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比0、23比3、29比7的開局之後,馬刺終被逆轉,以98比110主場輸給勇士。

這是一場好球。只有真正的強強對話,才能把兩支隊伍的長處充分展現出來,也把短處充分暴露出來。

我不想說這是一場有季後賽味道的常規賽對決——人家杜蘭特還沒回來呢,季什麼後——但它對我們迎接季後賽,有相對突出的指導意義。

所以這次,換個口味,既不毒奶也不雞湯,我就把馬刺的弱項一勺燴給你。

並不是分析這場為什麼輸給勇士(這場勝負並不重要)。每場球有每場球的偶然性,球員每個時段也有每個時段的競技狀態,卡哇伊投得準一點,伊戈達拉準得沒這麼誇張,比賽就是完全不同的模樣。而七場四勝制的季後賽,會在最大程度上消滅偶然。因此,眼下有價值的分析是:硬實力如何?應變空間多大?

馬刺弱項一勺燴。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就是“慢”。

馬刺弱項一勺燴。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就是“慢”。

王牌的弱項

從王牌說起。

本賽季,卡哇伊·萊納德持球攻的信心與能力空前高漲,已成為聯盟前五甚至前三的頂尖球員。但他的進攻能力大多是後天錘鍊出來的,先天條件並不特別出眾——當然不是跟普通球員比,是跟別的一線巨星比。

具體來講:

沒有絕對速度。突破不夠犀利,面對優秀的鋒線防守人不能一步甩開。雖然身高臂長有優勢,力量也不吃虧,如今還有技術,但被對手纏住之後,進攻成功率會受影響。灰熊隊的託尼·阿倫,這場勇士隊的馬特·巴恩斯,能讓卡哇伊打不出高效率,就因為這個。

不是天生投手。本賽季接近90%的罰球命中率,還有穩定的中距離,都是練出來的。三分球不穩定,有時也能5中4、7中5,最近兩場卻是12中0。

這些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如果你隊裡有出色的鋒線防守人,速度不用太快,能糾纏,抗摔打,能貼住卡哇伊讓他難受,就有機會限制他的進攻,且可以不用包夾。

當年馬刺的鮑文鮑三叔就是這種人,如今託尼·阿倫是這種人,雷霆隊的安德烈·羅伯森也是這種人。當然,這種人一般進攻都不大靈。勇士這場是用了巴恩斯,但杜蘭特一回來,巴恩斯時間會減少,可能就要讓克萊·湯普森花一些精力來防卡哇伊。

我個人認為卡哇伊應適當減少三分線外的出手,哪怕到中距離多試幾個高難度的轉身後仰跳投——難是難一點,可他做得到。

馬刺弱項一勺燴。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就是“慢”。

馬刺弱項一勺燴。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就是“慢”。

禁區的弱項

禁區高度是馬刺的優勢。馬刺內線可用的人多,且功能多樣。波波維奇堅持以傳統的方式放兩名大個兒在場上,特別是經常把阿爾德里奇+戴德蒙、阿爾德里奇+加索爾的“雙塔”擺在場上,這樣籃板能佔便宜。打勇士這天開局那麼順,馬刺搶了一堆進攻籃板是關鍵。

高有高的好,高有高的壞。

慢是大個兒天然的劣勢。天下速度不慢的大個兒鳳毛麟角,其中一枚還在勇士隊打著小前鋒。

庫裡就喜歡你們慢。哈登也喜歡你們慢。

一打擋拆,馬刺忌憚庫裡的三分,大個兒得換防撲上來,你一撲,庫裡運著球就進去了。戴德蒙不快,阿德也不快,加索爾更慢,跟庫裡跟不上,庫裡裡突外投,要麼自己得分,要麼助攻隊友,簡直為所欲為。

哈登在對馬刺的比賽裡不可阻擋,也是一樣的道理。

既然這麼吃虧,能不能不用雙塔呢?讓阿德或加索爾一大帶四小不行嗎?阿德+卡哇伊+丹尼·格林+米爾斯+帕克/吉諾比利,好不好呀?

