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域電動馬嶺​:電機控制器及其關鍵技術

針對控制器來講,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三個方面,功率器件、主控晶片、薄膜電容。功率器件變成雙面水冷,從普通的IGBT遷移到碳化矽。主控晶片主要發展方向是更快速、更智慧。薄膜電容這一塊考慮到後面怎麼匹配高頻碳化矽的需求。

本文為勵展博覽集團及NE時代於8月28-29日聯合主辦的 “第二屆AWC2019新能源汽車關鍵元器件技術大會” 演講嘉賓的現場實錄。

演講嘉賓:馬嶺

華域汽車電動系統有限公司硬體設計經理

演講主題:電機控制器及其關鍵技術

馬嶺: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下午好。我來自華域電動,大家聽到華域電動想到的還是電機這一塊,其實控制器我們也做。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電機控制器和關鍵技術。內容包含四部分,整車系統、控制器系統功能、控制器關鍵技術、控制器發展。

這是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組成部分。

電池組

,是所有動力來源。國內的車沒有加雙向DC/DC,實現升壓,提升效能或者實現反向充電功能。

逆變器

就是常說的電機控制器,驅動電機,給整車提供動力。

DC/DC

透過高壓電池給所有弱電進行供電,車載充電機就是對電池組做充電用的。

後面關於控制器的系統功能。這是爆炸圖,硬體載體包括機殼,IGBT模組及驅動板,膜電容起到吸收逆變器產生紋波電流的功能。主控板是控制部分,實現各個訊號的採集和處理,透過演算法把相應的輸出指令給到驅動板,驅動板完成功能的執行。這個爆炸圖是一個控制器整合DC/DC,最右邊的是DC/DC的一部分。

紫色的是控制器的內容,

對外有一個功率連線和訊號連線

。動力就是透過電池包,輸出一個交流電給電機,做相應的扭矩輸出。需要一個指令,指令透過整車網路接受整車指令輸出相應扭矩和轉速。也會做碰撞訊號採集,和電機互動訊號比如旋變,旋變實現位置和轉速訊號的傳輸,還有電機溫度的檢測,這些都是為了方便控制器能夠對電機實現更加精確的控制,採集一些訊號。

剛才說的是控制器對外的連線,

對內有通訊模組、高壓電源管理模組、低壓電源管理模組、母線電流取樣、母線電壓取樣,這些都是為電機控制演算法做服務的。

有主動和被動方面的功能,主動控制有的是透過電機實現的,也有些客戶提出主動放電透過電阻實現,也有被動放電功能,轉矩控制和轉速控制。

電感代表的是電機,其實

逆變器主要功能透過各種各樣訊號採集,控制演算法運算包括採集電機訊號,實現如何給電機輸出想要的正弦波,給到扭矩指令,實現扭矩輸出。

這些是控制器主要效能指標,一般

控制器效能體現在母線電壓範圍。控制器一般不是講控制器功率多大,主要體現的是能承受的電壓等方面。

還有診斷的功能都是一般情況下必須要具備的功能,包括防護等級是IP67,這也是整車特別強調的。

這是控制器一些主要技術特點,比如四象限執行控制,

功率密度國內做到45千瓦/升,碳化矽一旦應用的情況下,可能做到100千瓦/升

。最高效率是98。5%。還有電壓範圍比較寬,從200到450V的工作電壓。EMC在等級3,現在整車已經提出等級4、等級5的水平。還有保護功能,比如過壓、過流等保護功能。還有是防護等級IP67。

這是控制器常見解決方案,比如低壓解決方案,144V或者96V的,考慮整車要走市場化趨勢,怎麼樣把成本做得更低。把電壓做低,成本會更低。但是電壓低,充電速度就變慢,相等續航里程,充電時間會達到10個小時。高壓就是常見的單體解決方案,還有整合解決方案。

接下來介紹一下控制器關鍵技術。作為控制器來講,技術實在是太多了,重點講一下這幾個內容。現在炒得比較火的功能安全,

怎麼樣讓車安全可靠執行

,出故障的時候不會出現車突然加速或者急減速導致人員傷亡,另外就是

控制器效率,

提升效率就是提升續航里程,提升效率意味著可以做相應成本降低,以後新能源沒有補貼,方便新能源汽車更好做市場化。

IGBT的驅動,這是很關鍵的點,所有控制器輸出都是透過IGBT驅動執行。

要輸出什麼樣的功能透過演算法執行,執行單位也是IGBT的一塊。簡單說一下DC-Link。位置和轉速訊號處理,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特別容易出現旋變故障停車的問題,對於客戶來講,報旋變故障,但是車沒有什麼損傷,重新啟一下電就正常了,這對客戶來講體驗糟糕。東西沒有壞的情況下,希望這個車可以一直行駛下去。還有是電源管理。EMC,新能源汽車突然停車重啟電又能跑了,這些問題產生比較多的都是EMC相關。最後就是碳化矽,對我們來講是碳化矽的應用方面。

