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在之前的一篇閒話裡面(知乎專欄)我提到了Hill方程,這是生化領域一個應用廣泛的方程。Hill方程一開始是一個描述血紅蛋白氧結合曲線的經驗定律,後來隨著對血紅蛋白分子研究的深入Hill方程被更加符合物理實際的模型所取代,但是Hill方程因為其簡潔性而仍然被廣泛用於各種實驗研究中,Hill係數更是被廣泛應用作為反應協作性的因子。作為對相關歷史的回顧,以及考慮到相關思想有一定的啟發作用,以下對Hill方程的來龍去脈稍作簡單介紹。

在生物化學仍處於黏糊糊的實驗化學的階段,大家都不知道生物的組成是什麼,所以大家就拿自己手邊可以得到的材料,比如說肝臟,然後磨啊磨啊,磨出一堆黏糊糊的東西,然後用各種可能的手段讓得到的東西分離,然後就拿著這些東西去試試看能不能跟其它東西反應……嗯,要說old story,的確就是這個樣子。在生物化學的各種方法建立起來之前,要對生物體做一番研究,不但需要大量其它領域的知識,還需要過人的洞察力(滑稽)。

在此我們要談到的Hill方程,就是以一位生物化學領域的先驅命名。此人全名Archibald Vivian Hill,是一位英國生理學家,本科時曾在劍橋著名的數學tripos考試中表現優異,後轉向生理學研究。他和德國的Meyerhof OF因為對肌肉生理學的研究分享了1922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而Hill方程則可以追溯到Hill在1910年發表的關於血紅蛋白氧結合曲線的一篇文章[1]。

Old story: from Hill equation to MWC model

Old story: from Hill equation to MWC model

在此之前,已經有許多人對血紅蛋白的氧結合曲線作了研究。雖然現在我們知道血紅蛋白主要以含鐵的蛋白四聚體的形式存在,但是那個時候不要說四聚體,連蛋白質是什麼都不清楚,只知道血紅蛋白是一個分子量約為16660的單體分子。但是在氧結合曲線的研究中發現,使用血紅蛋白單體-氧氣結合模型無法很好地擬合方程。所以Hill假定血紅蛋白的氧合行為是和血紅蛋白更高階的聚合物有關。也就是說,單體血紅蛋白Hb在溶液中可以聚集形成多體的血紅蛋白Hbn,而多體的血紅蛋白Hbn具有和單體血紅蛋白Hb不同的結合性質。以後我們會看到,這其實是一個相當超前於時代的思想。為了方便,Hill先討論了只有二階的情況:

y=\lambda\frac{K

其中lambda%為Hb2的分數,K‘和K分別是兩個反應的平衡常數。這個方程已經可以較好地擬合前人的實驗結果(如Barcroft & Camis[1])。但是Hill並不滿足於此。他認為血紅蛋白既然可以聚集形成二聚體,或許可以聚集產生更高階的聚集體。然而隨著階數提高,擬合方程的計算量也呈爆炸式增加。所以Hill開始思考這個過程中是否存在更加簡單的數學關係。他寫出了一個新的方程,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Hill方程:

y=100\frac{Kx^n}{1+Kx^n}......(2)

在這個式子中,用一個取值為正實數的階數n取代了原本n元結合反應的整數階數,並不對反應的階數加以區分。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方程也能給出對資料的良好的擬合[1]。Hill個人的評價是,雖然這個方程沒有明顯的物理意義,但它卻具有更加簡單的形式。Hill方程可以寫成一個跟上式稍有不同的形式,也就是所謂的Hill Plot。Hill Plot的斜率也就是Hill Coefficient。

log \frac{\bar Y}{1-\bar Y}=n \cdot log[X] - n\cdot  log K_d......(3)

(3)式使用的記號跟(1-2)式有不同,這是後來較為常用的一些記法。Y槓是結合的比例,可以類比於langmuir吸附方程裡的theta記號。[X]是氧分子(或其他配體)的濃度,Kd是解離係數。稍微考慮一下我們會發現Hill方程(2)和(1)是不等價的,所以Hill係數並不是一個常數,也就是說Hill Plot並不是一條直線。隨著更多更精確的實驗資料的出現,這一點也變得更加明確。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回想更多關於血紅蛋白研究的歷史。事實上很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血紅蛋白氧合曲線的“標準模型”,就連Linus Pauling也在裡面摻了一腿。這一問題在血紅蛋白結構解析以至別構效應的WMC模型提出之後才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此外早在1904年,Christian Bohr(Niels Bohr他爹)就發現了Bohr效應,也即是血紅蛋白的氧合能力是和pH值相關的,這後來成為血紅蛋白研究的另一個重要論題,當然這事實上只是血紅蛋白氧合機制的不同側面。有機會我們也許會對此作更多探討,不過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閱讀一些相關的材料。

