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008號搬運工2020-07-02 19:42:02

信託在這個行情下還是靠譜的,是還可以買的,只不過不是之前閉著眼睛買信託的時代了,優選政信,頭部地產也可考慮。安信做的地產專案比較多,之前經濟形勢好,安信專案做的也比較激進,一下出現大面積的問題專案,安信一下子應付不過來,也就出現了兌付危機,不過無疑是有資產的,只不過變現時間會很長,傳安信要被上海的國企收購;川信出問題的主要資金池專案,TOT,投資的標的主要是到期無法兌付的信託專案,來緩解眼下的危機,但是治標不治本,到期之後依然無法兌付,就出現了現在這樣的情況。安信、川信問題也是監管越來越嚴的一個縮影,相信這輪整治之後信託業會更健康的發展。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李奎霖2020-07-04 15:20:45

雲貴青政信頻頻Y期,中信信託,百瑞信託這2家重倉貴州的央企信託公司至今保持正常兌付,無一延期。中融信託享融188號也1個月內談妥1年內分批迴款並落實。

房地產爆掉後,負責任,有實力的信託公司迅速把錢收回來了

李奎霖:中建投信託安泉404號杭州美好已兌付2億,餘下1。5億應能儘快兌付

工商企業爆哪麼多,中糧信託等央企信託公司照樣給客戶兜底了

四川信託資金池爆掉後

如何看待四川信託逾期專案。現在投資信託的風險多大?

武漢金凰案爆出後,以東莞信託為代表的一些信託公司不僅給客戶兜底了,還官網發公告昭示天下

李奎霖:“踩雷”武漢金凰黃金案信託公司該給客戶兜底

非標不是不能買,關鍵是能不能趨吉避凶,找出合適的產品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信託老臘肉2020-07-05 12:42:12

安信、川信這段時間的出事,還有最近的民生、長安的“黃金坑”,把民營信託公司的信譽都用完了。在此之前,我也多次強調了,選擇信託公司股東背景的重要性。

信託還能買嗎?能。怎麼買?看信託公司股東背景。現在的形勢下,公司比專案更重要。背景強的,不會出事,出了事,公司也有能力處理。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之前做的圖,已經有2個出事了。

不要拿什麼安信川信來說整個信託業都一個樣。如果工農中建交郵是國內銀行業第一梯隊,招商中信光大平安浦發這些股份制大行是第二梯隊,大型城商行是第三梯隊,包商這種只能算第四第五梯隊了。

對標信託業,川信安信的行業地位就是包商了,頭部的國有大行和財政部背景、央企背景的信託公司,依然是安全穩健的,出了事就是系統性風險了,上層會出面的。

最近銀保監已經開始深入排查整治違規股東股權,清理規範金融機構的股權關係。此次排查重點指向民營金控、資本派系背景的公司。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21深度丨銀保監會點名38家違規股東,參股了這6家銀行、2家保險 - 21財經

這幾家應該都有了解吧?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產融結合的模式,容易滋生道德風險了,投資者投的專案,資金去向到底是去到外面的專案,還是所屬集團的其他產業?還是民營公司之間交叉授信?

安信川信的坑是怎麼來的,這就是道德風險。

除了在信託公司的直銷可以買到,還有銀行代銷、三方財富公司代銷。我是推薦在直銷買的。資產荒的背景下,好資源必定向公司直銷傾斜,就是給親兒子還是乾兒子的區別。

銀行代銷的要麼通道,要麼扣完中間業務收入後,給到投資者的收益太低。而三方財富代銷的,大部分是直銷上不了架、賣得不好的產品。但凡直銷做得好,還是公司自己管理下的員工,何必給外面賣,出了事還要找回公司處理。

選好了信託公司,再看專案。

基礎設施類不選成都金堂、江蘇鎮江這些網紅地區,優選江浙山東。房地產選好頭部企業,位置以大灣區長三角成渝為主。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地產很穩妥,金融機構是有風險判斷能力的,銀行搶著給房企放貸,給個人做房貸,不是沒道理的,在國內土地是最值錢的,房貸相關的不良是最低的。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按著這個步驟,選的產品是很安全的。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中融信託-葉子2020-07-06 22:48:16

先說結論,信託毫無疑問還能買,但是不能閉著眼睛瞎買。

個人及機構投資者購買信託產品肯定要優先選擇主動管理型信託(並不是資金池),具體信託計劃的選擇要

綜合考慮信託公司主動管理能力、融資方、投向、風控,政策導向

等因素,針對不同型別的專案具體分析。

①現在除了存款(個人本息50萬),國債可以說是無風險利率,保本保息,其他的都有風險(這是資管新規要求的),區別只是風險的高和低,自己能不能接受罷了。

②資管新規的要求是去剛兌(指的是金融機構用自有資金去貼),原來無論是信託還是銀行出問題時很多采用的是先剛兌再追回資金,這樣容易滋生資金池規模,而且隱藏風險,真當風險暴露後就容易兜不住了,反而會影響非資金池專案有風險,從而成大風險。

