性的論點(儘管粗淺但確實是思考的結果),然後最終演繹成了現在的《鐘聲臆想》。

而最初那種對錢很純粹的渴望,成為了我很想抒發的一種情緒,那時候我想假以時日,要透過創作去宣洩出來。

03

聽起來很有錢的樣子

機會來了,每年一趟旅行是我和傑西的約定,這回本來打算去臺灣,但因為我的順德戶口不能辦自由行簽證,最後改成了日本風情濃厚的關西。當然我們也只能避開櫻花季去,因為價格低且人少。

創作心得 | 當在追求「無縫轉場」的時候,我們是否忽略了什麼?

△ 不針對櫻花也不針對任何人,但這確實是內心的想法,櫻花之所以有今天的象徵,據說也只是起源於戰爭年代的政治所需

確定了目的地後,內心那壓抑已久的情緒觸電了我的思緒,我覺得這種情緒是否能結合當地的人文來實現一種特殊的表達?而「喪」也是我當初對日本的一種粗淺的認識,在賽博朋克和小清新旅拍大行其道的今天,是否能夠展現出日本別樣的風情?

而靈感要麼遲遲不到,要麼就來得無聲無息,稍不留神就會擦肩而過。有一天我在網易雲刷鋼琴曲《鍾》的評論時,一條特別有意思的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 ——

創作心得 | 當在追求「無縫轉場」的時候,我們是否忽略了什麼?

「沒錯,就是它了」,純粹出於一種創作者的直覺,我心裡想,「我會帶著這句話,這首音樂,我的情緒和日本的旅行,創作一部片子出來」,在這裡感謝這位網友的對我靈感的激發。

於是兩個月後,《鐘聲臆想》如願順產了。

04

靈感永遠是碎片

而你是手術醫生

美國著名剪輯師沃爾特·默奇說過,

情緒是剪輯最重要的一點

,同時他也說過,

剪輯師就好像一個外科手術醫生,面對一堆斷壁殘垣的素材,你要做的好像就是先把沒用的部分去掉,然後選出有用的部分,最後再把有用的部分有機地重組起來,讓它們獲得新生。

我覺得這個比喻實在是恰當不過了,其實大道至簡,但「有機」二字卻蘊含了無窮的知識。

這句話還蘊含著一種創作上很重要的思維 ——

不排斥任何可能性

創作過程中,我們總會聽到諸如此類的聲音,「這個不行吧」、「這個我不喜歡」、「這個不好」,當然有些否定是合理的,但更多時候只是固步自封,一種對可能性的忽視。

做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手術醫生面對一隻斷臂,普通的醫生可能會說,「這手沒用了,丟了吧」,而「醫學怪咖」可能會說,「手指全截下來進行冷藏,日後可作為肢體嫁接用」。

「聽起來特別有錢的樣子」,你看到這句話可能會刷過去了,但它確是這個片子的靈感源頭。當然這需要一種專業的判斷力與敏銳的嗅覺。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思維認知

。當你接受這種思維後,那你的創作才可以大刀闊斧地展開。

05

音樂是聯結情緒

與結構的結締

文章我會一直強調「情緒」,都來複盤一下上述我已經有了怎樣的碎片了:

✓ 一句評論

✓ 一首音樂

✓ 我的個人情緒

✓ 日本旅行的機會

那接下來是架構片子結構的階段了,而我習慣是

用音樂作為結構與情緒之間的結締

,理由如下:

1。 音樂有「結構」的屬性,一首好的音樂是有

起承轉合

的,就是俗稱

「畫面感」

的東西,這是音樂聯結結構的一環;

2。 音樂有「情緒」的屬性,這個好理解,這是音樂聯結結構的一環。

情緒

<———— 音樂 ————>

結構

所以,在音樂作為「中間人」的聯結下,「結構」與「情緒」就能更直接地互通了,其實這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無縫轉場」,靠音樂讓你的情緒與結構之間做到無縫轉場。

所以選擇好的音樂很重要,情緒層面要兼顧你已有的碎片內容,技術層面音樂本身要選擇有「畫面感」的。而我這次選擇的是,電影《人間失格》的主題曲(電影確實是很爛,但音樂很棒)。

這次選擇音樂都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我沒有翻山倒海地找音樂,而是直接選擇了之前都很喜歡的《鍾》和《人間失格》,因為兩首音樂都很出色,情緒也飽滿且符合需求。與其標新立異地找冷門音樂,不如把音樂「無縫地」嵌入你的影片裡,做出像「原創音樂」的感覺。