我猜波波維奇到季後賽也會做類似的安排,但不是在打勇士的時候。打勇士你這麼玩,根本是自取滅亡。勇士用“死亡五小”,內線還是追夢格林跟阿德對位,4號位杜蘭特有中鋒的身高,伊戈達拉能對卡哇伊,後衛線上的“水花兄弟”吃死馬刺。

堅守禁區高度,就是揚長避短。馬刺寧可承受雙塔的慢,也不能被勇士牽著鼻子走,這就是所謂的挑一瓶毒藥喝。

說到底,馬刺禁區的弱項,根源在於進攻端佔不到足夠的便宜。

阿德近來表現已經很不錯,仍然擺不平追夢。加索爾這場拿了快20分,還是不夠止防守端的損。

到季後賽,沒有別的應變之道可言,就是看禁區裡能不能搶更多的進攻籃板、拿更多的分。進攻若填不了防守的缺,雙塔擺明就要吃虧。

馬刺弱項一勺燴。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就是“慢”。

馬刺弱項一勺燴。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就是“慢”。

後場的弱項

丹尼·格林很好。這個賽季,在卡哇伊不可避免地把更多能量放到進攻端之後,小綠是馬刺鋒線實質上的首席防守人。至於進攻,小綠還是原來那個小綠。

順風球投手。

重複一遍:擅長打順風球不是貶義。小綠投得順的時候,馬刺往往打得順,這是好事,比如這次打勇士的開局。

只不過,危難之中顯身手的事情,小綠幹得不多——除了防守。

馬刺後場真正的弱項,是老生常談的突破問題。

2014年奪冠之後,因為傷病,因為年歲,帕克和吉諾比利逐漸失去昔日驕人的速度,不再能像手術刀一樣切割對手的防線。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在於:它動搖了馬刺的體系。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就是我的本意。

我們總認為在波波維奇的運籌帷幄之下,馬刺的體系堅不可破。而事實上,堅不可破的只是馬刺的文化,馬刺的氣質,馬刺的整體性。至於籃球層面的戰術體系,實際是被動搖了的。

帕克慢了,突不動了,改變不了對方防守了,馬刺就慢慢不再是一支“drive & kick(突破分球)”的球隊了。馬刺其他方面的變化仍支撐得起一支強隊的門面,但如今的他們同2010到2014年那個時期的馬刺相比,已大不相同。

吉諾比利還有一手妙到毫巔、妖得離譜的傳球,而這也是因為,球跑得比腿快。

我並不認為帕克已完全失去突破的威脅,有少數時間,我們還是偶爾能見到他靈光一現的轉陀螺上籃。但正如卡哇伊不斷滋長的信心提升了他的技術能力一樣,我認為,帕克不斷壓抑的攻擊慾望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的進攻水平。這個賽季,我們甚至能覺察到帕克反不如米爾斯好用了。

時針不能撥回到2012、2013年,馬刺後場的弱項至少這個賽季很難透過“調整”來尋求變化,只能靠帕克、吉諾比利還有米爾斯三人挖掘自我。

這並非沒有可能。至少,我記得很清楚,2014奪冠那年的季後賽首輪,帕克就不是一直犀利,只是打到決生死的場次,他就有辦法“住在禁區裡”。

馬刺弱項一勺燴。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就是“慢”。

馬刺弱項一勺燴。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就是“慢”。

一個字,就是慢

你不難發現,說來說去,馬刺各個方面的弱項就是同一個字:慢。

大個兒也慢,小個兒也慢,連王牌都(相對而言)慢,王牌背後還有一個被稱為“人類蠕動精華”的最慢。

天哪,滿篇的負能量,這樣一支隊伍究竟是怎樣打出57勝17負、怎樣打到西部第二的?

呵呵。既然是一勺燴,就把存在的所有弱項都端出來。但實際上,全聯盟並沒有超過三支的球隊能讓馬刺暴露這全部的弱項。這篇討論問題的基礎,原本就是建立在強強對話之上的。

這全方位的慢,季後賽要怎樣改變才能努力走得更遠呢?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按照波波維奇和馬刺一直以來的三觀,他們並不會製造巨大的變化,而是堅持磨合了快一個賽季的打球方式,盡人事,聽天命。

這一年,也敲了差不多八九十錘了,沒必要換塊石頭重新來過。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段旭的後仰跳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