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法,“A小事是B大事的導火索”。

比如薩拉熱窩那一槍是一戰的導火索,波士頓傾茶事件是獨立戰爭的導火索。

但導火索嘛,終究只是個線索。

重要的是,炸藥已經擱那兒了。

要不然,導火索點了也是白點。

明州的事是個導火索,

對岸已有的深重矛盾是炸藥

當一片土地上,有火箭直飛天際,有貧民排隊領救濟;有大企業市值騰飛,有幾千萬人失業,如此不均衡,本來就很麻煩。

息事寧人型的老大會盡量緩和矛盾。

還趕上個利益至上只顧眼前、沒事撒潑打滾地拱火、一直在

挑動各種群體對立

的老大,上樑不正下樑歪,不出事才怪。

佛教有個說法:凡人畏果,菩薩畏因。

一般人會覺得,該避免點燃導火索。

聰明點的人知道,別去堆火藥,別去累積矛盾。

聊聊這事如何收尾。

這種事最後,無非兩種。

要麼類似於去年此時法國發生的事。鬧,鬧到得利者讓利,鬧到大家重新渴望秩序,於是內部自己慢慢地重新平衡。

要麼就鬧大,然後徹底亂了。

實際上,

鬧大了之後,結果往往難以預料

托克維爾先生和米拉波先生都說過,18世紀末發生在法國那檔子事,從頭經歷到尾的人,中間不時懵逼:鬧到後來,與開始時的初衷,已經不一樣了。

漁翁得利者,也不是開始時起事的人了。

鬧大了之後,最後

得利者

會是誰呢?

普列漢諾夫先生有一段話:

即便法國曆史上沒有拿破崙,法國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自會產生另一位人物來代替他的職能。

大概,這是所謂歷史的必然性。

在18世紀末的法國,炸藥已經擱那兒了,任何事都會成為導火索。

矛盾積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會鬧起來。

鬧到一定程度,各方利益渴望秩序了,自然會推出一個強力鐵腕,來收拾局面。

西班牙內戰幾十年後,有人總結當初,也有類似的說法:

開始總是矛盾激發、不滿爆炸。於是星火燎原。

在混亂之後,人心思靜,就自然會有個強力鐵腕來收亂世。

因已有矛盾,於是秩序崩亂;因渴望平靜,於是秩序歸一。

在法國體現為拿破崙,在西班牙體現為弗朗哥。

得利者總是一個強力人物。

我有一個一般看法,和一個陰謀論猜測。

一般看法是:

對面那個急功近利撒潑打滾口無遮攔指東打西的流氓老大,一路拱火積起了深厚的矛盾,終於點燃了。

出他意料,燒了他自己的屁股,報應不爽。

陰謀論猜測是:

對面那個急功近利撒潑打滾口無遮攔指東打西的流氓老大,一路拱火積起了深厚的矛盾,終於點燃了。這一切都在他計劃之中。

然後他就有藉口,自稱是緊急時刻,於是獲得更大的許可權,採取更獨斷的手段來搞事情。

畢竟現在,雖然民憤極大,但他也沒啥競爭對手,於是就可以更名正言順地呼風喚雨了?

鬼知道。

反正,祈禱世界和平吧。希望暴走的情緒不要到處撒潑。

反正,(無論是否故意)那些為了一己私利,刻意挑動對立製造矛盾的,都是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