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2017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師傅肘子2018-11-13 05:43:27

拍一個大部分觀眾都已經被劇透的故事,這種做法聽上去似乎很乏味,但這種作品卻屢見不鮮。金庸劇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

翻拍的大前提,自然是這個故事非常耐看,值得不斷地再現。

對於看過故事的觀眾,關注的重點則會從故事轉向其他層面,如演員,細節的改動,新的拍攝技術和手法等。

新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演員方面自然不必多說,吸引力滿滿。

特效製作的1930年代的歐洲,讓這部推理電影搖身一變成為一部旅遊風光宣傳片。

然而,在表現手法的層面上,這部電影卻總讓人覺得火候未夠。

在上火車之前,主角有一段“卷福式”裝逼,雖然老套,但鏡頭語言豐富,節奏也相對緊湊。

比如,小孩子向鏡頭跑來,再轉身上樓梯那個鏡頭,就反襯出後面受場景限制的戲份有多麼難發揮。

自從上了火車之後,畫面開始變得單調了起來。尤其中間審問的戲份,大量的對話更是讓觀眾接近尿點。

導演其實是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後面的審訊乾脆用了平行剪輯,快速帶過。

甚至還安排了一場稍顯突兀的追逐戲,試圖改變節奏。

並不是有大量的對話的情節就只適合舞臺劇而不適合電影。《十二怒漢》這種單個場景大量對話的電影到如今仍是百看不厭的經典。

不過,動不動就用《十二怒漢》去要求導演是苛刻的。實際上,這版兇案發生之前,有一場對話戲拍得就比後面的審問段落耐看,即死者雷切特與偵探波洛在餐車的一段對話。

先是用吃甜品的習慣引出波洛那種“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絕不容忍”的性格。

然後雷切特再提出僱傭波洛的請求時,果然就被波洛當場拒絕了。一個很小的段落,從吃甜品到做人,相互呼應,節奏得當,頓生趣味。不用靠追逐打鬥和外景特效來緩解觀眾的疲勞。

接下來談一談思想層面。

影片開頭波洛就立了flag:絕對沒有灰色地帶。到最後,東方快車的案件顛覆了他的價值觀,使得他從思想到行動上都接受了灰色地帶。

這個結構可以說是相當完整。但從現實邏輯上,似乎並不是特別嚴謹。稍微有點閱歷的人都會知道,世上的灰色地帶何其多,並非年少時想象的那麼簡單。

而一個屢破奇案的知名大偵探,居然到了這個年紀才有這方面的覺悟,未免“大器晚成”了些。

最後,作為推理題材,影片中所體現的推理趣味仍有些不足。

發現兇案時,導演故意不讓觀眾看到案發現場,而是用俯鏡拍攝幾個目擊者的頭頂。雖然可以起到吊胃口的作用,但未免形式大於內容。幾名目擊者的反應因為鏡頭的角度被削弱了

進入兇案現場之後,屋內的陳設同樣還是用俯鏡交代,以致於各種物證難以被觀眾看清,而對於屍體的推理分析也沒有突出表現。

甚至到最後案件重演時,眾人行兇的段落也是匆匆帶過,並沒有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震撼,也沒有給演員足夠的時間去表現內心的掙扎。

擁有一個好故事是這類翻拍電影的先天優勢,但也意味著觀眾對導演的表現手法要求會更高,目前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除了特效以外,尚未看到超越前作之處。

但或許,這一切都只是建立在有一定的原著或前作觀看基礎的觀眾上,對於新觀眾,這部電影能讓他們體驗到阿加莎故事的魅力,從而進一步往上追溯下去,這也是翻拍作品存在的價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