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面加月是什麼字z7g3v7kyh1i2013-07-12

胄(zhòu)

[解釋]1。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子孫。例如:貴胄。

2。古代打仗時戴的保護頭部的帽子。例如:甲冑。

後世也叫做盔,其形制如帽,用以防護人或馬的頭部。商、周時期,旨多由青銅所鑄制;到了春秋時期,胄卻多以皮革製成,其工藝方法與甲的製作基本相似,即由甲片編綴,每個胄所用的甲片數並不相同,胄一般中有脊樑,下有垂緣護頸。它的進一步改進發展,就是出現了鐵胄,但這已是在戰國時期了。

胄盛行於商周時期。周代銅胄是整塊範鑄,左右兩側向下延伸形成護耳,有的在周邊寬頻上凸出一排圓泡釘,造型樸實。青銅胄至漢代衰落,並最終為鋼鐵製品所取代。胄與皮製的甲合稱甲冑,是重要的防衛兵器。目前出土最早的銅胄為商代青銅胄,皆用青銅整體範鑄,飾有獸紋。

中國古代將士防護頭部的裝具。又稱兜鍪、頭鍪、盔等。由於它常與護體的鎧甲配套使用,所以“甲冑”一詞成為中國古代防護裝具的統稱。在新石器時代,胄多用藤條或獸皮粗製而成。進入青銅時代,除繼續使用皮胄外,開始使用青銅鑄造的胄。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青銅胄是河南省安陽市出土的商朝製品。胄面上鑄有虎紋、牛紋及其他圖案,胄頂豎有裝纓的銅管。西周時期的青銅胄,在北京有實物出土。春秋戰國時期的皮胄,以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為典型代表,由18片髹漆皮甲片編組而成,上有脊樑,下有垂緣護頸。鐵質的護頭裝具,時代最早的是河北省易縣燕下都出土的戰國晚期製品,用89片鐵甲片編綴而成。從秦漢時期開始,軍中普遍裝備鐵兜鍪。在兜鍪後部,常垂有護頸的部分,稱為頓項。唐朝以後,頓項常用輕軟牢固的環鎖鎧製成。宋朝以後,兜鍪又多稱為盔。直到清末,鐵盔仍是軍隊中裝備的護頭裝具。

胄是一種用來防護頭頸的裝具。在我國古代,人們通常把護衛身體其他部位的裝具稱為甲,而把護衛頭部的單獨叫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冑”一詞便成了中國古代防護裝具的概稱。胄是先秦時期的稱呼,戰國時稱為“兜鍪(móu)”,北宋時稱“頭鍪”,宋以後又多稱“盔”。

傳說在上古時代,原始部落之間的戰爭中,蚩尤部落最先發明瞭防護頭部的裝具,並在頂部裝上獸角,既能護頭,又可觸人,具有雙重戰鬥效能。新石器時代的胄,多是用藤條編制或用獸皮製做的,有些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使用藤胄、皮胄。後來,人們開始使用皮革制胄。曾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戰國初年的皮胄,用18片皮甲片編綴而成,中有脊樑,下有垂緣護頸。這種皮胄是殷周時期皮胄最典型的代表。

青銅胄在殷代也已開始使用。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青銅胄是河南安陽出土的殷代製品。1934~1955年,梁永恩先生在安陽侯家莊1004號殷墓中,發現了140多頂銅盔。這些銅盔形體近似,都是整體範鑄而成,重2~3公斤,高15釐米,底寬18釐米。不少銅胄的正面鑄有獸面紋飾,額部中心線是扁圓形的獸鼻,大大的獸目和眉毛在鼻上向左右伸展,與雙耳相接,圓鼻下是胄的前沿,在相當於獸嘴的地方,則露出將士的面孔,顯得十分的威嚴。胄的頂部有一向上豎起的銅管,用以安插纓飾。胄的表面打磨光滑,獸面等裝飾圖全都浮出胄面,大部分鑄成虎頭狀,外觀雄武,所以古代稱頂盔披甲的將士為“虎(bēi)”之士。胄的內面仍保留著鑄造時的糙面,可以推測當時胄內一定還有柔軟的織物作襯裡。西周時的銅胄也是整塊範鑄。左右兩側向下延伸形成護耳,有的在胄沿寬頻上凸出一排圓泡釘。從出土的周胄來看,造型樸實,不像殷代胄那樣裝飾華麗怪譎。

戰國時期,鐵製的護頭裝具隨著鐵兵器的發展應運而生,由於它的外形很像當時的飯鍋——鍪,所以開始時被稱作“兜鍪”。1965年,在河北易縣燕下都一座古墓中出土的鐵兜鍪,是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一件。它是用89片鐵甲片編制而成,全高26釐米。從頂部開始一層壓一層編綴,自上而下共七層。整個頭部裹護嚴實,僅留面孔部分。式樣簡單,沒有特別的裝飾。秦漢以後,鐵兜鍪成為將士護頭的主要裝具,在兜鍪的後側,常常垂有保護脖頸的部分,稱“頓項”。唐代以後,“頓項”又常用輕軟牢固的環鎖鎧製成,以便於頸部活動。南北朝的兜鍪,額前伸出衝角,兩側增加護耳,這種形制和結構一直保持到隋末。據說,13世紀蒙古首領鐵木真率領騎兵西征時,剽悍的蒙古騎兵,身披鐵甲,頭戴一種樣式奇特的鐵盔,面部有一個碩大的船錨形護鼻器,手持明刀快斧,騎著高頭大馬,那樣子十分猙獰可怖。剛入侵印度時,人們以為魔怪降世,驚駭之狀不亞於我們現今對外星人的驚奇和恐懼。唐宋以後,兜鍪改稱為“盔”,但其形制和結構基本保持了南北朝時期的風格。這種鐵製的頭盔,作為我國古代軍隊中普遍裝備的護頭裝具,一直使用到晚清。明代的頭盔大體上承襲了宋以前的遺制,有所改進的是御林軍使用的鎖子盔,鐵缽的形制像一頂便帽,下沿內裝鎖子鋼絲網,盔高8寸多,網長1尺左右,網環極為細密,而普通士兵著用的鐵盔比較簡單,沒有什麼裝飾,鐵缽高大,眉庇較寬,整個盔面下寬上窄,呈尖塔形。軍官用的鐵盔,上面雕刻有龍虎圖紋,有的還用金銀鑲嵌,盔上有管,可插貂纓。隨著火器的發展,鐵盔的形制漸趨輕體化。到清代末年,西式鋼盔傳入中國,成為步兵通用的防護器具,但其形制已與古代兜鍪大不相同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步兵作戰裝束是迷彩服和鋼盔,古老的鐵甲已列為歷史遺蹟,胄卻以另一種嶄新的面貌在現代戰爭中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