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風塵亂舞2015-01-08 19:35:16

大氣中溫室氣體(比如二氧化碳)有保溫效應,使得地表散發的熱量不會立即散失到宇宙空間,所以白天太陽輻射的熱量需要更長的時間才會完全散失掉,問題前提就不對了。

而且有太陽輻射就有溫度差,有溫度差就有大氣流動,大氣怎麼會是靜止的?

===============

沒有大氣就參照月球表面的溫度。而且別忘了地球還是活動的,地熱也會影響表面溫度。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甄昊元2015-01-08 19:48:09

假如不成立。樓主想要的不是地球,而是一個在沒有光源的真空中表面沒有大氣的實心球。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知乎使用者2015-02-04 16:01:09

那有沒有自轉,公轉,黃赤交角,海陸分佈?還有沒有恆星呢?沒有恆星和大氣何來的溫度?問題太幼稚,假設缺太多條件了,你還是太年輕了!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Yang Shu2015-02-05 22:57:17

前幾天忙論文,今天本來看到為什麼春分不是最冷的一天,秋分不是最熱的一天? - 生物學這個問題,結果沒看明白,決定先把哪一天最冷的這個問題解決了。

題主假設地球均勻,大氣不運動,那麼最理想的情況就是拿個簡單的GCM跑一下。我比較學渣,也沒時間,想了個次點的辦法:將北半球的氣溫資料做緯向平均,那沒基本上就可以忽略海陸差異、地形等因素的影響,但是大尺度的環流系統還是沒辦法排除。具體的資料來源是NOAA的逐日地表溫度再分析資料ESRL

: PSD

: PSD/Climate Diagnostics Branch, Data: NCEP Reanalysis Surface,取2010-2014年五年做多年平均,然後只對北半球做緯向平均,設定緯度值(15N,30N,45N,60N),得到以下時間序列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

不知道為啥圖這麼不清楚~

anyway,橫座標是月份,縱座標是溫度(K)。不難看出基本上在各緯度都是一月底二月初達到氣溫最低值,前後有差異,但是普遍離春分較遠。

那麼為什麼是在一二月呢?

如果說理想化的能量收支如下圖所示(縱座標是能量,橫座標是時間;2、4分別是夏、冬至),那麼最冷的時候不就應該是圖中的1/5(春分)嗎?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

問題的關鍵在於,地球接受太陽輻射的平衡是以“日”為週期的,而不是以年為週期。所以上圖更恰當的解釋應該是入射能量的日變化,2、4點分別是正午和午夜。也就是說基本上是每天一個迴圈,那麼最冷的日子自然就是上圖中橫軸下三角形面積最大的一天,也就是冬至。相應地,最熱的一天應該是夏至。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往往最冷/熱的一天在至日之後,這是有專門的概念,叫做“季節延遲”(Seasonal lag)。簡單來說,因為地球表面大量水的存在,導致了溫度變化相對於輻射變化有了滯後。這個滯後的時間隨著緯度、地理條件以及季節的不同而改變。一般而言,對於北半球大陸區域,這個延遲是冬季20-25天,夏季25-35天。所以我們就能得到上面幾張圖的結果了。

假如地球是均勻的,沒有大氣運動,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否是春分?匿名使用者2015-02-06 02:52:20

事先說明這不是個科學論證答案。。我只是提供了一個猜測供討論。

—————————分割線———————————

多看幾遍感覺樓上澍哥的答案有點怪。。。

澍哥歸因於seasonal lag,可是lag的定義難道不是應該“效果比執行更晚出來”麼,那春分之前都一直支出比收入大(which我認為是不妥的,這個再敘),春分應該是理論執行上的最冷點,按照lag延後理論,最冷點應該比春分更晚出現才對,可是實際上最冷點比春分早啊。。。

所以我覺得取決因素不在lag,在淨通量究竟哪個點到達零值——也即:春分是不是收入開始大於支出的臨界點?秋分是不是收入小於支出的臨界點?

關於這個問題,我跟生物學那邊的某答案觀點一致,輻射量跟時長不能等同,因為入射通量和出射通量未必相等。我沒算過,所以這裡不做詳細分析了,求哪位大神詳細提點。

總之在這種情況下是可以做到一年裡降溫時間較短、升溫時間較長的,而不是像一堆人理論地覺得各佔半年然後按春分秋分劃界。

於是,降溫時間(也即支出大於收入的時間)很短,早在冬至之後、春分之前就結束了,所以加上lag和環流之後,最冷點在冬至之後,有些地區比如美東可能會在立春左右。而夏天的淨輻射量正值結束點應該也是遲於夏至但是早於秋分,再加上lag,最熱點確實就是比夏至遲但是比秋分早。

以上是沒有考慮環流的。考慮環流那就會出現沿海和內陸季節分割點都不一樣的情況了,比如美東紐約那邊最冷一般是二月,我們這裡最冷一般是12月中旬和1月。夏天有些地方最熱是7月,我們這裡一般是8月初。etc。。。

反正個人覺得簡單地認為春分秋分是淨通量零值點是個很扯的行為,收支通量未必是時刻相等的,怎麼能認為晝夜時長一樣的春分和秋分就是淨通量零值點。既然春分秋分根本不是淨通量零值點,那這兩個點不是最熱和最冷也就沒什麼好奇怪了。