看片都是憋著一口氣的,能讓觀者憋著一口氣看完片子就算成功了,這時候沒人會突然按一下暫停鍵去扛你的音樂不好。

因為當音樂與情緒、結構高度融合後,它們都是一個整體了。

相反,不顧情緒與結構,無腦選擇音樂的行為最後很大可能會讓人覺得音樂很跳,那不是各種「無縫轉場」能夠拯救得來的。

06

最痛苦與混亂的階段

選好了音樂,就要進一步細化片子的結構了。其實就是提前策劃好音樂每一部分要安放的內容(一般需要對音樂二次剪接來最佳化結構),如果有文案或者畫外音,則需要精確或大致策劃好相應內容並帶著音樂「預播放」,主要是為了儘可能去適配相應內容的時長,以求做到心中有數,拍攝中有的放矢。

(這裡插一個題外話,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實際上是把日常 Vlog 對著鏡頭說話的部分前置到拍攝之前了,而我覺得 Vlog 的大眾化需要有更多包容性。試想一下,並非每個人都是對著鏡頭能不怯場或者口才上線,所以對於這部分的人是不是就永遠做不了 Vlog 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他們也可以透過畫外音或者字幕的方式去代替。你看認真讀稿的陳丹青也開始做 Vlog 了,重點還是要用心和真誠)

上面說的階段

是整個創作過程中最痛苦與混亂,但也是最多驚喜發生的階段

,因為你需要更多的切入點,你需要開啟你的腦洞,做更多的調查,查詢更多的資料,對看見的每一句話,每一張圖片和每一段影片和音訊都

保持完全的開放性

。你時常會在這個階段感慨自己是多麼的無知與靈感枯竭,因為這確實是很艱難,但越是要沉下心來應對和多花點時間,我為此就放棄了一些商業合作的機會,因為不能想讓更多的雜音去幹擾自己創作的情緒。

思忖了一段時間後,我找到了以下三個切入點:

1。 「日本是全世界植被覆蓋率最多的國家」,讓我想到了綠色的頹廢;

2。 「鍾與時間」的概念,因為兩首備選音樂都直接或間接地蘊含著這樣的意象;

3。 看了拉斯·馮·提爾《此房是我造》,裡面雙人對話的敘事方式我覺得可以借鑑。

本來打算這次片子由頭到尾都是我一個人在說,但後來覺得這樣缺少了層次與衝突,並且有些陰暗面的觀點可能比較負能量,於是我決定植入另外一個角色,而他們所說的觀點同時也是我內心的觀點,不太恰當的比喻就是,有點像天使與魔鬼之間對話。

好了,拼圖逐漸找到方向了,然後經過為期七天的閉門創作,此處省略一萬字(因為實在是太混亂與複雜了,我不知道該怎樣短時間內覆盤出來,重點是我不確定會有多少人看,也許以後有機會吧)。。。

最終將線索理清了,這是一個

「精神病患者與心理醫生敘說一場關於年輪、時鐘與太陽的兇殺故事」

的故事。

同時也臨時抱佛腳地翻閱了關於日本的資料和書籍,埋頭苦幹寫文案、找參考,尋找後推翻,推翻後再繼續,blablabla。。。。最終在出發之前把片子的結構、文案和需要的畫面八九不離十地策劃完畢了,做好方便自己能看懂的分鏡本,規劃好拍攝行程(這部分的具體流程可以參考之前分享的一篇 Vlog 創作心得),就出發去日本拍攝了。

拍攝是件苦差事,但拍完後我就鬆了一口氣了,其實如果你做的準備足夠充分,你對片子最終呈現的效果是能預料到的,一般分為四個階段吧:

1。 有一個較為完整的創作概念的時候;

2。 策劃好拍攝方案的時候;

3。 拍攝完的時候;

4。 回去後審完素材的時候。

對我來說最輕鬆的,永遠是後期,當我審完素材後,我基本就能確定這件事是成了還是黃了。而當片子輸出最終釋出之後,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就像整段情緒從此告一段落了,彷彿憋了兩三個月的一口深呼吸終於被釋放了出來。

創作心得 | 當在追求「無縫轉場」的時候,我們是否忽略了什麼?