功能安全有兩個標準,國際標準26262,國內也出了34590標準。26262標準內容很多,我自己也沒有完全看過,我們只要知道是做什麼用的,目標就是保證扭矩可靠,做一些相應的梳理就知道要做哪些內容。功能安全需求一般來源於整車,要輸出扭矩不能大於給定指令扭矩的百分之多少。或者扭矩不能反向、突變。還有怎麼在扭矩出現異常時進入安全模式?安全模式就是常說的ASC模式,一般有兩種實驗方式,一個是把IGBT全部關了,一個是透過上下橋的短路實現。MCU就是內部主控晶片,軟體要發一個PWM波,要形成一個閉環系統。主控晶片是不是正常狀態,怎麼樣做一個正常監控?還有MCU,本身可能會失效。MCU失效了,怎麼進入安全模式,包括控制電也失效了,怎麼能夠實現安全模式,這都是要考慮的點。要實現想要的扭矩輸出,如果出現失效,要考慮各種情況下的失效,做相應的處理,怎麼能夠完成安全模式的實現。還有就是轉速訊號處理機制,以及電機位置取樣訊號處理機制,怎麼樣保證這兩個訊號是準確的,也是你想要的,當報錯的時候能判斷是真的錯誤還是假的錯誤。儘量要避免失效,首要的目的就是不要產生共因失效,另外就是有失效怎麼樣解決。

和大家分享一下怎麼做MCU的監控。

這是一個三層架構的實現,第一層是功能層,第二層和第三層是監控層。

因為MCU一般都是多核晶片,第一個核做功能層實現,實現扭矩的功能包括監控以及故障策略的實施。另外就是L2,這也是放在MCU內部,監控L1。L3也是監控層,做高安全等級的話不能自己監控自己,L3就是透過外部的監控,監控MCU,主要透過問答的形式,給你一個指令,讓你在規定時間以規定的方式給我一個反饋,這樣判斷你是不是處於正常工作的狀態。

對位置採用這一塊,現在目前新能源汽車其中一個痛點就是關於旋變故障。旋變故障可以恢復,重上電就好了,這樣對客戶體驗非常糟糕。涉及到旋變故障是真故障還是假故障,一般產生原因比較多的就是和電磁相容相關,還有接觸不良、抖動。怎麼避免因為旋變故障導致的突然停車,這裡需要做一個旋變硬解碼和軟解碼。比如硬解碼作為主要解碼方式,硬解碼報故障可以透過軟解碼校驗。還可以透過軟解碼讓車繼續運營,等硬解碼恢復再切換,避免突然停車,產生危險。告訴突然停車危險係數還是比較高的。

第二點是控制器效率。最高效率就是很少的一部分,整車執行的時候都是低速和低扭轉情況下,這一塊效率提升也是續航里程提升一個很重要的點。本身這一塊最高效率就是98%,頂多提升到99%。

最關鍵的是低扭矩轉速下的效率提升,一般影響關鍵因素就是電壓利用率。

還有死區時間,影響電壓利用率,還會影響諧波含量,一旦諧波高了的話,系統效率都會下降。在不同工況下采用合適的頻率,不是頻率越低越好,頻率越低電機損耗會增加,這都是需要做相應的標定,在各個工況點選擇一個比較理想的頻率進行控制。

第三個是IGBT驅動。理論計算或者理論分級設計,最終還是驗證,因為基本引數是不可控的。驅動需要做這些工作,比如損耗計算和整個NEDC是相關的,對壽命影響的關鍵因素就是熱。還有雙脈衝實驗,測多了會發現模組會有相應變動的點。還有短路實驗,可靠性實驗,可以進行壽命的分析。

IGBT驅動設計要考慮的點,比如驅動功率有多大。有一個驅動功率建議計算公式,後面加了一個點,考慮在靜態情況下,工作時也有一個損耗,這一塊損耗也要考慮進去。還有就是驅動電流有多大,和驅動電壓都是相關的。一般驅動電壓設定在15V,關斷-8V。選擇-8V考慮IGBT二次開通。還有驅動電阻和門級電容,匹配也是很關鍵的,影響到你的效率。還有驅動保護,還有門級嵌位,還有短路保護、軟關斷,

在驅動的時候都有相應的圖表,給我們提供一些參考,我們要多關注這樣的點。最終結果希望大家做一個實際損耗測試。還有一個點就是關斷損耗,相對來講關斷電阻可以稍微大一點。這一塊是驅動電路佈局,線要越粗越好,門級電阻儘可能放在IGBT模組上。另外IGBT和GE之間建立跨接電阻。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引數的評估,以及IGBT和二極體恢復電應力方面的評估,都能透過雙脈衝測試看得到。我們做雙脈衝測試的時候確保各個點的情況下滿足SOA要求。另外就是確定死區時間,又可靠又合理。後面也會講到死區時間怎麼設定的。這是從IGBT雜散電感是怎樣的數量範圍,雜散電感對於效率和可靠性都有相關重要的影響。死區時間也是透過雙脈衝標識的。後面還有×(1。2-1。5)倍確保更可靠的餘量。

