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寫日文時候的漢字使用能力,真的很高,經常讓人感覺是不是東大的教授在寫論文,或者是兩班貴族把諺文全部替換成了假名就拿來給我看了。我是這麼認為的。

有很多很多日文,我根本不覺得有、也完全沒有可能有漢字的詞,在我看到正在學習日文的中國朋友輕鬆寫出漢字來之後,真的很震撼。「這個竟然還能寫成漢字」,覺得很厲害。

有一次在京都,帶領一位中國的朋友去定做黑留袖的和服(雖然不明白為什麼,平時又穿不到,又是沒有結婚的,不是應該做一身平時穿的了的和服嗎。不過終究是別人的事情我也不好多說什麼)。呉服店的老闆娘很相熟,所以聊天也很開心。因為朋友的日文剛剛入門,所以很多時候我也要當作翻譯。在談到和服上的某個紋樣的時候,朋友問日文叫做什麼,老闆娘立即就說出來了。可是,這位朋友竟然緊接著又問「那麼,漢字怎麼寫?」,老闆娘痛苦地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出來。

後來,老闆娘向我訴苦(佩服)到,「真不愧是中國人啊,連這麼小的事物都要問漢字的寫法」。

學了快二十年的漢文和中文白話(普通話/廣東話)了,我正常地書寫全部是漢字的中文也沒有問題,但是從來也不會想到要將日文中的漢字詞和熟字訓全部都還原成漢字的寫法,而且很多實際上也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寫。一般對古典文化或者中華文化沒有什麼興趣的日本國民,使用漢字就更少了。

一般書寫日文的原則就是,能不寫漢字就不寫漢字。這樣會比較有親切感。(當然一般一定會寫成漢字的也請一定不要寫成假名,不然會讓人覺得是小學生之類的沒有受過教育的階層,或者是戰前的老奶奶)

這些年似乎也有將許多詞用和語來表達,讓人感覺溫柔清風般的和風的感覺的傾向。這一點與三韓的去漢字化倒是很接近的了。看到一些(當然非常少的)韓國年輕人,連名字都用了韓文(고유어)而不是漢字。這在三韓的李朝時代,是不太可能發生的。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非常喜歡很多很多漢字的日文,偶爾寫一下,好像是很有學問的感覺,就像另一位答題者 @蛋喜 先生所寫的日文那樣。怎麼說呢,萌中帶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