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期貨有句話叫“把震盪行情當趨勢做容易死,把趨勢行情當震盪做死得快”,反正就是離不開一個“死”字。在股市也一樣,很多人在參與一隻個股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是在參與火中取栗的接力遊戲,還是在參與成長兌現的趨勢豐收,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看不懂一家公司的估值,不明白一家公司的“合理”價值是多少。

本文要做的就是教你看懂一家公司到底是便宜還是充滿泡沫,既然是要讓散戶看了通俗易懂,就不會太學究、太專業,學完會用就行,看完一定會受益匪淺。當然,這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話題,更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理解思維比糾結結論更重要。

一、主要估值指標介紹

衡量一個東西是便宜還是充滿泡沫,首先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估值標準,市場使用最廣泛的便是基於淨資產和盈利能力之上的市盈率/市淨率(PE/PB)估值方法。

兩個概念:

賬面價值又稱賬面淨值、折餘價值,是指一項資產的原始價值減去已計提折舊後的餘額,在股票中就等於每股淨資產。

市場價值又稱實際價值,是指一項資產現時在市場上實際所值的價格,表現在二級市場上就是股價。

三個指標:

市盈率(Priceearningsratio,即P/Eratio):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收益(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利潤總額亦可得出相同結果),一般市盈率越低說明估值越低。

市淨率(Pricetobookratio,即P/B):市淨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率(市值除以淨資產一樣),一般市淨率越低說明股價安全邊際越高。

市銷率(Price-to-sales,即PS):PS=總市值除以主營業務收入,市銷率越高,說明股票泡沫越大,這一指標不常用。

市盈率又分為靜態市盈率(LYR)和動態市盈率(TTM),LYR是價格除以上一年度每股盈利計算的靜態市盈率,TTM是價格除以最近四個季度每股盈利計算的市盈率。

二、市盈率精髓解讀

相信很多人耳濡目染,在買股票看公司的時候都會看PE、PB、PS這些指標,但是真正領會其本質的估計少之又少。

1市盈率代表的含義

市盈率代表的含義:市盈率是一種預期的體現。舉個例子,2017年4月21日,當升科技股價45。34元,2016年每股收益0。542元,PE=83,假設未來83年每年都維持現在的利潤水平,現在以45。34元的價格買入該股持有不動,等盈利全部分紅,每股83年才能賺回45。34元,那時候我們都入土為安了,這之中沒有考慮資金成本、經營的非穩定性等。

由此也可以看出,市盈率這一指標有很大的侷限性,你如果只看表面數字可能一無所獲,根本不懂得合理使用。市盈率作為投資指標,都隱含了對未來的成長預期。

當升科技2016年淨利潤大約1個億,市值83億,市盈率83倍,一般公司合理水平也就10-35倍,這個數字顯然太高了,但若我們假設公司2017年淨利潤能做到2個億,當前股價對應的2017年市盈率就是83/2=41。5倍。

如果再高一點是3個億,對應市盈率是83/3=27。67倍,如果到2020年公司發展的好淨利潤到5個億,當前股價對應三年以後的2020年市盈率僅為83/5=16。6,如果你是看好未來前景,現在買入顯然很便宜。

因此,問題的核心其實就變成了你對於他未來幾年盈利能力的估算,看誰判斷的正確。

一般而言,PE越低,估值越低,投資買入回本期限越短,越安全。我們在權衡PE的時候,一定是假設未來業績是增長的,否則,PE不具有任何參考意義。

再舉個例子,現在的銀行,PE是6倍,假設未來業績能夠按照20%年均增長髮展,一年後業績對應當前股價PE為5倍(6/1。2),兩年後業績對應當前股價PE為4。25倍(6÷1。2÷1。2)……

但是,銀行業這個增速顯然是達不到的,如果假設未來業績是下降10%呢?一年後業績對應當前股價PE為6。67(6/0。9),這時候你需要思考,現在PE都能到6倍,為什麼一年後就會高於6?如果還是6倍,對應股價應該是下降10%的,買它作甚?