現在資管新規要求資金對應底層資產,讓銀行、信託等機構去找尋更優質的資產,在問題出現後不至於沒有辦法追回資金。而不是要出了問題後,發過公告就不解決了。所以不讓剛兌和不兌付這是兩碼事(就拿武漢金凰這次事件,民生、東莞信託墊付並不等於傳統意義的剛兌,而是基於信託公司主動管理責任)。監管現在要的是能找到優質資產,並能解決問題。

優中選優選擇好的專案是為了儘量碰到逾期可能性,如果碰到逾期能儘快或者更好的解決。

重點不在於信託有沒有風險,毫無疑問是有的(說沒有就是忽悠),但是在與自己的選擇和是否能接受。

中融信託-葉子:如何選擇信託計劃?

——————————————————————————————————

我最近開了一個公眾號:理財有道生財有方(ID:ye03270327),平時會分享一些關於理財、金融市場的乾貨,歡迎志同道合的小夥伴關注、交流。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孤獨的少數派2020-07-16 21:26:23

從P2P爆雷、私募基金爆雷、再到某些信託暴雷,不少人感嘆,中國的金融機構到底是怎麼了?

嚴格意義上來講,P2P平臺和私募基金並不屬於金融機構,監管從未承認其金融機構的地位,只不過他們同樣做著金融機構才能做的事。

當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會發現這些爆雷機構最大的共同點:

非標、民營。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1、民營

不管是玩P2P的、還是玩固收類私募基金的,99。9%都是民營機構,而持有正規金融牌照的信託機構,從“雷王”中江、再到雷王安信,再到雷王川信,背後的大股東也都是民營企業。

要說民營機構最大的特點是什麼?股東利益優先,大股東的提款機!

資本都是逐利的,民營企業拿金融牌照的初衷,也不就是為了給自己提供融資便利嗎?因此很難避免為了利潤去做一些高風險的專案,也避免不了會給給股東以及關聯方輸血。能夠靜下心來,正兒八經的把業務做好做強做大的企業太少了,走這條路時間太長太寂寞。大家都想走捷徑,喜歡高風險高回報,但這條路很容易掉坑裡。

國有背景的機構,管理層相對會保守一些,一方面不會有太大的業績壓力,另一方面,只要在任期內沒有出現大的紕漏,就不會影響前程,誰願意砸了自己飯碗呢?相對來說更注重對風險的管控!所以我們看到大部分正規金融機構都是國有背景。

2、非標

不管是P2P,類固收私募,還是信託,都是非標領域的弄潮兒,非標資產既包括貸款、委託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等直接債權性質的資產,也包括明股實債的債性資產,還包括以債權融資為目的的各類收(受)益權。非標為很多房地產企業、政府融資平臺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但非標資產同時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

風險高、監管難

銷售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

風險和收益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風險也越高

這句話在大多數時候是正確的,但不總是正確的,比如在非標領域。我一直認為,

非標產品的風險和收益是嚴重不匹配的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其一,如果背景好,誰願意透過非標去融資呢?透過發債或者銀行貸款融資不香嗎?

其二,原則上產品和專案底層是一一對應的,如果不對應就變成資金池了。也就意味著專案所有資金都押注在一個專案上,如果專案順利還本付息,到期可以拿到百分之七八的固定收益率,如果融資方出問題,很可能會損失本金並且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維權。為了這個並不算高的收益,冒著如此大的風險,值得嗎?

監管曾開了TOT的口子讓信託公司可以透過多專案配置降低單一標的投資風險,但卻被某些信託公司做成了資金池去承接不良專案,當然這其中也有監管體系不到位的原因,不可多說。

非標債權類的產品,基礎資產不能在公開市場交易,缺乏明確的定價機制。由於資訊披露程度不一,管理人或中介機構的專業化服務能力、風險把控上的差異,即使是同一個主體,也會有不同的定價。帶頭大哥中信、平安的收益率就是比別人家低,我就想自己多賺點利差不行嗎?而像這種同一主體在不同機構的融資產品收益不同的情況比比皆是,

你買的7.5%的產品風險不一定比人家8.5%的專案低,也就意味著承受著同樣的風險,卻得不到相同的收益

此外,當優質資產不那麼充裕的時候,業務不能停啊,某些機構就會放低准入門檻,從前看都不願意看的縣級專案現在覺得也還可以,50名往後的地產公司專案覺得也還能湊合。風控門檻降低了,意味著風險提升了一大截,但是收益率卻沒有提高一大截。

