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是什麼?蘇嘉愛娛樂 2021-06-23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是:

斯普特尼克一號(Спутник-1)

斯普特尼克一號(Спутник-1)是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由前蘇聯火箭專家科羅廖夫利用導彈改制而成,為鋁製球體,直徑58釐米,重83。6千克,球體,有4根鞭狀天線,內裝有科學儀器。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升空後發射了3個星期訊號,在軌道中度過3個多月,圍繞地球轉了1400多圈,最後墜入大氣層消失。斯普特尼克一號是航天啟蒙時代的產物,是冷戰時期太空競爭的標誌。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是什麼?

發射過程

1955年6月25日,科羅廖夫提出了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想法,並且補充了人類進行宇宙飛行的設想。

1957年8月3日蘇聯首枚洲際彈道導彈P-7試飛成功。接著科羅廖夫大膽採用捆綁火箭的辦法在當年的10月4日,使蘇聯搶在美國之前,透過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一事件成為人類進入航天時代的重要標誌,也為科羅廖夫帶來了無比的榮耀。

當年,瑞典科學院曾提名運載火箭和衛星設計者獲諾貝爾獎,致信蘇聯政府詢問設計者是誰時,當時的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卻回答說:“是全體蘇聯人民。”就這樣科羅廖夫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斯普特尼克一號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是什麼?易書科技 2019-01-25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滿目戰爭瘡痍的前蘇聯就著手研製洲際彈道導彈和運載火箭。也許是由於戰後美、蘇對峙、冷戰濃雲密佈的原因,當時的蘇聯政府對此十分重視。然而要搞導彈和火箭,需要有資金、技術和人才。最困難的是資金。

由於前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戰爭破壞最嚴重的國家,損失了幾乎三分之一的國民財富;有1700個城鎮和數萬個鄉村要重建;而且還有數百萬人住在戰時防空洞內,生活困苦,需要安置。因此,資金奇缺。儘管如此,當局還是撥出鉅款,一定要搞導彈和火箭。

他們採取的第二個有效措施,就是調集全國的資源和技術力量,保證導彈與火箭研製工作的進行,特別是集中一些權威性的專家,進行研製大威力火箭的攻關。由於俄羅斯是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故鄉,不乏優秀的火箭人才,研製工作在對外絕對保密的情況下,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在各項工作取得進展的同時,加強了組織協調、技術協調的工作。當時前蘇聯曾正式宣佈,在科學院天文委員會的範疇之內成立一個跨部門的星際通訊協調委員會,以實現對研究工作的協調和監督。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搞導彈、火箭併發射衛星,是一項極複雜的系統工程,全域性的技術協調往往比研製工作更難、更費時。

運載火箭的研製成功,不僅使前蘇聯能夠成功發射洲際導彈,而且使衛星上天成為可能。1953年11月,前蘇聯人在日內瓦世界和平大會上宣佈:“製造人造地球衛星是完全可能的。”這就預示前蘇聯要研製人造地球衛星以及它的運載工具。但是並未引起人們多大注意。1955年,美國宣佈要在1957~1958年期間發射“尖兵”號地球人造衛星,當時沒有人懷疑美國的能力和信心。但是,1956年,前蘇聯的代表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又提出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將把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軌道。當時沒人注意這事。一些西方記者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心理宣傳而已。實際上,前蘇聯的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已接近尾聲,正準備把洲際導彈改裝成運載工具,供發射衛星用。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人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用P-7洲際導彈改裝的“衛星”號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送入軌道,開創了人類航天新紀元。

現代人造衛星

“斯普特尼克1”號是個鋁製球體,直徑58釐米,重83。6千克,有4根鞭狀天線,內裝有科學儀器,用以測量227~941千米軌道之間的大氣密度、溫度和電離層的電子濃度。衛星在軌道上共執行92天,繞地球約1400圈,並在1958年1月4日墜入大氣層燒燬。

前蘇聯緊緊抓住發展大威力火箭這一關鍵,又向著把人送上太空的目標努力。把載人宇宙飛船送入空間,要求運載火箭有把數噸重的有效載荷送入地球軌道的能力,這又是一次飛躍。

前蘇聯人不斷增大運載火箭的推力,在發射了重83。6千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短期內將發射的“斯普特尼克2”號衛星重量大幅度增至508。3千克,“斯普特尼克3”號則重達1327千克。大威力運載火箭如此快速的發展過程中獲得的技術竅門幫助並顯著加速了載人航天飛船的準備工作。因此,前蘇聯在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後不到4年時間,在1961年4月12日就成功地將4。73噸重的“東方”號載人航天飛船送入地球軌道,尤里·加加林成為第一個太空人。這時,世界又一次受到震動。從此開始了人類在太空的活動。縱觀前蘇聯的初期航天活動,給人一種比較順利的印象。

知識點

國際地球物理年

國際地球物理年起源於國際極年,即每隔50年對地球的兩極進行聯合科考。1950年 6月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時,有些地球物理學者提議,將國際極年改為25年舉行一次。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支援了該提議,規定從1957年7月1日到1958年12月31日世界各國共同對南北兩極、高緯度地區、赤道地帶和中緯度地區,進行一次全球性的聯合觀測,並將第三屆國際極年改名為國際地球物理年。

有67個國家、1000多名科學家正式參加國際地球物理年的觀測活動。科學研究內容十分廣泛,共有13個專案,包括氣象學、地磁和地電、電離層、太陽活動、火箭與人造衛星探測等。國際地球物理年的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大大促進了各門學科的發展。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是什麼?宓泉常立果 2021-05-14

01 斯普特尼克一號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的斯普特尼克一號是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由前蘇聯火箭專家科羅廖夫利用導彈改制而成,為鋁製球體,直徑58釐米,重83。6千克,球體,有4根鞭狀天線,內裝有科學儀器。

斯普特尼克一號是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由前蘇聯火箭專家科羅廖夫利用導彈改制而成,為鋁製球體,直徑58釐米,重83。6千克,球體,有4根鞭狀天線,內裝有科學儀器。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升空後發射了3個星期訊號,在軌道中度過3個多月,圍繞地球轉了1400多圈,最後墜入大氣層消失。斯普特尼克一號是航天啟蒙時代的產物,是冷戰時期太空競爭的標誌。

斯普特尼克主要構造:

斯普特斯一號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的構造很簡單,衛星本體是一隻用鋁合金做成的圓球,直徑58釐米,重83。5公斤。

圓球外面附著4根彈簧鞭狀天線,其中一對長240釐米,另一對長290釐米。衛星內部裝有兩臺無線電發射機——頻率分別為20。005及40。002兆周,無線電發射機發出的訊號,採用一般電報訊號的形式,每個訊號持續時間約0。3秒,間歇時間與此相同。

此外還安裝有一臺磁強計,一臺輻射計數器,一些測量衛星內部溫度和壓力的感應元件及作為電源的化學電池。它的用途是透過向地球發出訊號來提示太空中的氣壓和溫度變化。

歷史意義:

斯普特尼克1號毫無先兆而成功的發射,導致美國的極大恐慌,並造成史潑尼克危機,因此亦激起美蘇兩國之後持續20多年的太空競賽,成為冷戰的一個兩強主要競爭點。

斯普特尼克1號升空的意義,在於透過量度其軌道變化,有助研究高空地球大氣層的密度,併為於電離層作無線電波傳遞提供原始的資料。

由於衛星填充了壓縮氮,斯普特尼克1號亦因此作了第一次人造物體作隕石探測的嘗試, 由於高溫的隕石穿透了斯普特尼克1號的表面,導致其內壓洩漏,這也為隕石的極端高溫提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