這其中有很多假設才成立,比如一年後市場溫度和現在一樣,一年後大家預期和現在一樣。

2市盈率的合理水平

既然談到合理,首先得給大家科普一下合理的市盈率怎麼定義,這個分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行情都不一樣,更多的是經驗判斷,需要積累。

(1)分行業:傳統行業、夕陽行業、成熟行業、新興行業各不一樣

下表是按照申萬二級行業分類的104個子行業分,截止2017年3月31日的市盈率排序,我們可以看到排在第一位的是銀行,市盈率(TTM,下同)僅為6。7倍,也就是在當時買入銀行股,只要銀行能維持當時的賺錢能力不增不減,6。7年就能回本,就相當於我們投資10萬開店6。7年就能把這投入的10萬賺回來。

市盈率低於20倍的行業依次有12個:銀行、房屋建設、汽車整車、石油化工、高速公路、房地產開發、電力、畜禽養殖、保險、基礎建設、航空運輸、機場。這些行業一般都有穩定的現金流,分紅水平較高,但已經到了成熟期很難再快速增長,市場給予的估值較低,PE10-15倍左右較為合理,年化收益率8-10個點已經知足。

市盈率介於20-50倍的行業有55個:白色家電、煤炭、鋼鐵、玻璃、證券、港口、食品飲料、零售、服裝家紡、醫藥商業、中藥、汽車零部件、裝置製造、園林工程、光學光電子等等。這些行業有的屬於週期性行業,有的正在成長期,公司已經走上正軌,基於未來較高速成長預期,市場能夠給30倍的市盈率。

市盈率介於50-100倍的行業有30個:生物製品、電子製造、半導體、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酒店、旅遊、計算機、網際網路、航空、船舶等等。這裡面多半是新興產業,代表著未來方向,行業尚未壯大,但未來一旦爆發不可限量,會是幾何級的成長速度。

市場能夠給予很高的容忍度,市盈率100倍也不一定沒有投資價值,典型的是前幾年的東方財富,初期上萬倍市盈率很值得投資,等到業績兌現反而不具吸引力。

市盈率高於100倍的行業有6個:航天裝備、地面兵裝、石油開採、林業、通訊運營、輕工製造。這幾個要麼是高精尖難有業績,要麼正處於行業週期低谷,盈利能力極弱,才造成如此高估值。

如何理解千變萬化的市盈率?

如何理解千變萬化的市盈率?

銀行板塊最近一年市盈率趨勢

因為,我們在看一家公司的時候,首先要定位他在什麼行業,你不能拿新興成長行業的公司和銀行股比較,更多的是和行業內相近似的公司橫向比較,和行業平均水平對比。

比如同樣屬於銀行板塊,當時的次新銀行股——江陰銀行,市盈率是16。39倍,張家港行市盈率是20。97倍,無錫銀行是14。09倍,明顯偏離銀行板塊的整體市盈率,還是偏貴,去年的熱潮過去之後已經被我們預見到必定是一地雞毛,哪怕參與投機也要明白你只是在搏殺,別忘了背後隨時隨刻的深淵。

如何理解千變萬化的市盈率?

2017年4月21日銀行板塊市盈率排序

每一個行業都會經歷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初創期如基因測序行業、無人駕駛,成長期如新能源汽車、醫療服務,成熟期如我國商業銀行、汽車,衰退期如煤炭、腳踏車行業。

行業週期越是靠前的,未來預期增長速度更高,理應給予更高的估值,有些處於初創期行業的初創型公司,甚至可以接受上萬倍PE,甚至可以容忍虧損,這才有了前面104個子行業PE差距如此之大的現象。

成長期的行業,考慮到高速增長趨勢,有時候50倍的PE也不能認為已經被高估,而成熟衰退期的行業,行業已經趨於飽和,或者難以繼續增長,PE水平一般只能給到10-20倍。

通常而言,銀行、保險、房地產、家電、交運、汽車整車這些行業PE較低;傳媒、新能源汽車、中藥、白酒則適中;計算機、雲計算、網路安全、電子、醫療器械、VR、基因測序這些新興行業PE可以高一點。