關於資金池問題說句題外話,最近有某排名靠前的信託公司從業人員拿著他家的產品來質問我造謠,說他家的主動你管理產品怎麼就變成資金池了?我只能說恭喜你被洗腦成功!人在任何時候一定要有獨立思考能力,才能避免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非標最難的,還是在於監管層面

。目前各類非標資產形成所依附的金融業務分屬不同金融行業、機構,由不同監管部門主管,監管政策和要求不統一,而且監管政策調整變化較為頻繁。

P2P野蠻發展時期是沒有監管的,阿貓阿狗都能來摻和一腳,導致亂象叢生,結局我們都看到了,整個P2P行業現在已經處於出清尾聲了。

私募基金屬於證監會監管,證監會的監管體系相對是比較完善的,基金必須有託管人,託管人站在投資人的立場負責監督基金運作,包括資金交收、淨值估算等,但對於非標債權類私募,託管方也只能監管一層,也就說資金正常進入到被投企業層面,如果產品透過多層巢狀,監管也無能為力。於是在18年“阜興系”引發的私募爆雷潮後,協會停止了其他類私募的備案,相當於是把非標債權類私募一刀切了。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信託一直是非標大戶,由銀保監會監管,由於是“信任託付”所以並沒有引入三方資金監管,信託的資金保管銀行也僅僅是保管資金而已,只能靠信託公司自律,那麼信託公司的道德風險是沒辦法規避的,

結果就是出現安信信託和四川信託大股東挪用信託資金的行為

而近年來備受企業和財富公司青睞的各種金交所和金交中心,主要承擔的是一個備案的角色,場外模式直接匯款給融資方賬戶,各種常見的沒見過的企業魚龍混雜,都能透過金交所發行產品融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金交所必將是爆雷的重災區。

非標對融資方准入門檻及其資訊披露並沒有統一的標準,風控尺度也完全由機構自行把控,對於風格激進的民營機構來說,賺錢才是硬道理。

當非標遇上民營機構,帶來的往往都是災難

3、出路

那麼是不是說民營機構不能玩金融呢?

我們知道國內有個領域有大量民營背景玩家,就是

證券投資基金

,包括公募基金和私募證券基金。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我們很少見到這類平臺被投資人集體維權,究其原因,可以總結為一下三個方面:

一是投的標準化資產

,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發債主體,都有嚴格的發行條件和監管機制,也就過濾了那些資質不好的企業。而且基金採用組合投資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單一標的的風險。

二是引入了託管人體系

,最大程度上杜絕金融機構的道德風險。

三是法規完善,監管盡責。

從業人員必須要透過基金從業考試,銷售平臺必須持有基金銷售牌照,對於從業人員的違規行為及處罰措施都有明確的規定,參加過證券或者基金從業考試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而監管方面,對機構定期或不定期現場檢查或自查;銷售監管方面,銷售適當性原則要求產品風險要和投資人風險相匹配,透過各種措施保證銷售機構做到了盡責的義務。此外,所有宣傳材料包括一個網站頁面都要向當地證監局報送備案,甚至在產品銷售時哪些詞語能用哪些詞語不能用都有嚴格規定。而非標呢?

最近監管在壓降融資類信託的規模,某些信託公司融資類業務被暫停,行動快的信託公司已經開始推出標品信託,

不可否認的是非標轉標是未來的趨勢

,不過信託公司想從標類市場搶食吃未必那麼容易。讓非標業務的信託經理去做基金經理的事完全是趕鴨子上架,找專案和管理資產完全是兩碼事,人才隊伍建設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雖然非標轉標是趨勢,但是非標市場不可能完全切掉。畢竟很多企業只能透過非標的方式去做融資,一刀切會惡化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所以非標即使信託公司不再做,總會有其他機構來做。但未來非標業務規模下降是板上釘釘的事。

安信、川信相繼出事,信託還能買嗎?

民營機構搞非標,

監管必須到位、風控前置

,在企業准入門檻、資金監管、銷售合規、從業人員管理等方面做更多監督管控,而且要杜絕機構的道德風險,降低標的的投資風險。

監管存在的價值是引導市場健康良性發展,而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除了民營背景的金融機構外,也不乏一些國企或者央企背景的平臺風格激進,這也是需要大家警惕的!畢竟在剛性打破剛性兌付的年代,即使是央企信託,也麼有剛兌義務的。

投資人在購買信託時,更要關注產品的底層,融資方財務狀況、第一還款來源等,將風控前置。

此外,信託未必是除了銀行理財外最安全的投資品種,投資人應當順應趨勢,花更多的精力去了解一下標類市場。

更多資訊關注公號:孤獨的少數派(ID:shaoshu-PI)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