△ 每晚回到酒店後,都要對照分鏡表梳理一遍當天拍攝進度

07

「無縫情緒」

比「無縫轉場」更重要

看到這裡,也許你覺得被標題黨了,你不是要扛「無縫轉場」嗎?怎麼還囉裡囉嗦地談自己的片子?但是我想說,

我上面「囉裡囉嗦」跟你談的,就是我「無縫」的部分。

說實話文字是不能把我創作中的整個過程說清楚的,這不是省略一萬字的問題,創作都是私密的,文字是單薄的,影片還能透過各種元素吸引住你的情緒,但看著上面一段段蒼白的文字,你有感受到我綿延不斷的情緒嗎?

估計是不能吧,但我想說的是,

「我想讓你知道我的整個創作過程中貫穿到底的都是一股情緒」。

相當於說,你在創作前內心的想得有多麼的「無縫」,最後你的片子是能讓觀眾感覺到的。我相信很多人看「傑西傳奇」是憋著一口氣看完的,《鐘聲臆想》我不確認,因為它少了一點張力,但我相信觀眾裡面會有人能感受到情緒也是像一條流水一般。

而之所以有這種情緒由始至終的感覺,是因為

創作的過程中我一直讓「情緒」帶著自己走,每一個畫面、每一個聲音和每一個文字,都要過「情緒」的考擦,而不是隻糾結這個畫面的出點怎麼接下一個畫面的入點的問題。

當然我必須明確,我對「無縫轉場」是沒有偏見的,它本身是一門創新與技術,用得好能為影片增色不少。但每個片子有自己的調性,如果濫用「無縫轉場」,那換來的只會是一種模仿的廉價感。而大部分人盲目對「無縫轉場」趨之若鶩的心態,個人認為不太值得提倡。

試問一下,

我們在看「無縫轉場」的時候,真的是無縫還是隻是當作一種「明明看見卻當作看不見的」無縫呢?

《土耳其瞭望塔》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但它被超越不了的原因,更多不是因為剪輯,

而是攝影

。好片子離開不三個元素

:人,社會,技術

。模仿者的技術是接近了,但拍攝缺少了人和社會的部分,而一個「高階」片子,不是說要在哪一個層面上做到如何的標新立異或鶴立雞群,而是在

三者之中追求一個平衡的詮釋

。這也正是這麼多仿《土耳其瞭望塔》的被說成是炫技的原因。

我第一次看《土耳其瞭望塔》看得眼眶溼潤了,那時候我還處於一個盲目追求技術的時期,我已經記不清那時候感動的原因了,也許是因為

看見了

「無縫轉場」吧。但多年後的今天再看,依然是感動,但我似乎已經

看不見

「無縫轉場」了。相反我看見的,是那個國家、民族和那些人瞭望著你的雙眼 —— 大概那是一種屬於土耳其的情緒吧。

當然,我很理解有時候大家追求「無縫轉場」只是出於一種炫技的心態,只要是

目的與手段是契合的

,那我覺得是 OK 的,也不需要有任何的包袱,創作永遠是自己的事情。但假如是想作品不僅是裝著技術的軀殼,下次創作前不妨問自己一句:我們在追求「無縫轉場」的時候,我們是否忽略了什麼?

當然我不確定《鐘聲臆想》的情緒是否能夠感染到你,也不敢說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就不錯了。畢竟大家都在路上,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但如果你是因為標題的「無縫轉場」而點進來的,而帶著「情緒」兩個字出去的話,那我覺得我這些文字就沒有白寫了。

08

Vlog?旅拍?微電影?

最後,回到那個「身份認同」的問題,《鐘聲臆想》是 Vlog 嗎?當初定義《傑西傳奇》的時候,我會覺得它就是 Vlog,但這次我確實是猶豫了,因為它彷彿更接近我們平時看到的微電影/短片的存在,但後來傑西問了以下的三個問題:

Jess

1。 片子是對你生活/旅程的記錄嗎?

2。 是你自己拍攝自己出鏡嗎?

3。 是你內心的真實想法嗎?

Amir

1。 是的

2。 是的

3。 是的

Jess

那它就是 Vlog 了。

說實話,是不是 Vlog 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用心的創作。也很感謝你們花了 5 分半鐘看我的片子之餘還花了額外的時間看這篇文章,希望它會對你有點影響,我們下次再會。

創作心得 | 當在追求「無縫轉場」的時候,我們是否忽略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