對於一家公司具體怎麼給合理行業估值,可以參考上表中的行業估值水平。

(2)分成長階段:公司所處成長階段不同,市盈率應該區別看待

行業有分類,公司也有分類,主要看一家公司屬於起步階段,還是成長期,還是成熟和衰退期。

起步階段,假設一家公司現在淨利潤100萬,PE500倍,行業已經到了爆發臨界點,明年利潤1000萬,後年3000萬,再後年5000萬,那麼當前股價對應未來幾年業績PE是多少呢?今年500倍,明年50倍,後年17倍,再後年10倍,真的不貴,只是這樣的公司很難找。

假設一家公司今年淨利潤3個億,明年4個億,後年5個億,當前市值150億,那麼其對應的PE分別是50倍、37。5倍、30倍,這個成長速度公司對應的合理估值應該是35倍左右,可以說公司當前股價已經把未來兩年預期給反應完了,我們就需要等待他回撥到一個合理的價格才能參與。

假設一家公司今年淨利潤20億,明年23億,後年撐死也就25億,當前市值500億,對於PE分別是25倍、21。74、20倍,這個成長性來消化PE下降的速度明顯變緩,這種公司能夠給20-25倍估值,當前價格合理,考慮到未來兩年的成長性可以參與,不過預期收益要降低到10個點每年的水平。

假設一家公司出現上述銀行股一樣的情況,業績明後年是下降的,那麼再低的PE都不太有參考價值,這時候估值要用到後面的PB。

(3)分行情:牛熊市不同

上證指數(銀行基建等大塊頭為主),在熊市平均市盈率15倍算合理,最低十一二倍,在牛市30倍也還沒見頂,深圳主機板當前熊市動態市盈率也還有40倍,牛市達到60-70倍也剎不住車。而中小創則更是沒節操,熊市也會有40-50倍的估值,牛市超過一百倍的情況也有。

這是一個水漲船高的過程,總之與當時的市場環境和所屬行業都有關。熊來了看著市盈率便宜抄底,牛到了看著市盈率逃頂然後等待泡沫破滅,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時候更多的是過度反應和心理博弈。

3週期性行業市盈率看法:拐點比PE更重要

一些典型的週期性行業,盈利週期性特徵極為明顯,這時候的市盈率很容易迷惑人,最明顯的如煤炭、鋼鐵、水泥、化工、有色、券商、航運。

我國券商大部分收入是佣金收入,靠天吃飯,週期性明顯,基本每一輪的盈利高峰都是賣出時機,典型如2007年的中信證券。

其他所列舉的幾個行業都是跟隨宏觀經濟週期走,最谷底一般會微利甚至虧損連連,這時候我們要密切關注行業基本面反轉訊號,尋找拐點,拐點一旦出現毫不猶豫的參與,而不是在乎PE高的離譜,因為等你看著PE合理的時候,週期又快走到景氣高點了。

近期化工類週期股萬華化學、滄州大化就是例子,萬華化學是MDI龍頭,股價早已經開始反應,當前PE仍不足10倍,滄州大化主要受益於TDI價格週期。兩者前期判斷拐點買入才是好的投資,如果當下才注意到低PE殺入,多半掙不了大錢。

還有很多漲價題材也是週期股,比如豬肉、維生素。

有些行業,如醫藥行業、白酒行業,受週期性影響較小(也會受到一些政策性事件影響,如醫改、反腐),每年業績增長不會有過山車式的波動,在給予其估值的時候,更多的考慮公司成長性,成長性較高的,市值較小的,可以給高一點估值,30-50倍PE都合理,成長性不那麼高的,給20-30倍算合理。前期熱門的貴州茅臺,30倍PE就已經很高了。

如何理解千變萬化的市盈率?

4剔除干擾因素的假PE:注意扣非淨利潤

在算公司PE的時候,不能直接套利潤數值,還需要仔細研究下利潤來源,看看有沒有非經常性的損益帶來的“假PE”。

寧波韻升就是個例子,2016年淨利潤是8億,當時的PE是12倍,屬於釹鐵硼新材料公司,在如此低的估值條件下,為何還跌跌不休?

如何理解千變萬化的市盈率?

如果仔細看年報,就會發現8億的淨利潤包含了轉讓上海電驅動的股權收益6。3億,如果把這部分去除掉,PE將會大不一樣,如果考慮扣非之後的淨利潤,大概是3。5億,哪怕暴跌之後的現在,PE也有23倍。

當明白了上面這幾條,你就不會死扣PE這個指標,能夠更加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