楊總講過DC-Link,怎麼用好DC-Link我們還是傾向於做應用。主要可以儲存一定的能量,可以吸收紋波電流,如果流到電池包會影響電池包壽命。還可以吸收一部分電壓紋波,如果太大的話,可能影響DC/DC、空調部件的正常工作。另外關注的電容主要引數有容值,額定耐壓值,耐壓預量,有效電流值。吸收電流紋波體現最終結果就是熱,和內部ESR匹配起來產生相應的熱,

影響膜電容關鍵點就是熱

。熱就是和膜電容壽命息息相關。還有ESR,工作溫度和溼度都有相應的需求。

這是怎麼評估電壓紋波和電流紋波。目前來講,沒有一個特別有效的方式能夠把電流紋波算得很準,建議做一個相應的模擬。電壓紋波也可以做相應的模擬。有個文章介紹經驗公式,可以採取有效電流的0。5倍作為電流紋波評估方式。這種公式也是考慮電流紋波會被電池包吃掉。

位置和轉速訊號的處理,主要是針對旋變故障處理這一塊,比如訊號丟失、訊號降級。訊號丟失,整車是要停車的。訊號降級還可以正常執行。怎麼樣確定報訊號丟失和訊號降級是產生真實的故障,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點。針對旋變做一些冗餘,現在比較熱的就是做軟解碼,也做一些硬解碼。最終軟解碼如果做得好,不用搭載硬解碼就可以實現相應的旋變解碼。軟硬解碼可以做一個冗餘,更能防止錯誤的判斷。現在也有做滑膜控制的,透過演算法來預估電機位置。

電源管理主要作用是對12V蓄電池進行穩壓,把12V蓄電池轉換為穩定的5V、3。3V,對12V蓄電池電壓進行隔離,從而為驅動提供供電。滿足各個功能所需要的供電能力,電源是高頻模組,也會干擾別人。另外對抗感染也提出比較高的需求,不能老是被幹擾,不能正常工作。基本對低壓電源模組有一些特別技術要求,比如低壓電源模組需要診斷漂移、振盪、過壓、欠壓、電壓尖峰等故障。低壓電源模組需要診斷自身硬體故障。低壓電源模組診斷出故障時應能禁止三相橋驅動模組使能。

下面講一下碳化矽的應用,我們還是偏向於應用,

碳化矽優點可以高頻、耐高溫、損耗低,提升控制器各個工況下的效率。

我們也在摸索這一塊,目前做的工作不是特別多,在混合模組做了摸索,開關管還是用普通矽。基於碳化矽的二極體,在電動模式下,最高情況下可以將效率提升4%,有些點可以提升到8%。很多模組效率提升還是很明顯的,全套模組提升效果可能更好更可觀。還有碳化矽快速保護、碳化矽多管並聯技術,碳化矽高速驅動技術,這都是可以探索的。目前晶圓封裝還是普通矽模組,體積相對比較大,沒有充分發揮碳化矽優勢。還有電磁相容,與高頻碳化矽匹配膜電容開發,對膜電容也會提出相應的需求。

EMC一些原理性的東西大家都比較瞭解,解決方式就是切斷路徑、降低干擾源,提升抗干擾能力,這也是需要探索的。重點需要講一下在軟體這一塊,主要工作可能會在硬體,軟體上也可以實現相應的措施。上午也有提到,軟體原來演算法是七段式,現在改成五段式,開關頻率次數降低,原來是定頻的控制是不是可以改成抖頻控制演算法,原來是10K改成小載波變頻控制,把能量進行分開,EMC都會做一個有效的改善。

最後和大家探討一下控制器的發展,整車要考慮佈局、可靠性、安全性。另外就是成本,新能源車最終要走市場化,2012年一臺控制器賣到10萬塊的水平,目前降到1/10的水平。還有就是效率,考慮到整車補貼退坡,效率的提升可以少用電池包,也可以節省成本。還有程式碼模擬驗證、基於AUTOSAR底層開發、功率模組的自主開發、功能安全產品認證相關設計、基於碳化矽功率模組的產品開發,這都是需要做的工作。另外就是以後未來產品怎麼考慮用碳化矽開發相應的控制器。

針對控制器來講,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三個方面,功率器件、主控晶片、薄膜電容。功率器件變成雙面水冷,從普通的IGBT遷移到碳化矽。主控晶片,最早用的是TC1797,主要發展方向還是更快速、更智慧,比如原來是兩核到三核,未來可能到五核、六核。程式碼怎麼做到單週期運算,這也是對軟體演算法都提出相應的需求。另外就是在薄膜電容這一塊,考慮到後面怎麼匹配高頻碳化矽的需求。

即使頻率提升100k,對現有薄膜電容材料也是匹配的,價效比也是比較好的,可能薄膜電容材質也會做相應的變化。怎麼樣把膜做得越來越薄,怎麼樣把功率密度做得更高,適應整車需求,這是後面需要重點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