在20年代,Gilbert S。 Adair發表了他關於血紅蛋白氧合模型的一篇文章[2]。在文中他指出血紅蛋白全複合體的分子量是66700,也就是主要以四聚體的形式存在,所以血紅蛋白的氧合曲線應該可以寫成類似(1)的四階形式。這在後來被稱作Adair方程,這是一系列相關的方程(包括Klotz, Pauling, Koshland-Némethy-Filmer等)的模板。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把Hill方程看做是Adair方程的一種近似。但是反過來,如果把Hill係數看做一個變數,那麼Hill係數就是作為不同氧合階段的“協作性”的一種度量。這樣Hill係數就具有了超出了本義的含義,在半飽和狀態下的Hill係數則也許可以稱為“正統”Hill係數,這對應的也是“協作性”的最大值。

\bar Y=\frac{0.25K_1[X]+0.5K_2[X]^2+0.75K_3[X]^3+K_4[X]^4}{1+K_1[X]+K_2[X]^2+K_3[X]^3+K_4[X]^4}......(4)

血紅蛋白氧合模型的集大成者是Jeffries Wyman,也就是WMC模型的提出者之一。在1964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是血紅蛋白研究的經典之作[3]。在這篇文章中他使用統計物理模型推匯出和質量作用原理(law of mass action)推匯出的一樣的結論,並指出質量作用原理是統計物理模型的一個側面。他給出了Hill Plot和結合能的關係,也就是曲線相對下圖成45°角軸的投影。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Hill Plot在兩端斜率都趨於1,但是在無限遠處(相當於蛋白質無限飽和和無限不飽和)處漸進與結合能的極大和極小值,這也是可以從模型中得到的直觀資訊。

Old story: from Hill equation to MWC model

Old story: from Hill equation to MWC model

根據對血紅蛋白作用機制的進一步瞭解,Wyman, Monod, Changeux合作發表了文章[4],探討了別構效應(allosteric transition)機制。所謂的別構效應,指的是在配體的誘導下分子構象發生轉變,從而改變分子與配體親和力的現象。在血紅蛋白的情形中,四聚體本身由兩對二聚體構成,而二聚體在結合一個配體(氧分子)的狀態下會被別構效應啟用,從而可以更高效地結合氧分子。血紅蛋白與質子的別構效應也正是Bohr效應的原理所在,所以別構效應隱含了血紅蛋白氧合曲線的“標準模型”的道理,或者說氧結合曲線和Bohr效應就是別構效應的不同側面。

Old story: from Hill equation to MWC model

Old story: from Hill equation to MWC model

WMC模型假定了兩種分子狀態的存在,一種是基本狀態,記為T(tense),一種是被啟用的狀態,記為R(relaxed)。兩個狀態之間具有化學平衡,平衡常數以L表示。T和R結合配體的能力由常數c=Kd(R)/Kd(T)表示。WMC方程式跟Hill方程具有不同的形式。它的缺點在於假設了“別構效應”的框架,而Hill方程對於更大範圍的協作性具有更高的適應性。WMC模型具有下面的形式(其中

\alpha

表示[X]除以Kd(R)的值)。下式除了飽和度Y bar以外,還包括一個稱為狀態函式的R bar。R bar 表示的是 R 狀態佔總狀態的比例,或者可以是說啟用態的飽和度。在Mirny {5] 的文章中還給出了WMC模型跟Hill方程的關係,在這種理解下Hill方程式WMC模型的一種近似(以後補充)。

\bar Y = \frac {\alpha (1+\alpha)^{n-1}+Lc\alpha(1+c\alpha)^n-1}{(1+\alpha)^n+L(1+c\alpha)^n}......(5)

\bar R = \frac{(1+\alpha)^n}{(1+\alpha)^n+L(1+c\alpha)^n}......(6)

References:

[1] Hill AV, J。 Physiol。 1910, 40: (Suppl): iv-vii。

[2] Adair GS, J。 Biol。 Chem。 1925 63: 529-545。

[3] Wyman J, Advan。 Protein Chem。 1964, 19, 223。

[4] Monod J et al, J Mol Biol。 1965, 12:88-118。

[5] Mirny 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0 Dec 28;107(52):22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